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是水產養殖最重要的生產季節,將迎來小暑和大暑兩個節氣,當月氣溫一般在22℃~32℃之間,養殖水溫為24℃~29℃。隨著魚類活動量加大,飼料、漁藥等養殖投入品增多,氣溫炎熱,雷雨天氣頻繁等多種因素影響,養殖水質容易惡化,極易發生水產養殖病害,因此,要注意加強防控,做好餌料投喂、水質調節、及時巡塘等養殖管理工作。根據近年全省水產養殖病情監測情況,7月份需重點關注以下疾病并作好防控準備。
一、病情預測
1.錨頭鳋病。由多種錨頭鳋寄生而引起的疾病,主要危害草魚、鰱、鱅、鯉、鯽、鰍等,魚種和成魚階段均可感染,在水溫15~33℃期間更易發病并可在短時間內引起魚種的暴發性死亡。主要癥狀:病魚體表或口腔處可見大型蟲體,寄生處充血發紅,煩躁不安,食欲不旺,繼而魚體消瘦。
2.細菌性腸炎:從魚種至成魚都可發病,尤其是草魚、鯽魚等吃食性魚類最易得病,是養殖魚類中危害較嚴重的疾病之一,水溫18℃以上易發病,25℃~30℃是流行高峰期,常與細菌性爛鰓病、赤皮病等并發,死亡率較高,全省草魚、鯽魚養殖區需重點防控。主要癥狀:病魚腹部膨大,肛門紅腫外突,輕壓腹部,有黃色粘液或含血液體從肛門流出;
3.細菌性爛鰓病:魚種和成魚均可感染,水溫20℃以上開始流行,危害對象廣泛,包含草魚、鯽、鯉、鱖、加州鱸、斑點叉尾鮰等,是一種較常見魚病,各養殖區域應重視。主要癥狀:病魚游動緩慢,體色變黑,鰓蓋內表皮腐蝕形成透明小區,鰓絲腫脹等。
4.鮰類腸敗血癥:主要發生對象為斑點叉尾鮰,因鮰魚規格和個體免疫力等差異,該病的臨床癥狀不盡相同,表現出急性型和慢性型兩種形式。急性型死亡率高,主要表現為敗血癥和腸炎,慢性型主要表現為“頭穿孔”,該病從苗種到成魚均可發生,流行時間跨度大,流行水溫為24~28℃,重點關注綿陽、樂山、自貢、成都等斑點叉尾鮰主養區。
5.淡水魚細菌性敗血癥:主要危害對象為鯽、鰱、鳙、鱖、加州鱸、草魚等,具有病程較急、死亡率高等特點,該病歷年來對我省養殖業造成較大經濟損失,全省各養殖區應重點防控。主要癥狀:病魚體表充血、出血,有腹水,粘液增多,腸道表現為腸炎等。
二、防控措施
1.加強雨季生產管理: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及時采取增氧措施防止缺氧泛塘。強化飼料營養,在飼料中添加合法飼料添加劑,以增強養殖魚類的抗病和抗應激能力。對洪澇災害后死亡的水生動物要及時收集,做好無害化處理,防止進一步污染。
2.及時報告疫情:在生產過程中,一旦發現養殖品種出現大規模發病和大量死亡現象,應及時按相關程序報告,并采取相應措施防止疫情的擴散。
3.規范科學用藥:堅持以防為主,一旦發病需要藥物治療時,要有針對性選用敏感藥物交替使用,并按照使用說明書要求科學使用,嚴禁使用假、劣獸藥以及國務院獸醫行政管理部門規定禁止使用的藥品和其他化合物。
日期:2022-06-23
一、病情預測
1.錨頭鳋病。由多種錨頭鳋寄生而引起的疾病,主要危害草魚、鰱、鱅、鯉、鯽、鰍等,魚種和成魚階段均可感染,在水溫15~33℃期間更易發病并可在短時間內引起魚種的暴發性死亡。主要癥狀:病魚體表或口腔處可見大型蟲體,寄生處充血發紅,煩躁不安,食欲不旺,繼而魚體消瘦。
2.細菌性腸炎:從魚種至成魚都可發病,尤其是草魚、鯽魚等吃食性魚類最易得病,是養殖魚類中危害較嚴重的疾病之一,水溫18℃以上易發病,25℃~30℃是流行高峰期,常與細菌性爛鰓病、赤皮病等并發,死亡率較高,全省草魚、鯽魚養殖區需重點防控。主要癥狀:病魚腹部膨大,肛門紅腫外突,輕壓腹部,有黃色粘液或含血液體從肛門流出;
3.細菌性爛鰓病:魚種和成魚均可感染,水溫20℃以上開始流行,危害對象廣泛,包含草魚、鯽、鯉、鱖、加州鱸、斑點叉尾鮰等,是一種較常見魚病,各養殖區域應重視。主要癥狀:病魚游動緩慢,體色變黑,鰓蓋內表皮腐蝕形成透明小區,鰓絲腫脹等。
4.鮰類腸敗血癥:主要發生對象為斑點叉尾鮰,因鮰魚規格和個體免疫力等差異,該病的臨床癥狀不盡相同,表現出急性型和慢性型兩種形式。急性型死亡率高,主要表現為敗血癥和腸炎,慢性型主要表現為“頭穿孔”,該病從苗種到成魚均可發生,流行時間跨度大,流行水溫為24~28℃,重點關注綿陽、樂山、自貢、成都等斑點叉尾鮰主養區。
5.淡水魚細菌性敗血癥:主要危害對象為鯽、鰱、鳙、鱖、加州鱸、草魚等,具有病程較急、死亡率高等特點,該病歷年來對我省養殖業造成較大經濟損失,全省各養殖區應重點防控。主要癥狀:病魚體表充血、出血,有腹水,粘液增多,腸道表現為腸炎等。
二、防控措施
1.加強雨季生產管理: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及時采取增氧措施防止缺氧泛塘。強化飼料營養,在飼料中添加合法飼料添加劑,以增強養殖魚類的抗病和抗應激能力。對洪澇災害后死亡的水生動物要及時收集,做好無害化處理,防止進一步污染。
2.及時報告疫情:在生產過程中,一旦發現養殖品種出現大規模發病和大量死亡現象,應及時按相關程序報告,并采取相應措施防止疫情的擴散。
3.規范科學用藥:堅持以防為主,一旦發病需要藥物治療時,要有針對性選用敏感藥物交替使用,并按照使用說明書要求科學使用,嚴禁使用假、劣獸藥以及國務院獸醫行政管理部門規定禁止使用的藥品和其他化合物。
日期:2022-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