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據《印度經濟時報》網站消息,2023年印農產品出口額達530億美元,比2022年增長6%,其中大米、海產品和糖類出口位列前三。印是全球最大的農產品生產國之一,可耕地面積達1.57億公頃。但是,農產品加工業落后、氣候變化、通脹壓力等給農業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農業私營部門呼吁財政部門在下年度預算中加大對農業的支持力度,支持方向包括農作物保險、農產品質量安全、光伏技術應用等;希望政府組織修繕田間道路、灌溉和倉儲設施,最大限度減少糧食生產損失,提高農民對接市場的便利性;建議優先為氣候智慧型農業提供支持,促進環境友好型技術模式創新應用,提高可持續生產能力。
2. 安塔拉通訊社7月9日報道,印度尼西亞海洋資源豐富,每年可產生1200萬噸水產品,但因資金技術不足,潛力尚未得到很好的開發。政府計劃將海洋部門對印尼GDP的貢獻從目前的7.92%提高到15%。印尼海洋事務與投資統籌部副部長Firman Hidayat表示,印尼將加強與國際伙伴合作,努力提高海洋資源利用率。目前,印尼海洋事務與投資統籌部正在加強與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等機構合作。
3. 據《日本經濟新聞》7月4日消息,今年上半年食品加工領域勞動力雇傭不足指標值達37.2,同比增1.7個百分點。為降低成本和緩解勞動力不足狀況,日清制粉、丘比等5家大型食品公司與機器人初創公司跨界合作,計劃共同研發能進行原材料分類的食品制造機器人。目前日本食品制造機器人基本為訂單式,約1000萬日元/臺(約合人民幣46.5萬元/臺),成本較高,如生產出通用機器人可降30%費用。
日期:2024-07-12
2. 安塔拉通訊社7月9日報道,印度尼西亞海洋資源豐富,每年可產生1200萬噸水產品,但因資金技術不足,潛力尚未得到很好的開發。政府計劃將海洋部門對印尼GDP的貢獻從目前的7.92%提高到15%。印尼海洋事務與投資統籌部副部長Firman Hidayat表示,印尼將加強與國際伙伴合作,努力提高海洋資源利用率。目前,印尼海洋事務與投資統籌部正在加強與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等機構合作。
3. 據《日本經濟新聞》7月4日消息,今年上半年食品加工領域勞動力雇傭不足指標值達37.2,同比增1.7個百分點。為降低成本和緩解勞動力不足狀況,日清制粉、丘比等5家大型食品公司與機器人初創公司跨界合作,計劃共同研發能進行原材料分類的食品制造機器人。目前日本食品制造機器人基本為訂單式,約1000萬日元/臺(約合人民幣46.5萬元/臺),成本較高,如生產出通用機器人可降30%費用。
日期:2024-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