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4月27日消息:截至2025年4月25日當周,全球油籽價格漲跌互現,其中美國大豆價格上漲,因為市場預期中美貿易緊張關系緩和,日本和印尼等國考慮增加進口美國大豆;加拿大油菜籽創下16個月新高,因供應緊張而需求旺盛。但是南美大豆價格回落,因為貿易沖突緩和意味著南美將面臨來自美國的更激烈競爭。未來市場將繼續關注特朗普關稅政策以及中美啟動貿易談判的任何跡象,同時關注中西部天氣對春播和作物生長的影響。
周五(4月25日),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7月大豆期約報收10.5925美元/蒲,比一周前上漲1.1%;5月船期美灣大豆均價每蒲11.2675美元,上漲0.9%;7月豆粕報收每短噸298.5美元,下跌1.52%;7月豆油報收每磅49.81美分,上漲3.04%;泛歐交易所8月油菜籽期約報收470.50歐元/噸,下跌1.4%;加拿大7月油菜籽期約報收701.8加元/噸,上漲3.9%;阿根廷上河大豆FOB現貨報價為每噸400美元(含33%出口稅),下跌2.2%。ICE美元指數報收99.254點,比一周前上漲0.13%。
日本和印尼均考慮增加美國大豆進口,但是增幅相對有限
特朗普政府對印尼商品加征高達32%的所謂對等關稅,隨后暫緩90天使是。高關稅將導致印尼出口美國的產品(如棕櫚油、電氣機械等)競爭力下降。為緩解影響,作為美國大豆第三號買家的印尼政府計劃增加從美國進口大豆、液化石油氣、液化天然氣等產品,以換取美國降低對印尼鋼鐵、礦產和醫療設備的進口稅。
美國對日本商品征收了約24%的所謂對等關稅,雖然暫停實施,但是仍令日本汽車及零部件受到重創,導致日本股市出現大幅波動。日本政府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并多次與美國進行高層磋商,試圖爭取關稅減免但未果。面對關稅壓力,日本考慮增加從美國進口大豆和玉米等農產品,以換取更有利的貿易條件。日本首席談判代表赤澤亮正將于4月30日至5月2日訪問美國,并與美國財長貝森特會面。
從兩國進口美國大豆的情況看,美國統計調查局的數據顯示美國對印尼的大豆出口相對穩定(200到260萬噸),而對日本的出口有所波動(190萬到280萬噸)。
由此可見,即使需求增長20%,2025年兩國進口量合計僅增長90萬噸,相比中國每年進口2000萬噸美國大豆的規模,如果對華出口劇減,顯然無法靠日本和印尼的需求增長來填補。而且,日本進口增長空間極為有限,因為往年美國大豆已經占到日本進口總量的8成份額。
中美貿易談判前景將成為決定美國大豆出口需求的關鍵
盡管中國否認了特朗普關于兩國領導人通話的說法,但是中國對部分美國產品的免稅決定已被市場解讀為實質性降溫信號。加上美國財政部長近期發表緩和言論,市場期待未來幾周兩國貿易緊張局勢可能繼續緩解,極端對抗或暫告一段落。
就美國對華大豆出口而言,中國2024年進口2210萬噸美國大豆,而在2025年一季度,中國就從美國進口1160萬噸大豆,同比增長62%,這主要和買家預防性采購有關。隨著中國從3月份開始對美國大豆加征10%關稅,從4月份起加征125%關稅,加上4月份巴西對華出口加速,未來幾個月美國對華大豆出口料將急劇下降。如果關稅持續到9月份美國新豆上市,今年剩下時間里美國對華出口很可能僅限于國儲采購,因為商業采購已經毫無經濟可行性。最極端的情況下,今年中國進口美國大豆數量將會減半,這將無法靠其他國家的進口增長來彌補。
因此,今年美國大豆出口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中美能否在9月份美國新豆上市前達成某種協議。如果達成協議,第四季度美國對華大豆出口有望重現一季度的井噴,使得全年達到甚至超過去年水平。從歷史上看,2010年初中美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后,2021年中國從美國進口3230萬噸大豆,比2020年激增640萬噸或者25%。
美國農業部出口銷售報告顯示大豆出口銷售低迷
美國農業部出口銷售周報顯示,截至4月17日當周,2024/25年度美國大豆凈銷量為27.7萬噸,較上周減少50%,較四周均值減少25%,接近預期范圍低端。本年度迄今美國大豆銷售總量約4706萬噸,同比增長13.4%,而美國農業部預期全年出口增長7.7%。如果預測成為現實,未來幾個月美國大豆出口步伐將會顯著放慢。
從大豆報價來看,阿根廷大豆成為全球最便宜的供應,相對美國大豆的價格貼水達到14美元。4月24日,美灣大豆FOB報價419美元/噸,較一周前上漲6美元;巴西大豆帕拉納瓜港口報價407美元/噸,上漲7美元;阿根廷大豆上河報價為405美元/噸,下跌4美元。
巴西大豆收獲臨近尾聲,出口步伐加快
巴西國家商品供應公司(CONAB)稱,截至4月19日,巴西2024/25年度大豆收獲進度為92.5%,一周前88.3%,高于歷史均值90.8%。CONAB目前預計2024/25年度巴西大豆產量為1.679億噸,同比增長13.6%。進入4月份后,巴西大豆出口保持活躍。巴西全國谷物出口商協會(ANEC)表示,2025年4月份巴西大豆出口量將達到1430萬噸,比去年同期增加6.3%。咨詢機構DATAGRO表示,巴西大豆處于上市高峰期,而中美貿易沖突持續升級,預計中國4月份將進口800萬噸大豆,高于3月份的350萬噸,其中大部分將來自巴西。
阿根廷天氣干燥,有助于農戶加快收獲
布宜諾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表示,阿根廷主要農區未來七天將以干旱天氣為主,有利于大豆收獲工作加速。截至周三,阿根廷大豆收割完成14.5%,比一周前提高10%左右。布宜諾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維持阿根廷大豆產量預測不變,仍為4860萬噸,略低于美國農業部預測的4900萬噸。近期阿根廷實施外匯改革,取消了農產品出口換匯的限制,有助于刺激阿根廷出口增長。
芝加哥豆油自2023年底以來首次突破50美分
過去一周芝加哥豆油期貨走勢堅挺,2023年底以來首次越過50美分/磅。立法者和石油行業正在推動提高可再生柴油用量,這將增加對植物油原料的需求。此外,中美關稅戰也切斷了中國廢食用油(UCO)對美出口,從而增加了替代品的需求。
2024/25年度迄今加拿大油菜籽出口已超全年目標水平
加拿大谷物理事會數據顯示,截至4月20日當周,本年度迄今加拿大油菜籽出口量達到752.2萬噸,同比增長72.3%,已經超過了加拿大農業部4月份供需報告預測的全年出口目標750萬噸,而本年度還有15周。國內需求也保持強勁,本年度迄今國內用量為845.16萬噸,同比增長7.1%。由于需求旺盛而供應緊張,意味著油菜籽價格必須通過價格上漲來實現需求配給。截至周五收盤,ICE的7月油菜籽合約突破700加元/噸大關,今年迄今上漲12%。
美國春播進展:多雨天氣阻礙大豆播種,但是5月初天氣將會轉為干燥
美國農業部作物進展報告顯示,截至4月20日,美國大豆播種進度為8%,上周2%,去年同期7%,五年均值5%,也高于分析師平均預期的7%。下周一的播種數據報告可能顯示大豆播種步伐放慢,因為過去一周中西部持續多雨。降雨雖然導致播種放慢,但是有利于補充土壤墑情。干旱監測報告顯示,截至4月22日,約21%的大豆種植帶處于干旱區,低于一周前的23%,上年同期為21%。3月底美國農業部發布的播種意向數據顯示,2025年美國農戶計劃播種8349.5萬英畝大豆,同比降低4%。
美國全國海洋大氣管理局周日發布的未來72小時降水預報顯示,從周日到下周二,美國玉米帶核心區(衣阿華、伊利諾伊、印第安納)將有明顯降水過程,降水量在0.75英寸至2英寸之間(約19-50毫米),局部地區可能更高,尤其是衣阿華和伊利諾伊中部部分區域的降水量可達2英寸以上。這為春季作物播種及苗期提供充足墑情,但是局部強降水可能造成田間積水,影響田間作業。
美國國家氣象局發布的未來6-10天降水預報顯示,2025年5月2日至6日期間,中西部地區(衣阿華州、伊利諾伊州、印第安納州、俄亥俄州、密蘇里州和明尼蘇達州)降雨將低于正常,這將有助于播種工作加快。
市場關注焦點轉向北半球春播進展,特朗普關稅以及相關談判為主要變數
隨著春播季節到來,市場將日益關注2025年美國中西部春播天氣以及作物播種情況。目前預期美國大豆種植面積可能比去年減少4個百分點。未來一周,市場將繼續密切關注中美可能舉行貿易談判的任何蛛絲馬跡。如果以史為鑒,關稅戰最終都會通過談判來解決,而中美達成任何協議的潛在可能性都可能制約大豆價格的下行空間,并可能帶來上行意外,特別是在播種意向報告顯示大豆種植面積降低的情況下。
日期:2025-04-28
周五(4月25日),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7月大豆期約報收10.5925美元/蒲,比一周前上漲1.1%;5月船期美灣大豆均價每蒲11.2675美元,上漲0.9%;7月豆粕報收每短噸298.5美元,下跌1.52%;7月豆油報收每磅49.81美分,上漲3.04%;泛歐交易所8月油菜籽期約報收470.50歐元/噸,下跌1.4%;加拿大7月油菜籽期約報收701.8加元/噸,上漲3.9%;阿根廷上河大豆FOB現貨報價為每噸400美元(含33%出口稅),下跌2.2%。ICE美元指數報收99.254點,比一周前上漲0.13%。
日本和印尼均考慮增加美國大豆進口,但是增幅相對有限
特朗普政府對印尼商品加征高達32%的所謂對等關稅,隨后暫緩90天使是。高關稅將導致印尼出口美國的產品(如棕櫚油、電氣機械等)競爭力下降。為緩解影響,作為美國大豆第三號買家的印尼政府計劃增加從美國進口大豆、液化石油氣、液化天然氣等產品,以換取美國降低對印尼鋼鐵、礦產和醫療設備的進口稅。
美國對日本商品征收了約24%的所謂對等關稅,雖然暫停實施,但是仍令日本汽車及零部件受到重創,導致日本股市出現大幅波動。日本政府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并多次與美國進行高層磋商,試圖爭取關稅減免但未果。面對關稅壓力,日本考慮增加從美國進口大豆和玉米等農產品,以換取更有利的貿易條件。日本首席談判代表赤澤亮正將于4月30日至5月2日訪問美國,并與美國財長貝森特會面。
從兩國進口美國大豆的情況看,美國統計調查局的數據顯示美國對印尼的大豆出口相對穩定(200到260萬噸),而對日本的出口有所波動(190萬到280萬噸)。
由此可見,即使需求增長20%,2025年兩國進口量合計僅增長90萬噸,相比中國每年進口2000萬噸美國大豆的規模,如果對華出口劇減,顯然無法靠日本和印尼的需求增長來填補。而且,日本進口增長空間極為有限,因為往年美國大豆已經占到日本進口總量的8成份額。
中美貿易談判前景將成為決定美國大豆出口需求的關鍵
盡管中國否認了特朗普關于兩國領導人通話的說法,但是中國對部分美國產品的免稅決定已被市場解讀為實質性降溫信號。加上美國財政部長近期發表緩和言論,市場期待未來幾周兩國貿易緊張局勢可能繼續緩解,極端對抗或暫告一段落。
就美國對華大豆出口而言,中國2024年進口2210萬噸美國大豆,而在2025年一季度,中國就從美國進口1160萬噸大豆,同比增長62%,這主要和買家預防性采購有關。隨著中國從3月份開始對美國大豆加征10%關稅,從4月份起加征125%關稅,加上4月份巴西對華出口加速,未來幾個月美國對華大豆出口料將急劇下降。如果關稅持續到9月份美國新豆上市,今年剩下時間里美國對華出口很可能僅限于國儲采購,因為商業采購已經毫無經濟可行性。最極端的情況下,今年中國進口美國大豆數量將會減半,這將無法靠其他國家的進口增長來彌補。
因此,今年美國大豆出口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中美能否在9月份美國新豆上市前達成某種協議。如果達成協議,第四季度美國對華大豆出口有望重現一季度的井噴,使得全年達到甚至超過去年水平。從歷史上看,2010年初中美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后,2021年中國從美國進口3230萬噸大豆,比2020年激增640萬噸或者25%。
美國農業部出口銷售報告顯示大豆出口銷售低迷
美國農業部出口銷售周報顯示,截至4月17日當周,2024/25年度美國大豆凈銷量為27.7萬噸,較上周減少50%,較四周均值減少25%,接近預期范圍低端。本年度迄今美國大豆銷售總量約4706萬噸,同比增長13.4%,而美國農業部預期全年出口增長7.7%。如果預測成為現實,未來幾個月美國大豆出口步伐將會顯著放慢。
從大豆報價來看,阿根廷大豆成為全球最便宜的供應,相對美國大豆的價格貼水達到14美元。4月24日,美灣大豆FOB報價419美元/噸,較一周前上漲6美元;巴西大豆帕拉納瓜港口報價407美元/噸,上漲7美元;阿根廷大豆上河報價為405美元/噸,下跌4美元。
巴西大豆收獲臨近尾聲,出口步伐加快
巴西國家商品供應公司(CONAB)稱,截至4月19日,巴西2024/25年度大豆收獲進度為92.5%,一周前88.3%,高于歷史均值90.8%。CONAB目前預計2024/25年度巴西大豆產量為1.679億噸,同比增長13.6%。進入4月份后,巴西大豆出口保持活躍。巴西全國谷物出口商協會(ANEC)表示,2025年4月份巴西大豆出口量將達到1430萬噸,比去年同期增加6.3%。咨詢機構DATAGRO表示,巴西大豆處于上市高峰期,而中美貿易沖突持續升級,預計中國4月份將進口800萬噸大豆,高于3月份的350萬噸,其中大部分將來自巴西。
阿根廷天氣干燥,有助于農戶加快收獲
布宜諾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表示,阿根廷主要農區未來七天將以干旱天氣為主,有利于大豆收獲工作加速。截至周三,阿根廷大豆收割完成14.5%,比一周前提高10%左右。布宜諾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維持阿根廷大豆產量預測不變,仍為4860萬噸,略低于美國農業部預測的4900萬噸。近期阿根廷實施外匯改革,取消了農產品出口換匯的限制,有助于刺激阿根廷出口增長。
芝加哥豆油自2023年底以來首次突破50美分
過去一周芝加哥豆油期貨走勢堅挺,2023年底以來首次越過50美分/磅。立法者和石油行業正在推動提高可再生柴油用量,這將增加對植物油原料的需求。此外,中美關稅戰也切斷了中國廢食用油(UCO)對美出口,從而增加了替代品的需求。
2024/25年度迄今加拿大油菜籽出口已超全年目標水平
加拿大谷物理事會數據顯示,截至4月20日當周,本年度迄今加拿大油菜籽出口量達到752.2萬噸,同比增長72.3%,已經超過了加拿大農業部4月份供需報告預測的全年出口目標750萬噸,而本年度還有15周。國內需求也保持強勁,本年度迄今國內用量為845.16萬噸,同比增長7.1%。由于需求旺盛而供應緊張,意味著油菜籽價格必須通過價格上漲來實現需求配給。截至周五收盤,ICE的7月油菜籽合約突破700加元/噸大關,今年迄今上漲12%。
美國春播進展:多雨天氣阻礙大豆播種,但是5月初天氣將會轉為干燥
美國農業部作物進展報告顯示,截至4月20日,美國大豆播種進度為8%,上周2%,去年同期7%,五年均值5%,也高于分析師平均預期的7%。下周一的播種數據報告可能顯示大豆播種步伐放慢,因為過去一周中西部持續多雨。降雨雖然導致播種放慢,但是有利于補充土壤墑情。干旱監測報告顯示,截至4月22日,約21%的大豆種植帶處于干旱區,低于一周前的23%,上年同期為21%。3月底美國農業部發布的播種意向數據顯示,2025年美國農戶計劃播種8349.5萬英畝大豆,同比降低4%。
美國全國海洋大氣管理局周日發布的未來72小時降水預報顯示,從周日到下周二,美國玉米帶核心區(衣阿華、伊利諾伊、印第安納)將有明顯降水過程,降水量在0.75英寸至2英寸之間(約19-50毫米),局部地區可能更高,尤其是衣阿華和伊利諾伊中部部分區域的降水量可達2英寸以上。這為春季作物播種及苗期提供充足墑情,但是局部強降水可能造成田間積水,影響田間作業。
美國國家氣象局發布的未來6-10天降水預報顯示,2025年5月2日至6日期間,中西部地區(衣阿華州、伊利諾伊州、印第安納州、俄亥俄州、密蘇里州和明尼蘇達州)降雨將低于正常,這將有助于播種工作加快。
市場關注焦點轉向北半球春播進展,特朗普關稅以及相關談判為主要變數
隨著春播季節到來,市場將日益關注2025年美國中西部春播天氣以及作物播種情況。目前預期美國大豆種植面積可能比去年減少4個百分點。未來一周,市場將繼續密切關注中美可能舉行貿易談判的任何蛛絲馬跡。如果以史為鑒,關稅戰最終都會通過談判來解決,而中美達成任何協議的潛在可能性都可能制約大豆價格的下行空間,并可能帶來上行意外,特別是在播種意向報告顯示大豆種植面積降低的情況下。
日期: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