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科研團隊揭示了大腸桿菌O88通過氧化磷酸化和核糖體途徑誘導肉鴨腸道損傷和炎癥反應的分子機制,為有效防治肉鴨的大腸桿菌病提供理論依據。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細胞與感染微生物學前沿(Frontiers in Cellular and infection microbiology)》上。
隨著我國肉鴨需求量的不斷攀升,集約化養殖密度持續增大,疫病壓力日益增加。大腸桿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腸桿菌感染引起的肉鴨養殖中的常見疾病,不僅降低肉鴨生長性能、免疫功能和成活率,還會引起種鴨輸卵管堵塞,影響其繁殖性能,但關于其作用機制與治療靶點的研究卻鮮有報道。近年來該團隊持續關注大腸桿菌對水禽腸道健康的影響,成功建立了北京鴨的大腸桿菌感染模型并且揭示了其分子機制。通過表型和轉錄組學分析發現致病性大腸桿菌O88通過干擾肉鴨的能量代謝途徑,下調氧化磷酸化和核糖體的相關基因表達,破壞鴨腸道上皮的完整性,引發其炎癥反應,影響鴨的生長性能。研究結果對于探索阻斷或治療大腸桿菌感染的作用靶點,促進疫苗或治療干預措施的研發具有重要的理論和應用價值。
該研究得到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等項目的資助。
原文鏈接: https://doi.org/10.3389/fcimb.2022.940847
日期:2022-08-31
隨著我國肉鴨需求量的不斷攀升,集約化養殖密度持續增大,疫病壓力日益增加。大腸桿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腸桿菌感染引起的肉鴨養殖中的常見疾病,不僅降低肉鴨生長性能、免疫功能和成活率,還會引起種鴨輸卵管堵塞,影響其繁殖性能,但關于其作用機制與治療靶點的研究卻鮮有報道。近年來該團隊持續關注大腸桿菌對水禽腸道健康的影響,成功建立了北京鴨的大腸桿菌感染模型并且揭示了其分子機制。通過表型和轉錄組學分析發現致病性大腸桿菌O88通過干擾肉鴨的能量代謝途徑,下調氧化磷酸化和核糖體的相關基因表達,破壞鴨腸道上皮的完整性,引發其炎癥反應,影響鴨的生長性能。研究結果對于探索阻斷或治療大腸桿菌感染的作用靶點,促進疫苗或治療干預措施的研發具有重要的理論和應用價值。
該研究得到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等項目的資助。
原文鏈接: https://doi.org/10.3389/fcimb.2022.940847
日期:2022-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