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中國熱科院在交變磁場對木薯淀粉的物理改性方面研究取得新進展

   2025-02-16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862
核心提示:近日,中國熱科院品資所木薯研究中心在交變磁場(AMF)對木薯淀粉的物理改性及其對淀粉精細結構、回生特性和體外消化率的影響方面取得新進展。該研究揭示了AMF對預糊化淀粉的調控機制,為磁場改性技術提供了基礎數據,并拓展了其在食品加工中的潛在應用。……(世界食品網-www.cctv1204.com)
近日,中國熱科院品資所木薯研究中心在交變磁場(AMF)對木薯淀粉的物理改性及其對淀粉精細結構、回生特性和體外消化率的影響方面取得新進展。該研究揭示了AMF對預糊化淀粉的調控機制,為磁場改性技術提供了基礎數據,并拓展了其在食品加工中的潛在應用。
 
  木薯是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重要作物,在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廣泛種植。其淀粉被廣泛應用于食品和工業領域。木薯作為主要的碳水化合物來源,淀粉的精細結構直接影響其功能特性,決定食品的營養價值、消化速率及加工性能。其中,淀粉回生是一種不可避免的現象,即糊化后的淀粉雙螺旋結構解開并形成無序狀態,隨后經氫鍵作用重新排列,形成有序結晶結構。研究表明,回生淀粉具有高粘度和熱穩定性,并能增強對消化酶的抗性,提高緩慢消化淀粉(SDS)或抗性淀粉的含量,從而有助于血糖管理和肥胖控制。因此,優化淀粉回生特性是淀粉改性研究的重要方向。
 
  本研究通過掃描電鏡(SEM)、X射線衍射(XRD)、紅外光譜(FTIR)及高效陰離子交換色譜-安培檢測(HPAEC-PAD)等技術,從顆粒到分子水平系統分析其結構變化及回生特性。結果表明,AMF處理顯著改變了淀粉的結構特征。同時,直鏈淀粉降解,長鏈斷裂為短鏈,導致分子量降低。此外,羥基暴露增加提升了淀粉的水合能力,增強溶解度和膨脹力。在消化特性方面,顆粒表面的凹陷和裂紋有利于酶的滲透,提高SDS含量。研究揭示了AMF調控預糊化淀粉回生及消化特性的作用機制,證明其在促進回生及提高SDS含量方面的潛在應用價值。研究結果可為磁場改性淀粉及其他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并推動食品綠色加工技術的發展。
 
  相關研究成果以“Physical modification of cassava starch by alternating magnetic field treatment: Effects on fine structure, retrogradation and in vitro digestibility”為題發表于《Food Chemistry》。海南醫科大學在讀博士何銳為該論文第一作者,中國熱科院品資所符乃方為該論文共同通訊作者。研究成果依托國家木薯產業技術體系、農業農村部農作物種質資源安全保存項目等項目的資助。
 
  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foodchem.2024.142650



日期:2025-02-16
 
行業: 糧油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