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中國農業科學院質標所在有機磷酸酯來源追溯及其在動物體內遷移轉化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2022-10-31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848
核心提示: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質標所飼料質量安全檢測與評價創新團隊在有機磷酸酯來源追溯及其在動物體內遷移轉化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系統闡明海洋源和陸源性飼料中有機磷酸酯賦存特征、污染來源及其轉化規律,通過對轉化產物的研究明晰有機磷酸酯的環境行為,首次在靶標動物水平闡明有機磷酸酯代謝、轉化和遷移規律,結合理論化學方法,證明了有機磷酸酯自“母體-子代”親蛋白傳輸機制,填補了有機磷酸酯在“飼料-養殖動物-動物產品”食物鏈中發生、遷移、轉化及相關機制方面研究的空白?!ㄊ澜缡称肪W-www.cctv1204.com)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質標所飼料質量安全檢測與評價創新團隊在有機磷酸酯來源追溯及其在動物體內遷移轉化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系統闡明海洋源和陸源性飼料中有機磷酸酯賦存特征、污染來源及其轉化規律,通過對轉化產物的研究明晰有機磷酸酯的環境行為,首次在靶標動物水平闡明有機磷酸酯代謝、轉化和遷移規律,結合理論化學方法,證明了有機磷酸酯自“母體-子代”親蛋白傳輸機制,填補了有機磷酸酯在“飼料-養殖動物-動物產品”食物鏈中發生、遷移、轉化及相關機制方面研究的空白。以上研究成果先后發表在領域內權威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2篇,均為Supplementary Cover Story)和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
 
  有機磷酸酯是一類化工產品,其全球年產量已經超過100萬噸。近些年,研究揭示有機磷酸酯存在生長發育毒性、神經毒性等多種毒性作用,是一類廣受關注的新污染物。養殖動物作為我國居民主要的動物源性食品來源,也是居民暴露新污染物的主要途徑,因此亟需系統闡明“飼料-養殖動物-動物產品”食物鏈中有機磷酸酯的污染來源及其傳輸規律。
 
  研究首先明確了全球海洋源性飼料中有機磷酸酯的污染來源,發現工業生產、環境持久性、代謝能力及物化性質對不同的有機磷酸酯化合物的來源具有不同程度的影響(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2020。)。隨后的研究發現陸源性飼料中同樣存在較高的有機磷酸酯污染風險,并且植物源飼料和動物源飼料具有相似的有機磷酸酯含量水平。對有機磷酸酯轉化產物的研究發現其與母體化合物水平相當,成為養殖動物暴露轉化產物的直接來源(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20, 2021)。在此基礎上,首次在靶標動物上開展了環境濃度下有機磷酸酯的暴露實驗。闡明氯代烷基類、烷基類、芳香基類等有機磷酸酯自“污染飼料—蛋雞—雞蛋”的遷移和轉化規律,發現暴露環境濃度水平的有機磷酸酯,可導致雞蛋中有機磷酸酯水平的顯著升高,并可導致雞蛋中轉化產物有機磷酸二酯的顯著提高,氯代烷基類取代的有機磷酸二酯具有更強的“母體-子代”傳輸能力。與傳統有機污染物不同,有機磷酸酯及其轉化產物均主要存在于蛋清而非蛋白中。進一步通過理論化學方法證實,親蛋白傳輸是有機磷酸酯“母體-子代”傳輸的主要途徑,不同于其他污染物的親脂性傳輸。本研究首次通過動物實驗觀察并證實了有機磷酸酯親蛋白賦存和傳輸的現象,填補了相關領域的研究空白(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22。)。
 
  以上研究成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和國家重點研發專項子課題等項目支持。
 
  原文鏈接:
 
  https://doi.org/10.1021/acs.est.0c03274
 
  https://doi.org/10.1021/acs.jafc.0c04235
 
  https://doi.org/10.1021/acs.jafc.0c07303
 
  https://doi.org/10.1016/j.jhazmat.2022.129858




日期:2022-10-31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