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況
三江侗族自治縣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北部,湘、桂、黔三省(區)交界地,屬亞熱帶南嶺濕潤氣候區。全縣有茶園20萬畝,干茶產量1.98萬噸,涉及7萬農戶。近年來,三江縣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依托優良的生態環境和少數民族茶文化,圍繞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加強規劃引領、推廣綠色技術、打造產品品牌,將茶產業培育成三江特色優勢主導產業,促進了茶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二、主要作法
(一)以規劃編制引領綠色發展。三江縣成立縣茶葉綠色高質高效領導小組,出臺《三江茶廣西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創建規劃》《三江縣茶葉綠色高質高效實施方案》,制定《茶葉產業“侗鄉茶匠”人才小高地建設工作計劃》,實施為期三年的“三江青年茶葉人才培訓班”,培養行業領軍人才和創新創業團隊,依托自身的自然生態優勢,全力推進茶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二)以綠色技術發展綠色產業。實施綠色防控“六個一”管理模式。“一個人”即培育一批植保員,“一專柜”即建設一批茶園綠色防控農資專柜,“一塊地”即建設一批綠色防控示范基地,“一堂課”即開展植保員或茶農技術培訓,“一張紙”即印發一批技術規程或政策文件,“一追溯”即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推廣綠色種植“五合一”技術模式。推廣一批優良品種,應用粘蟲板、誘蟲燈等綠色防控措施,實施測土配方施肥,開展有機肥替代化肥,推進山地茶園單軌運輸軌道、開展無人機“飛防”等農機裝備建設。
(三)以綠色品牌推動綠色經濟。全面推行產業標準化。以創建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為契機,推進綠色、有機茶葉生產基地建設,全縣實施茶葉綠色認證企業25家,面積13.78萬畝、有機茶園5067畝。3家企業創建茶葉出口基地1.2萬畝。20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實施茶葉綠色高質高效技術,基地面積5萬畝。加強農業品牌建設。全縣通過SC認證茶葉企業56家,創建茶葉區域公用品牌2個、企業品牌298個,其中“天湖冰芽”“侗美仙池”“正侗興源”等品牌入選廣西農業品牌目錄,認證富硒茶葉產品企業7家。
三、工作成效
三江縣以綠色發展理念推動茶產業高質量發展,促進“茶區變景區、茶園變公園、茶山變金山”,實現了茶旅融合發展,打響了“三江早春茶”品牌,三江茶被國家質檢總局列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日期:2022-04-06
三江侗族自治縣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北部,湘、桂、黔三省(區)交界地,屬亞熱帶南嶺濕潤氣候區。全縣有茶園20萬畝,干茶產量1.98萬噸,涉及7萬農戶。近年來,三江縣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依托優良的生態環境和少數民族茶文化,圍繞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加強規劃引領、推廣綠色技術、打造產品品牌,將茶產業培育成三江特色優勢主導產業,促進了茶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二、主要作法
(一)以規劃編制引領綠色發展。三江縣成立縣茶葉綠色高質高效領導小組,出臺《三江茶廣西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創建規劃》《三江縣茶葉綠色高質高效實施方案》,制定《茶葉產業“侗鄉茶匠”人才小高地建設工作計劃》,實施為期三年的“三江青年茶葉人才培訓班”,培養行業領軍人才和創新創業團隊,依托自身的自然生態優勢,全力推進茶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二)以綠色技術發展綠色產業。實施綠色防控“六個一”管理模式。“一個人”即培育一批植保員,“一專柜”即建設一批茶園綠色防控農資專柜,“一塊地”即建設一批綠色防控示范基地,“一堂課”即開展植保員或茶農技術培訓,“一張紙”即印發一批技術規程或政策文件,“一追溯”即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推廣綠色種植“五合一”技術模式。推廣一批優良品種,應用粘蟲板、誘蟲燈等綠色防控措施,實施測土配方施肥,開展有機肥替代化肥,推進山地茶園單軌運輸軌道、開展無人機“飛防”等農機裝備建設。
(三)以綠色品牌推動綠色經濟。全面推行產業標準化。以創建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為契機,推進綠色、有機茶葉生產基地建設,全縣實施茶葉綠色認證企業25家,面積13.78萬畝、有機茶園5067畝。3家企業創建茶葉出口基地1.2萬畝。20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實施茶葉綠色高質高效技術,基地面積5萬畝。加強農業品牌建設。全縣通過SC認證茶葉企業56家,創建茶葉區域公用品牌2個、企業品牌298個,其中“天湖冰芽”“侗美仙池”“正侗興源”等品牌入選廣西農業品牌目錄,認證富硒茶葉產品企業7家。
三、工作成效
三江縣以綠色發展理念推動茶產業高質量發展,促進“茶區變景區、茶園變公園、茶山變金山”,實現了茶旅融合發展,打響了“三江早春茶”品牌,三江茶被國家質檢總局列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日期:2022-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