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浙江義烏鮮食棗產業現狀與發展對策

   2024-07-26 中國果樹微信號695
核心提示:本文以義烏市為例,對鮮食棗發展現狀、問題及發展對策等總結如下,供同行參考?!ㄊ澜缡称肪W-www.cctv1204.com)
棗為鼠李科棗屬落葉小喬木,有加工棗與鮮食棗之分。鮮食棗最早起源于我國,已有4000多年的栽培歷史,其種植集中在北方棗區,主栽品種冬棗主要分布于山東省德州、濱州、聊城、東營市和河北省部分地區,其口感甜美、營養豐富,被稱為棗中極品,維生素含量較高,深受消費者歡迎。位于長江以南的浙江省,棗種植歷史悠久,通過多年發展,鮮食棗面積達200hm2。浙江省棗重點產區義烏市種植面積約400hm2,主栽品種為義烏大棗,屬加工棗,由其加工而成的南棗和蜜棗曾被列為貢品。隨著設施栽培技術的應用,北方冬棗成功南移,義烏市鮮食棗品種慢慢豐富,種植面積也逐漸增加,主栽品種有浙鮮棗1號、伏脆蜜棗(又名華秀八號棗)等。本文以義烏市為例,對鮮食棗發展現狀、問題及發展對策等總結如下,供同行參考。
 
  鮮食棗資源引進與新品種選育
 
  義烏市鮮食棗老品種主要有鵝蛋棗、旗鼓棗、天生棗、尖頭馬棗等,據《義烏青棗文化》(張希盛著)記載,1950年義烏市鮮食棗低于8.22%。2010年前后義烏市華秀棗類研究所引進80多個棗品種,2023年6月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在義烏市星凱家庭農場建立了浙江省鮮食棗種質資源庫,保存了100多個鮮食棗種質資源和栽培品種。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和浙江省林業科學研究院聯合義烏市農業農村局成功選育了浙鮮棗1號、義仁大棗、伏脆蜜棗和早金脆棗4個新品種。目前,義烏市是浙江省最大的棗種質資源地區。
 
  鮮食棗產業發展現狀及栽培技術
 
  鮮食棗栽培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規模化種植,目前規?;r食棗面積約13.33hm2;二是與義烏大棗混栽,義烏大棗自花授粉坐果率低,歷史上曾推行以馬棗為授粉樹,以10%的比率配置?!读x烏青棗文化》記載1950年義烏大棗占65.80%,馬棗占25.98%。隨著鮮食棗品種推廣,許多棗農開始用鮮食棗代替馬棗,鮮食棗間作面積約有10hm2。義烏市鮮食棗占總棗產業種植面積約5.08%。現今義烏市鮮食棗種植較多的品種為浙鮮棗1號、沾化冬棗、蟠棗、伏脆蜜棗、美人指棗、葫蘆棗等。


  露地栽培
 
  一般行株距3.0m×2.0m,以南北行向為好,也可密植,行株距為2.0m×1.5m。冬季修剪和夏季修剪,分別在休眠期和落花后進行,剪除根蘗枝、細弱枝、病蟲枝、干枯枝和密集枝等,剪除無結果能力或結果能力很低的枝條,培養健壯的結果枝組。對骨干枝上抽生的1~2年生發育枝,根據空間大小剪留,一般留4~6個二次枝,棗樹高度控制在2m左右。全年共施肥3次,10月中旬至12月下旬施基肥,宜早不宜遲;清明后、6月底7月初各施1次微量元素水溶肥。病蟲害防控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控”的原則。
 
  設施栽培
 
  最好采用頂棚開關靈活的單層膜鋼架大棚,單棟寬8m,肩高3.5m,棚頂高5m,大棚長度40m。掌握好扣棚與開棚時間,一般2月中旬扣棚,驚蟄后棗芽開始返青,凡遇寒潮、倒春寒或花期下雨、果實膨大期下雨時要及時關閉頂棚,其他時間開棚,10月采摘結束開棚。行株距、整形修剪、肥水管理、病蟲害等技術參考露地栽培。

 
  鮮食棗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鮮食棗產業地位較低
 
  棗在我國南方地區歷史上多為零星栽植,產量占5%,浙江省屬于相對較為規模種植區域之一,義烏大棗在義烏市《義烏南蜜棗振興三年行動計劃》的政策鼓勵下,其種植面積有所恢復,而鮮食棗產業因多種因素的影響發展明顯滯后,起步遲,種植面積小,而且規?;酢?br> 
  義烏大棗加工期緊張造成無法兼顧鮮食棗產業
 
  義烏大棗采摘一般從8月20日開始,其全部用于加工義烏南蜜棗。據種植鮮食棗的農戶反映,勞動壓力大,沒有時間與精力顧及鮮食棗的采摘與銷售。以加工棗為主的區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鮮食棗產業的發展。
 
  鮮食棗品牌構建與產銷鏈建設相對不足
 
  鮮食棗產業與北方地區相比規模較小,起步晚、時間短,品牌影響力不足。鮮食棗成熟期缺少收購商,種植戶自謀銷路,缺少拓展鮮食棗市場的經驗,也沒有建立暢通的產銷鏈。
 
  鮮食棗產業發展前景與發展對策
 
  浙江省棗栽培歷史悠久,例如義烏棗栽培歷史始于三國前,2012年9月,義烏“棗加工技藝”被列入浙江省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8年義烏大棗入選國家級農業種質資源庫,2022年列入浙江省農業文化遺產資源庫名錄。在漫長的生產實踐過程中,浙江棗農積累了豐富的生產經驗和加工技能,而且義烏、嵊州市都建立了棗種質資源庫,收集了眾多棗種質資源。浙江省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水熱光資源豐富,以及擁有大面積的低山緩坡和紅土丘陵等適宜棗栽培地域,非常適宜發展棗產業。


  鮮食棗產業發展前景



  消費需求市場助推產業發展
 
  據北京市營養源研究所檢測分析,冬棗營養豐富,含天門冬氨酸、蘇氨酸、絲氨酸等19種人體必需氨基酸,維生素C含量尤其豐富,是蘋果的70倍、梨的100倍,達3520mg/kg,有“活維生素丸”之稱。鮮食棗含有一定的環磷酸腺苷,對于增強免疫力、促進消化和保護心血管健康等方面均有較好的作用。因此,市場對于鮮食棗的需求在持續增長,為鮮食棗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經濟收益穩定,助增產業吸引力
 
  鮮食棗設施大棚栽培667m2產量在1600kg以上,高產年份在2500kg左右,平均667m2經濟收入2萬元左右(表1)。因此,鮮食棗種植業有較好的盈利和發展前景。

 
  鮮食棗產業鏈延伸,助推發展空間提升
 
  我國提升了糧食地位,鼓勵用水果釀造酒。摸索義烏大棗酒、鮮食棗酒等加工技藝,有助于拉長鮮食棗產業鏈,提升鮮食棗發展空間。據了解,2023年義烏市用冬棗釀造白酒,50kg冬棗在不添加任何糖料的情況下53度酒出酒量約5kg。鮮食棗釀造白酒技術提升了棗農發展鮮食棗的信心,2024年春季,義烏市不少棗農開始試種鮮食棗,優化棗品種結構。
 
  鮮食棗種質資源豐富,助推品種結構優化
 
  目前義烏市擁有100多個鮮食棗類品種資源,豐富的鮮食棗資源既能助推鮮食棗產業發展,更能為選育優良品系提供良好的基礎條件。


  鮮食棗產業發展對策
 
  為了給消費者提供優質鮮食棗,提升種植經濟效益,推動鮮食棗產業更好地發展,我們將通過以下措施來化解鮮食棗產業存在的問題。
 
  加強鮮食棗產業服務,樹立發展鮮食棗產業信心
 
  鮮食棗產供銷包括氣象災害與市場風險等,為了解決棗農的后顧之憂,義烏市政府不僅積極營造良好環境,出臺保險優惠政策,在培訓、信息等方面也提供全方位服務。2024年舉辦了春季培訓班,通過農民信箱發布棗苗信息近10萬條。
 
  提升鮮食棗栽培科技含量,化解鮮食棗與加工棗的沖突
 
  通過提升當地鮮食棗栽培科技含量,引導鮮食棗栽培向科技化、設施化、智能化、省力化及簡便化發展。2024年義烏市農業農村局重新印發了《農業領域“機器換人”政策實施細則》,棗農可以借助政府優惠政策開展鮮食棗無人機植保、滴灌水肥一體化系統、設施連棟大棚等技術,降低鮮食棗栽培的勞動力成本及勞力壓力;還可以通過學習先進栽培技術,如春季、五一上市的鮮食棗反季節栽培技術,錯開加工棗集中采摘加工時間,拉長棗產業鏈,既能有效降低棗產業種植風險,又能兼顧鮮食棗與加工棗全面發展。


  擴大鮮食棗貯藏保鮮加工服務能力,增強產業發展潛力
 
  盡管我國南方地區鮮食棗品種繁多,但多為庭院或田間地頭零星栽植,這主要是由于過去沒有貯藏和運輸條件,鮮棗易失水萎蔫、腐爛變質,不能久存。2024年義烏市農業農村局重新印發《農業領域“機器換人”政策實施細則》,全程機械化服務中心從糧油擴大到水果等地方特色產業,重點環節服務中心從糧油烘干加工擴大到果蔬貯藏加工,為鮮食棗發展保駕護航。
 
  優化義烏市棗結構,改變加工棗單一現狀
 
  義烏市主栽品種義烏大棗和馬棗均屬于加工棗,恰逢2023年為百年一遇的好天氣,坐果率大幅提升,往年平均667m2產量約500kg,2023年提升到1000kg左右,樹體高大的棗樹甚至超過2000kg,產量劇增,由此帶來了兩大問題:一是原有的加工規模包括設備與烘曬場地遠不能滿足加工運轉的需要;二是大小果現象加劇,收購商拒收小果,導致棗農豐產不豐收。因此優化義烏市棗結構,發展鮮食棗種植面積,以改變加工棗單一現狀。謀求鮮食棗與義烏大棗共同發展之路,用鮮食棗代替授粉樹馬棗,是一條便捷可行之路。
 
  繼續加強與科研院校合作,促進良種多樣化
 
  科研院校掌握棗產業最前端科學技術和優質種質資源,義烏市鮮食棗產業發展需要做到品種布局上從良種同質化轉為良種多樣化,積極引進多樣化品種,在延長采摘與銷售季的同時通過特色品種吸引消費者。后期鮮食棗種質資源庫建設還需要持續推進,需要與科研院校加強技術經驗交流,做好適合義烏市種植的新品種篩選與培養工作,以滿足消費者多元化需求。
 
  加強鮮食棗采摘游與文化游結合,帶動鮮食棗產業發展
 
  鮮食棗產業發展需圍繞采摘游與文化游結合等方面作文章,把產業做出特色。2018年義烏市鴻泰家庭農場承包荒坡地17hm2,種植義烏大棗13.3hm2,2024年春季引進了蟠棗、伏脆蜜棗、浙鮮棗1號等鮮食棗品種,并把原有棗園基地內的灌溉水域進行景觀美化,又引進魚苗,開發垂釣活動,吸引了許多釣魚愛好者,為以后帶動鮮食棗采摘游打好基礎。
 
  聲明:本文摘編自《中國果樹》2024年第6期“浙江義烏鮮食棗產業現狀與發展對策”(樓文美,任海英,周慧芬,陳小央,張程興)。



日期:2024-07-26
 
地區: 浙江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