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7日,羅馬 —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糧農組織)今天發布報告顯示,世界谷物和植物油報價走低,帶動3月份國際食品類商品價格基準指數連續第12個月下跌。
糧農組織食品價格指數是衡量一攬子食品類商品國際價格月度變化的尺度。2023年3月指數平均為126.9點,環比下降2.1%,較2022年3月的歷史峰值低20.5%。供應充足、進口需求疲軟和“黑海谷物倡議”延期共同推動指數下探。
糧農組織谷物價格指數本月環比下跌5.6%,其中國際小麥價格跌幅為7.1%,原因包括澳大利亞小麥豐收、歐盟作物狀況改善、俄羅斯供應充足以及烏克蘭黑海港口持續出口。世界玉米價格部分受預計創歷史新高巴西收獲量的影響下跌4.6%,而印度、越南和泰國等主要出口國正在或即將進入收獲季,推動大米價格下行3.2%。
糧農組織植物油價格指數平均環比下降3.0%,同比降幅達47.7%,源于全球供應充足和全球進口需求低迷,壓低了大豆油、菜籽油和葵花籽油報價。洪災影響導致東南亞棕櫚油產量下跌,同時印尼實施臨時出口限制,促使棕櫚油價格上漲,但仍不足以抵消前述跌幅。
糧農組織首席經濟學家糧農組織首席經濟學家馬克西莫·托雷羅強調:"全球價格雖有所松動,但價格仍處于高位,且國內市場價格一路走高,對糧食安全構成進一步挑戰。對于糧食凈進口發展中國家而言更是如此。有關國家貨幣對美元或歐元貶值,債務負擔加重,情況再度惡化。”
糧農組織乳制品價格指數3月下跌0.8%。進口需求強勁支撐黃油價格上揚,而奶酪價格則因亞洲多數主要進口國采購速度放緩以及主要出口國供應量增加而下滑。
相比之下,糧農組織食糖價格指數3月環比上漲1.5%,攀升至2016年10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反映出對印度、泰國和中國產量前景趨弱的擔憂。巴西甘蔗即將收獲,前景樂觀,世界食糖價格因此上行動力有限,國際原油價格下跌亦對乙醇需求形成抑制。
糧農組織肉類價格指數微幅上漲0.5%。國際牛肉報價上漲源于預期供應減少造成美國國內價格上漲所致,而歐洲節假日前需求增加則導致豬肉價格上漲。盡管幾個大型出口國暴發禽流感疫情,但由于全球進口需求疲軟,世界禽肉價格連續第九個月下跌。
作物產量、消費量、貿易量和庫存量前景最新情況
糧農組織同日發布最新一期《谷物供求簡報》,將2023年世界小麥產量預報數上調至7.86億噸,較2022年水平低1.3%,為有記錄以來的第二高產年。預計亞洲的播種面積將接近創紀錄水平,而干旱將影響北非和南歐地區的種植情況。
南半球方面,強勁的出口需求預計將支撐巴西玉米的播種面積和產量創下新高。南非的單產前景同樣向好,2023年可能會創下該國第二高產紀錄。與之形成對照的是阿根廷的長期干旱條件不利于玉米作物生長。
糧農組織還將2022年世界谷物產量預報數上調至27.77億噸,同比降幅僅為1.2%。2022/23年度世界大米產量最新預報數為5.16億噸,較2021/22年度的歷史高點下降1.6%,但仍高于平均收獲水平。
糧農組織2022/23年度世界谷物消費量的最新預報數為27.79億噸,較2021/22年度水平下降0.7%。預計2022/2023年度季末世界谷物庫存量將較期初水平下降0.3%,至8.5億噸。因此世界谷物庫存量與消費量之比可能會從2021/22年度的30.7%降至29.7%,但總體水平仍然適宜。
預計2022/23年度世界谷物貿易量將較上一年度收縮2.7%,至4.69億噸。貿易量下滑的主因是粗糧貿易量預期減少,雖然全球小麥貿易量預計將出現增長。預計2023年國際大米貿易量將比2022年的創紀錄水平降低5.2%。
相關鏈接:
糧農組織食品價格指數:
https://www.fao.org/worldfoodsituation/foodpricesindex/zh/
糧農組織谷物供求簡報:
https://www.fao.org/worldfoodsituation/csdb/zh/
農產品市場信息系統市場監測:
http://www.amis-outlook.org/amis-monitoring/monthly-report/en/#.ZC_rgOhBy3A
農產品市場信息系統(AMIS):
http://www.amis-outlook.org/
糧農組織市場及貿易司:
https://www.fao.org/markets-and-trade/zh/
日期:2023-04-08
糧農組織食品價格指數是衡量一攬子食品類商品國際價格月度變化的尺度。2023年3月指數平均為126.9點,環比下降2.1%,較2022年3月的歷史峰值低20.5%。供應充足、進口需求疲軟和“黑海谷物倡議”延期共同推動指數下探。
糧農組織谷物價格指數本月環比下跌5.6%,其中國際小麥價格跌幅為7.1%,原因包括澳大利亞小麥豐收、歐盟作物狀況改善、俄羅斯供應充足以及烏克蘭黑海港口持續出口。世界玉米價格部分受預計創歷史新高巴西收獲量的影響下跌4.6%,而印度、越南和泰國等主要出口國正在或即將進入收獲季,推動大米價格下行3.2%。
糧農組織植物油價格指數平均環比下降3.0%,同比降幅達47.7%,源于全球供應充足和全球進口需求低迷,壓低了大豆油、菜籽油和葵花籽油報價。洪災影響導致東南亞棕櫚油產量下跌,同時印尼實施臨時出口限制,促使棕櫚油價格上漲,但仍不足以抵消前述跌幅。
糧農組織首席經濟學家糧農組織首席經濟學家馬克西莫·托雷羅強調:"全球價格雖有所松動,但價格仍處于高位,且國內市場價格一路走高,對糧食安全構成進一步挑戰。對于糧食凈進口發展中國家而言更是如此。有關國家貨幣對美元或歐元貶值,債務負擔加重,情況再度惡化。”
糧農組織乳制品價格指數3月下跌0.8%。進口需求強勁支撐黃油價格上揚,而奶酪價格則因亞洲多數主要進口國采購速度放緩以及主要出口國供應量增加而下滑。
相比之下,糧農組織食糖價格指數3月環比上漲1.5%,攀升至2016年10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反映出對印度、泰國和中國產量前景趨弱的擔憂。巴西甘蔗即將收獲,前景樂觀,世界食糖價格因此上行動力有限,國際原油價格下跌亦對乙醇需求形成抑制。
糧農組織肉類價格指數微幅上漲0.5%。國際牛肉報價上漲源于預期供應減少造成美國國內價格上漲所致,而歐洲節假日前需求增加則導致豬肉價格上漲。盡管幾個大型出口國暴發禽流感疫情,但由于全球進口需求疲軟,世界禽肉價格連續第九個月下跌。
作物產量、消費量、貿易量和庫存量前景最新情況
糧農組織同日發布最新一期《谷物供求簡報》,將2023年世界小麥產量預報數上調至7.86億噸,較2022年水平低1.3%,為有記錄以來的第二高產年。預計亞洲的播種面積將接近創紀錄水平,而干旱將影響北非和南歐地區的種植情況。
南半球方面,強勁的出口需求預計將支撐巴西玉米的播種面積和產量創下新高。南非的單產前景同樣向好,2023年可能會創下該國第二高產紀錄。與之形成對照的是阿根廷的長期干旱條件不利于玉米作物生長。
糧農組織還將2022年世界谷物產量預報數上調至27.77億噸,同比降幅僅為1.2%。2022/23年度世界大米產量最新預報數為5.16億噸,較2021/22年度的歷史高點下降1.6%,但仍高于平均收獲水平。
糧農組織2022/23年度世界谷物消費量的最新預報數為27.79億噸,較2021/22年度水平下降0.7%。預計2022/2023年度季末世界谷物庫存量將較期初水平下降0.3%,至8.5億噸。因此世界谷物庫存量與消費量之比可能會從2021/22年度的30.7%降至29.7%,但總體水平仍然適宜。
預計2022/23年度世界谷物貿易量將較上一年度收縮2.7%,至4.69億噸。貿易量下滑的主因是粗糧貿易量預期減少,雖然全球小麥貿易量預計將出現增長。預計2023年國際大米貿易量將比2022年的創紀錄水平降低5.2%。
相關鏈接:
糧農組織食品價格指數:
https://www.fao.org/worldfoodsituation/foodpricesindex/zh/
糧農組織谷物供求簡報:
https://www.fao.org/worldfoodsituation/csdb/zh/
農產品市場信息系統市場監測:
http://www.amis-outlook.org/amis-monitoring/monthly-report/en/#.ZC_rgOhBy3A
農產品市場信息系統(AMIS):
http://www.amis-outlook.org/
糧農組織市場及貿易司:
https://www.fao.org/markets-and-trade/zh/
日期:2023-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