近日,2020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獎勵結果公布,授獎14位科學家、150項成果。成果獎勵中,自然科學獎35項,技術發明獎11項,科學技術進步獎104項。其中,農林類獲獎成果7項,被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及北京林業大學3個單位包攬。北京市農林科學院主持完成并獲獎成果2項,包括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我院信息中心參加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生物研究所參加北京林業大學獲得二等獎各1項。
蔬菜研究所許勇研究員主持完成的“西瓜分子育種技術創新與系列新品種選育及推廣” 成果獲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該成果率先構建了高分辨率西瓜基因組精細圖譜與變異圖譜,首次揭示了西瓜屬物種進化分子機制,確立了我國在西瓜基因組學研究領域的領先地位。創新了高通量分子標記前景與背景輔助聚合技術,突破了西瓜優異性狀基因聚合效率低的技術難題。培育出類型多樣、優質、多抗、豐產、耐貯運的系列新品種 8 個,引領了我國西瓜品種的更新換代。
植保研究所魏書軍研究員主持完成的“環渤海灣地區設施蔬菜小型害蟲成災機理與綠色防控技術研究及應用”成果獲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該成果闡明了設施蔬菜重要害蟲入侵路徑及發生規律,解析了首個染色體水平的薊馬基因組,揭示了害蟲適應溫室氣候和殺蟲劑的微進化機制,闡明了內共生菌豐度介導的害蟲抗藥性新機制,優化集成了茄果、瓜類和草莓等設施主栽作物害蟲全程綠色防控技術體系。
日期:2021-11-04
蔬菜研究所許勇研究員主持完成的“西瓜分子育種技術創新與系列新品種選育及推廣” 成果獲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該成果率先構建了高分辨率西瓜基因組精細圖譜與變異圖譜,首次揭示了西瓜屬物種進化分子機制,確立了我國在西瓜基因組學研究領域的領先地位。創新了高通量分子標記前景與背景輔助聚合技術,突破了西瓜優異性狀基因聚合效率低的技術難題。培育出類型多樣、優質、多抗、豐產、耐貯運的系列新品種 8 個,引領了我國西瓜品種的更新換代。
植保研究所魏書軍研究員主持完成的“環渤海灣地區設施蔬菜小型害蟲成災機理與綠色防控技術研究及應用”成果獲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該成果闡明了設施蔬菜重要害蟲入侵路徑及發生規律,解析了首個染色體水平的薊馬基因組,揭示了害蟲適應溫室氣候和殺蟲劑的微進化機制,闡明了內共生菌豐度介導的害蟲抗藥性新機制,優化集成了茄果、瓜類和草莓等設施主栽作物害蟲全程綠色防控技術體系。
日期:2021-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