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通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分子流行病學研究團隊以“Association of unsweetened and sweetened cereal consumption with all-cause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a large prospective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為題,在國際知名期刊《Food & Function》上發表了關于無糖麥片及含糖麥片與死亡風險的最新研究成果。
該研究利用英國生物銀行(UK Biobank)的數據,綜合參與者多次24小時飲食回顧數據將參與者分為不攝入麥片,攝入無糖麥片,攝入加自然糖麥片及加人工甜味劑麥片等四個組別。通過非限制性立方樣條模型和多因素COX模型深入分析不同類型的麥片消耗和全因死亡及特定原因死亡的關系。研究結果表明,相比于不攝入麥片的參與者,食用不加糖麥片的參與者的全因死亡風險降低,但在食用加糖麥片參與者中并沒有觀察到類似的保護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該研究首次對麥片是否額外添加糖,以及不同類型的糖具體細分,評估其與死亡風險的關聯。提示在飲食攝入時應注意總糖量的攝入,尤其對于人工甜味劑的使用應該慎重。
《Food & Function》是農林科學領域的國際知名期刊,為中科院一區期刊,影響因子為5.1。
我院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系張磊老師是本論文第一作者,褚敏捷教授為論文通訊作者。
論文鏈接: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9297800/
日期:2024-10-05
該研究利用英國生物銀行(UK Biobank)的數據,綜合參與者多次24小時飲食回顧數據將參與者分為不攝入麥片,攝入無糖麥片,攝入加自然糖麥片及加人工甜味劑麥片等四個組別。通過非限制性立方樣條模型和多因素COX模型深入分析不同類型的麥片消耗和全因死亡及特定原因死亡的關系。研究結果表明,相比于不攝入麥片的參與者,食用不加糖麥片的參與者的全因死亡風險降低,但在食用加糖麥片參與者中并沒有觀察到類似的保護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該研究首次對麥片是否額外添加糖,以及不同類型的糖具體細分,評估其與死亡風險的關聯。提示在飲食攝入時應注意總糖量的攝入,尤其對于人工甜味劑的使用應該慎重。
《Food & Function》是農林科學領域的國際知名期刊,為中科院一區期刊,影響因子為5.1。
我院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系張磊老師是本論文第一作者,褚敏捷教授為論文通訊作者。
論文鏈接: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9297800/
日期:2024-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