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球頭足類供應依然緊張,這一趨勢持續到2025年初,推高了主要市場的價格。
2024-2025年冬季,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亞的惡劣天氣和大型章魚短缺推高了價格,并刺激了買家需求。魷魚和墨魚市場受到秘魯和印度洋捕撈量減少的影響,而西南大西洋的供應則強勁。這導致一些地區的價格上漲,而其他地區的價格則保持穩定。
具體到美國,由于對主要供應商征收關稅,頭足類進口價格預計將上漲,關稅稅率將根據具體原產國而有所不同。同時,為應對供應挑戰,包括制定新的捕撈協議和補充放養計劃在內的可持續發展工作正在取得進展。
摩洛哥冬季章魚捕撈季于2025年1月1日開始,毛里塔尼亞的捕撈季于2024年12月1日開始。由于暴風雨天氣和小型捕撈為主,這兩個捕撈季的章魚價格都很高。這減少了總體供應量,加劇了買家競爭,尤其是在大規格章魚方面。因此,尋求價格實惠、大型章魚的加工商正在密切關注形勢。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亞主要向歐盟和日本供應章魚。
2024年,歐盟章魚捕撈量與2023年相比大幅下降了19%。自2025年1月初以來,歐盟的平均進口價格有所上漲,盡管巴黎(法國)、布里克瑟姆(英國)和豐洲(日本)等主要批發市場的價格尚未出現顯著上漲。2024年,意大利和葡萄牙的章魚消費量總體保持相對穩定;2025年1月與2023年1月相比出現了大幅上漲。
2025年4月,歐盟議會批準了與幾內亞比紹簽署的一項新的漁業議定書,正式名稱為《歐盟與幾內亞比紹漁業伙伴關系協定》(FPA)。新議定書允許來自西班牙、法國、意大利、希臘和葡萄牙的船只在幾內亞比紹水域作業,每年可捕撈最多3500噸(總登記噸位)的頭足類動物,有效期至2029年。
預計美國市場章魚價格將因進口產品關稅的實施而上漲。西班牙是美國最大的章魚供應國,嚴重依賴與美國的貿易關系,而美國是其第二大章魚出口目的地。同樣,美國第二大章魚供應國印度尼西亞也可能面臨更高的關稅。
貿易
2024年,日本章魚進口量為39933噸,較2023年下降1%。中國仍然是日本最大的章魚供應國,其進口量增長了10.8%,達到10717噸。相比之下,由于捕撈量下降,日本從毛里塔尼亞的進口量與2023年相比大幅下降了19.94%,至9715噸。此外,2024年,日本從越南的章魚進口量與2023年相比下降了4.99%,至7560噸。
魷魚和墨魚
秘魯生產部(PRODUCE)宣布了管理秘魯魷魚捕撈的新規。新版《漁業管理條例》(ROP)旨在推動魷魚漁業的可持續發展,引入衛星監測、參與式治理和新的數字系統,以增強可追溯性并減少官僚主義。這些改革旨在滿足可持續性標準并改進魚類資源評估。
福克蘭群島(馬爾維納斯群島)的魷魚漁業在2025年取得了良好的開端,這主要歸功于其以科學為導向的捕撈方式。該捕撈季于2025年3月1日正式開始,在此之前進行了為期兩周的研究,旨在評估氣候變化對魷魚種群的影響。
去年,根據科學建議暫停了第二個捕撈季,這似乎有助于魷魚種群的恢復。每周評估現已成為常態,科學家會追蹤魷魚的生物量和個體大小。來自捕撈船隊的數據會進行實時分析,并借助人工智能工具來優化捕撈期并改進決策。這些舉措表明,在研究和技術進步的支持下,可持續捕撈力度正在增強。
供應和價格
2025年初,受秘魯沿海水域和印度洋捕撈量減少的影響,全球主要商業魷魚品種的價格升至數年來的最高水平。在強勁的國際需求下,加工商正苦苦應對有限的庫存。除了全球供應緊張之外,日本魷魚(Todarodes pacificus)的捕撈量在過去三年中急劇下降。這促使人們轉向阿根廷,由于南巴塔哥尼亞地區的魚群生物量已達到與最高產量年份相當的水平,阿根廷魷魚(Illex argentinus)漁業的供應形勢強勁。
同期,中國魷魚市場價格呈現分化態勢。由于供應緊張,東南太平洋和印度洋魷魚價格上漲,而西南大西洋和西北太平洋魷魚價格保持穩定。東南太平洋大規格魷魚價格大幅上漲,而小規格魷魚價格則因供應充足而下跌。印度洋供應量減少推高了價格。
受阿根廷風暴后產量反彈的支撐,西南大西洋魷魚價格保持穩定。與此同時,西北太平洋魷魚價格雖然保持穩定,但交易量較少。總體而言,隨著庫存消耗和工廠需求回暖,預計大規格魷魚品種將在短期內繼續推動市場價格上漲。
中國市場人士預計,價格高企的局面可能會持續到2025年中期。同樣,在韓國,供應緊張導致魷魚價格大幅上漲,某些品種的價格漲幅超過40%。
貿易
2024年,中國魷魚和墨魚進口量為391990噸,較2023年下降15.41%。雖然中國從印度尼西亞和阿根廷的進口量分別增長了29.93%和113.18%,但進口量下降的原因是來自其他地區的進口量下降,例如美國(-10.2%)、秘魯(-79.07%)和馬來西亞(-13.76%)。
相比之下,中國魷魚和墨魚出口量增長了8.72%,達到551967噸。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對日本的出口量小幅增長了0.19%,但對韓國的出口量卻增長了18.55%。
2024 年,西班牙魷魚和墨魚進口量為 278,149 噸,比 2023 年下降 1.84%。2024 年,來自福克蘭群島(馬爾維納斯群島)和中國的魷魚進口量分別增長 9.59% 和 45.41%,而來自摩洛哥的進口量則下降了 10.18%。
2024年,美國進口了6170噸魷魚和墨魚,較2023年增長4.15%。作為美國市場最大的供應國,阿根廷的進口量增長了12.99%,而來自印度的進口量也增長了3.17%。來自中國的進口量下降了2.92%。
2024年,日本魷魚和墨魚進口量較2023年下降3.15%,至155387噸。來自日本最大供應國中國的進口量下降了1.18%,而由于秘魯捕撈量急劇下降,秘魯對日本的出口量大幅下降了37.34%。相比之下,日本從智利的進口量增長了26.61%。
前景
受主要供應地區捕撈量下降的推動,全球市場價格預計將上漲(尤其是大型頭足類)。此外,首次銷售量較小,加上夏季需求和季節性通脹上升,預計將在未來幾個月對價格造成更大的上漲壓力。在美國,預期的關稅可能會進一步推高從阿根廷、中國和印度等國家進口的頭足類動物的價格。這些預期關稅意味著中國產頭足類動物的關稅將高于阿根廷產,這使得阿根廷產頭足類動物對美國更具競爭力。預計政策將繼續轉向實施更可持續的捕撈方式。
日期:2025-05-06
2024-2025年冬季,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亞的惡劣天氣和大型章魚短缺推高了價格,并刺激了買家需求。魷魚和墨魚市場受到秘魯和印度洋捕撈量減少的影響,而西南大西洋的供應則強勁。這導致一些地區的價格上漲,而其他地區的價格則保持穩定。
具體到美國,由于對主要供應商征收關稅,頭足類進口價格預計將上漲,關稅稅率將根據具體原產國而有所不同。同時,為應對供應挑戰,包括制定新的捕撈協議和補充放養計劃在內的可持續發展工作正在取得進展。
摩洛哥冬季章魚捕撈季于2025年1月1日開始,毛里塔尼亞的捕撈季于2024年12月1日開始。由于暴風雨天氣和小型捕撈為主,這兩個捕撈季的章魚價格都很高。這減少了總體供應量,加劇了買家競爭,尤其是在大規格章魚方面。因此,尋求價格實惠、大型章魚的加工商正在密切關注形勢。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亞主要向歐盟和日本供應章魚。
2024年,歐盟章魚捕撈量與2023年相比大幅下降了19%。自2025年1月初以來,歐盟的平均進口價格有所上漲,盡管巴黎(法國)、布里克瑟姆(英國)和豐洲(日本)等主要批發市場的價格尚未出現顯著上漲。2024年,意大利和葡萄牙的章魚消費量總體保持相對穩定;2025年1月與2023年1月相比出現了大幅上漲。
2025年4月,歐盟議會批準了與幾內亞比紹簽署的一項新的漁業議定書,正式名稱為《歐盟與幾內亞比紹漁業伙伴關系協定》(FPA)。新議定書允許來自西班牙、法國、意大利、希臘和葡萄牙的船只在幾內亞比紹水域作業,每年可捕撈最多3500噸(總登記噸位)的頭足類動物,有效期至2029年。
預計美國市場章魚價格將因進口產品關稅的實施而上漲。西班牙是美國最大的章魚供應國,嚴重依賴與美國的貿易關系,而美國是其第二大章魚出口目的地。同樣,美國第二大章魚供應國印度尼西亞也可能面臨更高的關稅。
貿易
2024年,日本章魚進口量為39933噸,較2023年下降1%。中國仍然是日本最大的章魚供應國,其進口量增長了10.8%,達到10717噸。相比之下,由于捕撈量下降,日本從毛里塔尼亞的進口量與2023年相比大幅下降了19.94%,至9715噸。此外,2024年,日本從越南的章魚進口量與2023年相比下降了4.99%,至7560噸。
魷魚和墨魚
秘魯生產部(PRODUCE)宣布了管理秘魯魷魚捕撈的新規。新版《漁業管理條例》(ROP)旨在推動魷魚漁業的可持續發展,引入衛星監測、參與式治理和新的數字系統,以增強可追溯性并減少官僚主義。這些改革旨在滿足可持續性標準并改進魚類資源評估。
福克蘭群島(馬爾維納斯群島)的魷魚漁業在2025年取得了良好的開端,這主要歸功于其以科學為導向的捕撈方式。該捕撈季于2025年3月1日正式開始,在此之前進行了為期兩周的研究,旨在評估氣候變化對魷魚種群的影響。
去年,根據科學建議暫停了第二個捕撈季,這似乎有助于魷魚種群的恢復。每周評估現已成為常態,科學家會追蹤魷魚的生物量和個體大小。來自捕撈船隊的數據會進行實時分析,并借助人工智能工具來優化捕撈期并改進決策。這些舉措表明,在研究和技術進步的支持下,可持續捕撈力度正在增強。
供應和價格
2025年初,受秘魯沿海水域和印度洋捕撈量減少的影響,全球主要商業魷魚品種的價格升至數年來的最高水平。在強勁的國際需求下,加工商正苦苦應對有限的庫存。除了全球供應緊張之外,日本魷魚(Todarodes pacificus)的捕撈量在過去三年中急劇下降。這促使人們轉向阿根廷,由于南巴塔哥尼亞地區的魚群生物量已達到與最高產量年份相當的水平,阿根廷魷魚(Illex argentinus)漁業的供應形勢強勁。
同期,中國魷魚市場價格呈現分化態勢。由于供應緊張,東南太平洋和印度洋魷魚價格上漲,而西南大西洋和西北太平洋魷魚價格保持穩定。東南太平洋大規格魷魚價格大幅上漲,而小規格魷魚價格則因供應充足而下跌。印度洋供應量減少推高了價格。
受阿根廷風暴后產量反彈的支撐,西南大西洋魷魚價格保持穩定。與此同時,西北太平洋魷魚價格雖然保持穩定,但交易量較少。總體而言,隨著庫存消耗和工廠需求回暖,預計大規格魷魚品種將在短期內繼續推動市場價格上漲。
中國市場人士預計,價格高企的局面可能會持續到2025年中期。同樣,在韓國,供應緊張導致魷魚價格大幅上漲,某些品種的價格漲幅超過40%。
貿易
2024年,中國魷魚和墨魚進口量為391990噸,較2023年下降15.41%。雖然中國從印度尼西亞和阿根廷的進口量分別增長了29.93%和113.18%,但進口量下降的原因是來自其他地區的進口量下降,例如美國(-10.2%)、秘魯(-79.07%)和馬來西亞(-13.76%)。
相比之下,中國魷魚和墨魚出口量增長了8.72%,達到551967噸。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對日本的出口量小幅增長了0.19%,但對韓國的出口量卻增長了18.55%。
2024 年,西班牙魷魚和墨魚進口量為 278,149 噸,比 2023 年下降 1.84%。2024 年,來自福克蘭群島(馬爾維納斯群島)和中國的魷魚進口量分別增長 9.59% 和 45.41%,而來自摩洛哥的進口量則下降了 10.18%。
2024年,美國進口了6170噸魷魚和墨魚,較2023年增長4.15%。作為美國市場最大的供應國,阿根廷的進口量增長了12.99%,而來自印度的進口量也增長了3.17%。來自中國的進口量下降了2.92%。
2024年,日本魷魚和墨魚進口量較2023年下降3.15%,至155387噸。來自日本最大供應國中國的進口量下降了1.18%,而由于秘魯捕撈量急劇下降,秘魯對日本的出口量大幅下降了37.34%。相比之下,日本從智利的進口量增長了26.61%。
前景
受主要供應地區捕撈量下降的推動,全球市場價格預計將上漲(尤其是大型頭足類)。此外,首次銷售量較小,加上夏季需求和季節性通脹上升,預計將在未來幾個月對價格造成更大的上漲壓力。在美國,預期的關稅可能會進一步推高從阿根廷、中國和印度等國家進口的頭足類動物的價格。這些預期關稅意味著中國產頭足類動物的關稅將高于阿根廷產,這使得阿根廷產頭足類動物對美國更具競爭力。預計政策將繼續轉向實施更可持續的捕撈方式。
日期:2025-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