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今年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的底魚論壇最新供應預測,2025年全球野生白魚供應將因大西洋真鱈的急劇減少而下降10萬噸。預計野生捕撈的白魚總供應量將減少至682.4萬噸,低于2024年的692.4萬噸。
這一減少幾乎完全是受到巴倫支海大西洋真鱈配額顯著削減的影響,預計市場上大西洋真鱈的總供應將從81.6萬噸降至65.6萬噸,降幅接近20%。
進一步分析數據,挪威的真鱈捕撈量預計將從今年的22.3萬噸減少至僅14萬噸;與挪威共享巴倫支海漁場的俄羅斯,其捕撈量也將從22萬噸降至15萬噸。在所有主要的真鱈生產國中,只有冰島的產量基本保持不變,預計將在2025年生產21.4萬噸,較今年預測的21.1萬噸略有增加,仍將是明年最大的真鱈生產國。
全球黑線鱈的產量預計也將小幅下降,降幅為9%,至26.9萬噸;綠青鱈的供應預計減少6%,降至36萬噸。在這兩種情況下,挪威是受到影響最大的國家,黑線鱈的產量預計將從2023年的9.4萬噸降至5.7萬噸,而綠青鱈的產量預計將從今年的24.3萬噸降至21.7萬噸。
對于大西洋紅魚,預計2025年全球供應將小幅增長2%,主要得益于冰島的6000噸增產和北美的5000噸改善。
阿拉斯加狹鱈作為全球商業捕撈白魚中最大的種類,預計在明年幾乎沒有變化。論壇預測,全球狹鱈捕撈總量為374萬噸,略高于2024年的373.6萬噸。俄羅斯預計將在明年生產約200萬噸阿拉斯加狹鱈,而美國和加拿大的總產量則穩定在150萬噸。
太平洋真鱈的供應也預計將幾乎沒有變化,北美的5000噸減少預計將被日本7000噸的增加所抵消。在所有主要的野生捕撈魚類中,只有無須鱈預計將在明年出現供應增長,這主要得益于美洲市場,全球供應將從96.1萬噸增至104萬噸。
實際上,南非和納米比亞的開普無須鱈預計將同比下降,從30萬噸降至29.3萬噸。然而,論壇指出,阿根廷的產量預計將保持在29.7萬噸,秘魯則有望從今年的1萬噸恢復至3.1萬噸;尤其是美國,預計無須鱈的捕撈量將從今年極低的12萬噸大幅回升至19.1萬噸。
無須鱈的產量預計也將小幅改善,新西蘭作為無須鱈的主要生產國,預計將穩定在10.7萬噸,而阿根廷的產量預計將翻倍,達到2萬噸,回到幾年前的水平。
養殖供應將繼續增長
底魚論壇的供應預測還涵蓋了主要養殖白魚種類,如鯰魚類以及羅非魚。根據論壇的預測,2025年全球鯰魚類品種和羅非魚的供應量預計將顯著增長,分別增長5.6%和4.6%。
總的來說,全球鯰魚類供應預計將在明年增長約24萬噸,接近450萬噸,主要受越南巴沙魚增產15萬噸的推動,首次突破200萬噸。印度的養殖鯰魚預計將同比增加5萬噸,達到約77.6萬噸,印尼則預計也將增加3萬噸,達到41萬噸。
對于養殖羅非魚,論壇預測全球供應將同比增加32萬噸,達到730萬噸,盡管該預測并未按國家細分。
日期:2024-10-17
這一減少幾乎完全是受到巴倫支海大西洋真鱈配額顯著削減的影響,預計市場上大西洋真鱈的總供應將從81.6萬噸降至65.6萬噸,降幅接近20%。
進一步分析數據,挪威的真鱈捕撈量預計將從今年的22.3萬噸減少至僅14萬噸;與挪威共享巴倫支海漁場的俄羅斯,其捕撈量也將從22萬噸降至15萬噸。在所有主要的真鱈生產國中,只有冰島的產量基本保持不變,預計將在2025年生產21.4萬噸,較今年預測的21.1萬噸略有增加,仍將是明年最大的真鱈生產國。
全球黑線鱈的產量預計也將小幅下降,降幅為9%,至26.9萬噸;綠青鱈的供應預計減少6%,降至36萬噸。在這兩種情況下,挪威是受到影響最大的國家,黑線鱈的產量預計將從2023年的9.4萬噸降至5.7萬噸,而綠青鱈的產量預計將從今年的24.3萬噸降至21.7萬噸。
對于大西洋紅魚,預計2025年全球供應將小幅增長2%,主要得益于冰島的6000噸增產和北美的5000噸改善。
阿拉斯加狹鱈作為全球商業捕撈白魚中最大的種類,預計在明年幾乎沒有變化。論壇預測,全球狹鱈捕撈總量為374萬噸,略高于2024年的373.6萬噸。俄羅斯預計將在明年生產約200萬噸阿拉斯加狹鱈,而美國和加拿大的總產量則穩定在150萬噸。
太平洋真鱈的供應也預計將幾乎沒有變化,北美的5000噸減少預計將被日本7000噸的增加所抵消。在所有主要的野生捕撈魚類中,只有無須鱈預計將在明年出現供應增長,這主要得益于美洲市場,全球供應將從96.1萬噸增至104萬噸。
實際上,南非和納米比亞的開普無須鱈預計將同比下降,從30萬噸降至29.3萬噸。然而,論壇指出,阿根廷的產量預計將保持在29.7萬噸,秘魯則有望從今年的1萬噸恢復至3.1萬噸;尤其是美國,預計無須鱈的捕撈量將從今年極低的12萬噸大幅回升至19.1萬噸。
無須鱈的產量預計也將小幅改善,新西蘭作為無須鱈的主要生產國,預計將穩定在10.7萬噸,而阿根廷的產量預計將翻倍,達到2萬噸,回到幾年前的水平。
養殖供應將繼續增長
底魚論壇的供應預測還涵蓋了主要養殖白魚種類,如鯰魚類以及羅非魚。根據論壇的預測,2025年全球鯰魚類品種和羅非魚的供應量預計將顯著增長,分別增長5.6%和4.6%。
總的來說,全球鯰魚類供應預計將在明年增長約24萬噸,接近450萬噸,主要受越南巴沙魚增產15萬噸的推動,首次突破200萬噸。印度的養殖鯰魚預計將同比增加5萬噸,達到約77.6萬噸,印尼則預計也將增加3萬噸,達到41萬噸。
對于養殖羅非魚,論壇預測全球供應將同比增加32萬噸,達到730萬噸,盡管該預測并未按國家細分。
日期:2024-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