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時值腌制泡菜的時節,一批產自青島大豐食品有限公司、重達26噸的辣椒制品在黃島口岸搭上前往韓國的貨輪遠銷海外。
不僅是辣椒,壽光的蔬菜、萊蕪的姜、煙臺的蘋果、金鄉的蒜……這些享譽海外的山東農產品,多數從山東黃島口岸出口。今年以來,青島海關所屬黃島海關積極打造便捷高效的通關環境,為山東農產品出口通關提供個性化服務,做好全流程通關保障,助力山東農產品出口量連續22年位居全國首位。
通關服務更優化
“我們出口的都是辣椒制品,經常用到冷藏箱,對出口通關時效要求特別高。”青島大豐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王秀杰表示,現在企業的海關業務都可以在系統上申請辦理,并自助查詢流程環節、時間節點,十分方便。
王秀杰所說的系統指的是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農產品出口時效要求較高,出口企業對物流和通關作業各個環節都時刻關注。黃島海關加強與電子口岸等數據平臺合作,通過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系統將通關、物流、查驗等作業節點及時推送給企業,方便企業根據需求隨時查詢貨物出口進度。
除此之外,黃島海關采取簡化業務單證、推廣出口提前申報、支持內陸港發展、實施自動換船、健全區關港聯動機制等舉措,不斷壓縮通關時間,優化口岸營商環境,全力提升農產品通關時效。針對農產品冷藏箱存放條件要求高等特點,黃島海關在做好監管的同時大力推進關港協作,支持青島港給予冷藏箱直入港區前沿,進一步降低企業搬倒成本。目前,黃島口岸出口冷藏箱已全部采取了直入模式。
2021年1-11月,黃島海關出口整體通關時間為2.63小時,較去年同期減少1.51小時,壓縮通關時間36.5%。
問題響應更迅速
“受疫情影響,集裝箱少、海運費高的問題一直困擾著出口企業。如果遇到甩貨,更是成了農產品出口企業最頭痛的問題”。青島易安達口岸數據科技有限公司經理劉剛是農產品出口的物流專家,在他看來,農產品看似貨值不高,但關乎農戶收入,關乎農村發展,他對“甩貨”問題也有著切身的感受。
為更好地了解、解決農產品出口企業的困難,黃島海關通過開展“跟班作業”、設立“全國青年文明號”咨詢臺等,不斷暢通企業問題收集與解決渠道。制定“問題清單”和“責任清單”,及時收集并解決企業出口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問題。
“天氣原因甩貨了怎么辦?”“電子底賬被其他企業使用了怎么辦?”“明明是一票貨,因為船運太緊張,給我們分成了兩批出運怎么辦?”……這些農產品出口中經常遇到的問題,都被收集整理到“問題清單”里,并指定專人負責咨詢解答,確保通關環節出現的緊急、特殊問題得到迅速解決。
今年1-11月,僅出口報關單審核和修撤崗位,黃島海關就受理并處置非正常工作時間的臨時性業務200余次。
政策宣傳更到位
“2022年1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將正式生效。山東出口農產品將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黃島海關綜合業務二處張國華副處長介紹道。
以山東省對日本出口為例,冷凍、鹽漬蔬菜等產品關稅將逐步降為零,山東對日出口的毗鄰優勢將得到最大化的體現,但是對于未能納入降稅清單的產品,除無法享受關稅優惠外,同時還要面臨東盟等主要競爭國稅負下降的不利影響,此消彼長之下,對日出口或將面臨較大壓力。
為此,黃島海關針對不同農產品企業貿易國別和特點,采取多種形式開展政策宣傳,指導農產品加工和出口企業抓住機遇,優化調整農產品種植和加工產業結構,提升出口農產品品質,用足用好自由貿易協定優惠政策,搶奪國際農產品市場的話語權。
為確保企業更好享受政策“紅利”,黃島海關還出臺了多項創新措施,實施原產地證書“信用簽證”和“自助打印”,開展“虛擬審簽中心”業務,試點原產地證書“智能審單”,使企業辦理出口原產地證書等業務更加便利快捷。僅2021年1-11月份,黃島海關就簽發農產品出口原產地證書132745份,為山東農產品勇闖海外注入了源源動力。
日期:2021-12-10
不僅是辣椒,壽光的蔬菜、萊蕪的姜、煙臺的蘋果、金鄉的蒜……這些享譽海外的山東農產品,多數從山東黃島口岸出口。今年以來,青島海關所屬黃島海關積極打造便捷高效的通關環境,為山東農產品出口通關提供個性化服務,做好全流程通關保障,助力山東農產品出口量連續22年位居全國首位。
通關服務更優化
“我們出口的都是辣椒制品,經常用到冷藏箱,對出口通關時效要求特別高。”青島大豐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王秀杰表示,現在企業的海關業務都可以在系統上申請辦理,并自助查詢流程環節、時間節點,十分方便。
王秀杰所說的系統指的是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農產品出口時效要求較高,出口企業對物流和通關作業各個環節都時刻關注。黃島海關加強與電子口岸等數據平臺合作,通過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系統將通關、物流、查驗等作業節點及時推送給企業,方便企業根據需求隨時查詢貨物出口進度。
除此之外,黃島海關采取簡化業務單證、推廣出口提前申報、支持內陸港發展、實施自動換船、健全區關港聯動機制等舉措,不斷壓縮通關時間,優化口岸營商環境,全力提升農產品通關時效。針對農產品冷藏箱存放條件要求高等特點,黃島海關在做好監管的同時大力推進關港協作,支持青島港給予冷藏箱直入港區前沿,進一步降低企業搬倒成本。目前,黃島口岸出口冷藏箱已全部采取了直入模式。
2021年1-11月,黃島海關出口整體通關時間為2.63小時,較去年同期減少1.51小時,壓縮通關時間36.5%。
問題響應更迅速
“受疫情影響,集裝箱少、海運費高的問題一直困擾著出口企業。如果遇到甩貨,更是成了農產品出口企業最頭痛的問題”。青島易安達口岸數據科技有限公司經理劉剛是農產品出口的物流專家,在他看來,農產品看似貨值不高,但關乎農戶收入,關乎農村發展,他對“甩貨”問題也有著切身的感受。
為更好地了解、解決農產品出口企業的困難,黃島海關通過開展“跟班作業”、設立“全國青年文明號”咨詢臺等,不斷暢通企業問題收集與解決渠道。制定“問題清單”和“責任清單”,及時收集并解決企業出口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問題。
“天氣原因甩貨了怎么辦?”“電子底賬被其他企業使用了怎么辦?”“明明是一票貨,因為船運太緊張,給我們分成了兩批出運怎么辦?”……這些農產品出口中經常遇到的問題,都被收集整理到“問題清單”里,并指定專人負責咨詢解答,確保通關環節出現的緊急、特殊問題得到迅速解決。
今年1-11月,僅出口報關單審核和修撤崗位,黃島海關就受理并處置非正常工作時間的臨時性業務200余次。
政策宣傳更到位
“2022年1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將正式生效。山東出口農產品將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黃島海關綜合業務二處張國華副處長介紹道。
以山東省對日本出口為例,冷凍、鹽漬蔬菜等產品關稅將逐步降為零,山東對日出口的毗鄰優勢將得到最大化的體現,但是對于未能納入降稅清單的產品,除無法享受關稅優惠外,同時還要面臨東盟等主要競爭國稅負下降的不利影響,此消彼長之下,對日出口或將面臨較大壓力。
為此,黃島海關針對不同農產品企業貿易國別和特點,采取多種形式開展政策宣傳,指導農產品加工和出口企業抓住機遇,優化調整農產品種植和加工產業結構,提升出口農產品品質,用足用好自由貿易協定優惠政策,搶奪國際農產品市場的話語權。
為確保企業更好享受政策“紅利”,黃島海關還出臺了多項創新措施,實施原產地證書“信用簽證”和“自助打印”,開展“虛擬審簽中心”業務,試點原產地證書“智能審單”,使企業辦理出口原產地證書等業務更加便利快捷。僅2021年1-11月份,黃島海關就簽發農產品出口原產地證書132745份,為山東農產品勇闖海外注入了源源動力。
日期:2021-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