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高錦明教授團隊在藥食同源蘑菇功能因子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研究揭示了兩種人工栽培的靈芝、桑黃子實體中分子結構不同的兩類代謝產物具有顯著的抗神經炎活性和神經保護活性。研究成果分別以“Ganoderterpene A, a New Triterpenoid from Ganodermalucidum, Attenuates LPS-Induced Inflammation and Apoptosis via Suppressing MAPK and TLR-4/NF-κB Pathways in BV-2 Cells 和”Phenolic and Steroidal metabolites from the Cultivated Edible Inonotushispidus Mushroom and Their Bioactivities“為題在《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在線發表。2018級博士生寇融巍為論文第一作者,尹霞副教授和高錦明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
在人類飲食和傳統醫藥中,藥用和食用蘑菇有著悠久的歷史。靈芝和桑黃作為備受推崇的藥食同源高等真菌,通常被浸泡在水中作為一種健康飲品,起到滋補、益智的作用。高錦明研究團隊長期致力于抗神經退行性疾病小分子的研究工作,其中從人工栽培的桑黃子實體中發現含量豐富的三種新苯酚類衍生物Inonophenols A?C,體外BV-2細胞活性測試表明,其具有顯著的抗神經炎活性,進一步對其機制進行探索,結果表明Inonophenols A-C有效的抑制了NF-κB的磷酸化以及炎性細胞因子COX-2和iNOS的表達。從人工栽培的靈芝子實體的研究中發現一種新的羊毛甾烷三萜Ganoderterpene A(1),通過抑制MAPK和NF-κB信號通路的激活從而抑制了LPS誘導的細胞炎癥和細胞凋亡,起到了抗炎和神經保護雙重功效。
該研究結果證實了靈芝和桑黃可通過對抗神經炎癥和神經保護作用緩解神經退行性疾病。同時,為尋找治療神經退行性疾病的先導藥物和開發利用傳統藥食同源蘑菇奠定了理論基礎。
圖1_副本。jpg
圖1. 靈芝中新的羊毛甾烷三萜Ganoderterpene A(1)抗炎分子機制
圖2_副本。jpg
圖2. 桑黃中新的苯酚類InonophenolC(3)抗炎分子機制
上述兩項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1572182、22077102)和陜西省自然科學基金(K3300220094,2020JQ-240)等項目的資助。
原文鏈接:
https://doi.org/10.1021/acs.jafc.1c04905
https://doi.org/10.1021/acs.jafc.0c06822
日期:2021-12-01
在人類飲食和傳統醫藥中,藥用和食用蘑菇有著悠久的歷史。靈芝和桑黃作為備受推崇的藥食同源高等真菌,通常被浸泡在水中作為一種健康飲品,起到滋補、益智的作用。高錦明研究團隊長期致力于抗神經退行性疾病小分子的研究工作,其中從人工栽培的桑黃子實體中發現含量豐富的三種新苯酚類衍生物Inonophenols A?C,體外BV-2細胞活性測試表明,其具有顯著的抗神經炎活性,進一步對其機制進行探索,結果表明Inonophenols A-C有效的抑制了NF-κB的磷酸化以及炎性細胞因子COX-2和iNOS的表達。從人工栽培的靈芝子實體的研究中發現一種新的羊毛甾烷三萜Ganoderterpene A(1),通過抑制MAPK和NF-κB信號通路的激活從而抑制了LPS誘導的細胞炎癥和細胞凋亡,起到了抗炎和神經保護雙重功效。
該研究結果證實了靈芝和桑黃可通過對抗神經炎癥和神經保護作用緩解神經退行性疾病。同時,為尋找治療神經退行性疾病的先導藥物和開發利用傳統藥食同源蘑菇奠定了理論基礎。
圖1_副本。jpg
圖1. 靈芝中新的羊毛甾烷三萜Ganoderterpene A(1)抗炎分子機制
圖2_副本。jpg
圖2. 桑黃中新的苯酚類InonophenolC(3)抗炎分子機制
上述兩項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1572182、22077102)和陜西省自然科學基金(K3300220094,2020JQ-240)等項目的資助。
原文鏈接:
https://doi.org/10.1021/acs.jafc.1c04905
https://doi.org/10.1021/acs.jafc.0c06822
日期:2021-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