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9日,由全國糖酒會組委會與中國輕工企業投資發展協會聯合主辦的第111屆全國糖酒會主論壇“CFDF食飲產業發展大會”在深圳成功舉辦。大會邀請到弘章投資合伙人趙熠帶來主題分享《中國消費企業“新全球化”觀察》。以下將精華實錄內容,與大家進行分享。
弘章投資關注中國的消費行業。在過去的十多年中,我們布局了很多消費行業的龍頭企業,我們感覺中國企業在全球化出海的過程中,面臨的產業發展機會一直很好。從去年到今年,出海已經變成了整個消費行業的共識。
跟著產業發展的角度,弘章已經在出海和全球化領域做了前端布局,新加坡、印尼都有同事幫助中國企業一起探索全球化的路徑,涉及消費科技、物流、零售、供應鏈等各個領域。
新全球化”的宏觀視角
從產業投資的宏觀視角,我們現在所面臨的全球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都處于非常關鍵的時刻。經濟大國之間的雙邊關系、國內人口結構帶來的消費行業的變化趨勢、全球格局變化過程中產業鏈在全球分布的變化,這些因素都會對未來經濟發展、全球相關的經濟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未來50年的格局與現在相比將會發生重大的變化。人口結構所帶來的生產成本、人力成本,未來工業化和城鎮化的潛力,這些都是值得大家考量的因素。“被追趕的經濟體”概念現在非常流行,亞洲其他國家如印尼、巴基斯坦,人口平均年齡非常年輕。非洲作為更新興的市場,人口平均年齡甚至可能不到20歲,其未來的經濟發展潛力和競爭優勢值得大家關注。
以日本為例。從全球化角度來看,日本是非常成功的經濟體,通過積極的海外投資,在過去30年保住了整體的經濟體量。日本的GNI(國民總收入)與GDP(國內生產總值)的正值現在已經超過了5%。日本在全球的布局,對于經濟總體健康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支撐作用。通過全球化,日本對美國單一市場的依賴也變得可控。
有意思的是,在過去30年,日本在每一個新興經濟體快速發展的早期進入、滲透和共同發展,分享了過去30年各個主要新興經濟體快速成長的價值創造過程。據統計,日本企業在中國掙了7萬億美元,這才是所謂成功的出海。
出海和企業的價值高度相關。我們整理了日本在過去30年整個股票市場的情況,其中收獲50倍以上市值增長的企業都是實現了全球化布局的企業,比如堂吉訶德。
對此,中國企業出海可以借鑒的是:
第一,出海要建立品牌心智,要在一些品類成為創新者,成為行業龍頭。
第二,根據匯率貨幣的購買力靈活調整出海節奏。本地貨幣強,購買力強,我們多買海外的企業,本地貨幣弱的時候我們加勁出口,去掙外匯。
新興市場概覽
新興市場除了中國,還包含其他四大地區:東盟,以10個國家為主,已有將近7億的人口;中東和北非,整個穆斯林的市場;非洲、撒哈拉以南,到2050年將貢獻超過全球1/3的新增人口;拉美地區,受益于供應鏈轉移趨勢,消費力逐步上升。這些新興市場加起來,一共有30億的人口、100個國家,GDP總量和中國類似,因此適合中國企業作為未來深耕的核心市場。
外面的市場是足夠大的,關鍵在于走出去和是否落地。這里有一個案例,曾經大家說到東南亞市場,覺得太小了。印尼一個國家,它的經濟體量和山東省相當。我們有幸在山東投了一家超市連鎖,在幾個城市有幾百家店,就構成了將近200億的銷售額。因此我們覺得不用在沒有出海之前就考慮外面的市場夠不夠大,更重要的在于企業能否出海以及出海能否落地。東南亞地區,國與國之間,一個國家不同級別的城市之間,在經濟發展水平上都有巨大的差異。不同層級的市場,不同發展階段的國家,有不同的需求,為中國企業提供了各種各樣的發展機會。
在東南亞的市場當中,以傳統的零售模式為主,以夫妻老婆店為主,所以我們覺得連鎖化的上升能更好地滿足當地消費者的需求。企業出海涉及到大量基礎設施方面的需求,比如Tik Tok平臺,又或是負責深度分銷、物流的伙伴,對于把生意做到全球都非常重要。
非洲市場也非常值得關注。在未來的25年當中,全球1/3的出生人口都是非洲朋友,因此不容忽視。整個非洲市場目前來看食品飲料作為必需的消費品,已經有6千億美金以上的市場。未來,教育、商旅、服務、煙酒等品類也將有巨大的成長機會。
中國食品出海觀察
食品飲料企業的出海率并沒有特別高,未來還有很大空間。從食品飲料本身的龐大體量來說,未來這些企業能夠成功出海,帶來的聲量也一定很大。相比四年前,如今中國品牌的市場份額都有接近10個百分點的提升。所以,大家要對中國品牌的出海能力有充分的信心。
我們印尼的同事站在他的視角對印尼市場的食品飲料品類有如下觀察:
1.競爭激烈。不同國家的品牌占據不同的價格區間,日本企業占據高端價位檔,中國企業則是站在性價比和創新的機會點上。
2.甜、辣兩個口味容易獲得認可。雖然印尼的朋友覺得好吃的辣和我們覺得好吃的辣有所不同,但是這個口味非常有機會找到突破口,因為辣味在印尼市場是非常基礎且有影響力的味型。
3.中國產品更具創新。現在出海印尼的食品中有代表性的產品,和國人在八九十年代吃的產品差不多,但是中國現在在食品科技、口味、包裝方面的創新,已經做到了極致。未來中國產品在原料、口味等方面進行本地化后,相比本土產品更具創新競爭力。
4.建立自身品牌價值。在印尼市場,韓國文化非常有影響力,因此韓國產品也很火熱。中國品牌如果想長期建立消費者心智,還要從怎樣建立自身品牌價值感的角度多思考。
一顆秋糖兩頭甜,中國出海也需要“兩頭甜”。我們要利用好中國的供應鏈優勢、科技能力、企業家精神,同時也必須和當地市場緊密結合,才能實現成功出海。我們希望在此過程中,能夠持續與大家分享我們的洞察,也利用好不斷完善的生態體系,幫助中國企業家走好未來全球化的道路。
日期:2024-12-20
弘章投資關注中國的消費行業。在過去的十多年中,我們布局了很多消費行業的龍頭企業,我們感覺中國企業在全球化出海的過程中,面臨的產業發展機會一直很好。從去年到今年,出海已經變成了整個消費行業的共識。
跟著產業發展的角度,弘章已經在出海和全球化領域做了前端布局,新加坡、印尼都有同事幫助中國企業一起探索全球化的路徑,涉及消費科技、物流、零售、供應鏈等各個領域。
新全球化”的宏觀視角
從產業投資的宏觀視角,我們現在所面臨的全球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都處于非常關鍵的時刻。經濟大國之間的雙邊關系、國內人口結構帶來的消費行業的變化趨勢、全球格局變化過程中產業鏈在全球分布的變化,這些因素都會對未來經濟發展、全球相關的經濟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未來50年的格局與現在相比將會發生重大的變化。人口結構所帶來的生產成本、人力成本,未來工業化和城鎮化的潛力,這些都是值得大家考量的因素。“被追趕的經濟體”概念現在非常流行,亞洲其他國家如印尼、巴基斯坦,人口平均年齡非常年輕。非洲作為更新興的市場,人口平均年齡甚至可能不到20歲,其未來的經濟發展潛力和競爭優勢值得大家關注。
以日本為例。從全球化角度來看,日本是非常成功的經濟體,通過積極的海外投資,在過去30年保住了整體的經濟體量。日本的GNI(國民總收入)與GDP(國內生產總值)的正值現在已經超過了5%。日本在全球的布局,對于經濟總體健康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支撐作用。通過全球化,日本對美國單一市場的依賴也變得可控。
有意思的是,在過去30年,日本在每一個新興經濟體快速發展的早期進入、滲透和共同發展,分享了過去30年各個主要新興經濟體快速成長的價值創造過程。據統計,日本企業在中國掙了7萬億美元,這才是所謂成功的出海。
出海和企業的價值高度相關。我們整理了日本在過去30年整個股票市場的情況,其中收獲50倍以上市值增長的企業都是實現了全球化布局的企業,比如堂吉訶德。
對此,中國企業出海可以借鑒的是:
第一,出海要建立品牌心智,要在一些品類成為創新者,成為行業龍頭。
第二,根據匯率貨幣的購買力靈活調整出海節奏。本地貨幣強,購買力強,我們多買海外的企業,本地貨幣弱的時候我們加勁出口,去掙外匯。
新興市場概覽
新興市場除了中國,還包含其他四大地區:東盟,以10個國家為主,已有將近7億的人口;中東和北非,整個穆斯林的市場;非洲、撒哈拉以南,到2050年將貢獻超過全球1/3的新增人口;拉美地區,受益于供應鏈轉移趨勢,消費力逐步上升。這些新興市場加起來,一共有30億的人口、100個國家,GDP總量和中國類似,因此適合中國企業作為未來深耕的核心市場。
外面的市場是足夠大的,關鍵在于走出去和是否落地。這里有一個案例,曾經大家說到東南亞市場,覺得太小了。印尼一個國家,它的經濟體量和山東省相當。我們有幸在山東投了一家超市連鎖,在幾個城市有幾百家店,就構成了將近200億的銷售額。因此我們覺得不用在沒有出海之前就考慮外面的市場夠不夠大,更重要的在于企業能否出海以及出海能否落地。東南亞地區,國與國之間,一個國家不同級別的城市之間,在經濟發展水平上都有巨大的差異。不同層級的市場,不同發展階段的國家,有不同的需求,為中國企業提供了各種各樣的發展機會。
在東南亞的市場當中,以傳統的零售模式為主,以夫妻老婆店為主,所以我們覺得連鎖化的上升能更好地滿足當地消費者的需求。企業出海涉及到大量基礎設施方面的需求,比如Tik Tok平臺,又或是負責深度分銷、物流的伙伴,對于把生意做到全球都非常重要。
非洲市場也非常值得關注。在未來的25年當中,全球1/3的出生人口都是非洲朋友,因此不容忽視。整個非洲市場目前來看食品飲料作為必需的消費品,已經有6千億美金以上的市場。未來,教育、商旅、服務、煙酒等品類也將有巨大的成長機會。
中國食品出海觀察
食品飲料企業的出海率并沒有特別高,未來還有很大空間。從食品飲料本身的龐大體量來說,未來這些企業能夠成功出海,帶來的聲量也一定很大。相比四年前,如今中國品牌的市場份額都有接近10個百分點的提升。所以,大家要對中國品牌的出海能力有充分的信心。
我們印尼的同事站在他的視角對印尼市場的食品飲料品類有如下觀察:
1.競爭激烈。不同國家的品牌占據不同的價格區間,日本企業占據高端價位檔,中國企業則是站在性價比和創新的機會點上。
2.甜、辣兩個口味容易獲得認可。雖然印尼的朋友覺得好吃的辣和我們覺得好吃的辣有所不同,但是這個口味非常有機會找到突破口,因為辣味在印尼市場是非常基礎且有影響力的味型。
3.中國產品更具創新。現在出海印尼的食品中有代表性的產品,和國人在八九十年代吃的產品差不多,但是中國現在在食品科技、口味、包裝方面的創新,已經做到了極致。未來中國產品在原料、口味等方面進行本地化后,相比本土產品更具創新競爭力。
4.建立自身品牌價值。在印尼市場,韓國文化非常有影響力,因此韓國產品也很火熱。中國品牌如果想長期建立消費者心智,還要從怎樣建立自身品牌價值感的角度多思考。
一顆秋糖兩頭甜,中國出海也需要“兩頭甜”。我們要利用好中國的供應鏈優勢、科技能力、企業家精神,同時也必須和當地市場緊密結合,才能實現成功出海。我們希望在此過程中,能夠持續與大家分享我們的洞察,也利用好不斷完善的生態體系,幫助中國企業家走好未來全球化的道路。
日期:2024-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