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山東省農業科學院濕地農業與生態研究所水稻發育生物學與遺傳改良團隊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IF=5.6)上發表了題為“Moderate Salinity Stress Affects Rice Quality by Influencing expression of Amylose- and Protein-Content-Associated Genes”的研究論文。該論文揭示了鹽脅迫影響稻米品質的分子機制,為培育高產、優質耐鹽水稻新品種提供新思路。
鹽脅迫嚴重影響稻米的產量和品質。然而,關于鹽脅迫影響稻米品質的分子機制報道較少。文章通過調查中等鹽脅迫下(電導率為4dS/m)三個粳稻品種的加工、外觀、食味以及營養品質,發現中等鹽度主要通過增加堊白率和堊白度,降低直鏈淀粉含量及增加蛋白質含量影響稻米品質。文中比較了鹽水和非鹽水生長條件下,水稻開花0、5、10、15和20天的種子中決定稻米堊白、直鏈淀粉含量和蛋白質含量的基因的表達水平,結果發現正調控堊白相關基因Chalk5表達上調,負調控堊白相關基因WHITE-CORE RATE 1被抑制表達;決定直鏈淀粉含量的OsNF-YB1 和Wx基因表達量下降,而調控蛋白質含量相關基因OsAAP6和OsGluA2 上調表達。研究結果表明,可以通過基因編輯和基因聚合育種的方法來改善鹽脅迫下稻米品質,培育高產、優質的耐鹽水稻新品種。
濕地農業與生態研究所鄭崇珂博士為論文的第一作者,謝先芝研究員為通訊作者。該文章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和黃河三角洲產業領軍人才等項目的資助。(撰稿:鄭崇珂 核稿:謝先芝)
日期:2024-04-09
鹽脅迫嚴重影響稻米的產量和品質。然而,關于鹽脅迫影響稻米品質的分子機制報道較少。文章通過調查中等鹽脅迫下(電導率為4dS/m)三個粳稻品種的加工、外觀、食味以及營養品質,發現中等鹽度主要通過增加堊白率和堊白度,降低直鏈淀粉含量及增加蛋白質含量影響稻米品質。文中比較了鹽水和非鹽水生長條件下,水稻開花0、5、10、15和20天的種子中決定稻米堊白、直鏈淀粉含量和蛋白質含量的基因的表達水平,結果發現正調控堊白相關基因Chalk5表達上調,負調控堊白相關基因WHITE-CORE RATE 1被抑制表達;決定直鏈淀粉含量的OsNF-YB1 和Wx基因表達量下降,而調控蛋白質含量相關基因OsAAP6和OsGluA2 上調表達。研究結果表明,可以通過基因編輯和基因聚合育種的方法來改善鹽脅迫下稻米品質,培育高產、優質的耐鹽水稻新品種。
濕地農業與生態研究所鄭崇珂博士為論文的第一作者,謝先芝研究員為通訊作者。該文章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和黃河三角洲產業領軍人才等項目的資助。(撰稿:鄭崇珂 核稿:謝先芝)
日期:2024-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