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12日,國際科學儀器及實驗室裝備展覽會暨系列學術報告會在青島國際會展中心順利舉辦。本次展會暨學術報告會由青島市科學技術協會、山東省分析測試協會、青島市分析測試學會共同組織。
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江桂斌做了題為“人工智能與分析儀器創新”的主題報告。青島市分析測試學會夏臨華理事長主持會議。青島市科協黨組書記、主席王崇江,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劉虎威副理事長,山東省分析測試協會劉建華理事長致辭。青島市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劉紅英以及相關單位領導和專家出席。會上為青島市分析測試學會2024年度優秀論文一、二、三等獎作者代表頒獎。近200家儀器生產和銷售商參加展會、展出儀器設備3000多臺套,組織了14個分會場57場高水平學術報告;現場參加人數達到8000多人,線上參加人次逾6萬。會議達成咨詢洽談92項,征得企業需求13項,達成合作意向7項,科技成果轉化16項。
本次展會暨系列學術報告會是山東省科學儀器領域的頂級行業盛會,在分析測試領域鏈接起了豐富的資源,為青島市乃至全省、全國分析測試領域科技人員搭建了業界交流合作的平臺,為推動科技與經濟融合發展提供了很好機遇。
其主要特點:一是展出的儀器設備技術先進、種類齊全、應用廣泛。來自國內外分析儀器生產和銷售商近200家參展,并帶來了3000多臺套高精尖儀器設備進行現場演示,大多數國內外知名品牌的分析儀器設備都參加了本次展會。包括分析測試儀器、計量測試儀器、專用檢測儀器、涉海儀器、樣品前處理儀器、生化儀器、生命科學儀器、醫學診斷儀器、實驗室建設標準化設備及智能化管理信息系統等,涵蓋了質譜、色譜、光譜、磁共振、電子顯微鏡、電化學及重大科研用高端科學儀器等領域。
二是本屆展會的國產化品牌和國產替代產品明顯高于往年。在參展的展商中80%以上是國內企業,國內品牌的高精尖分析儀器種類和數量顯著增加,幾乎涵蓋了全部種類,高精尖分析儀器國產化大趨勢已經形成,已經從過去的消耗品和輔助設備為主變為全套的精密儀器設備。
三是系列學術報告精彩紛呈、多維聚焦。中國科學院江桂斌院士到會做了《人工智能與分析儀器創新》的主題報告,以“大數據+機器學習=人工智能”拓展了分析測試儀器的創新領域。另外,來自全國高校、科研院所、檢驗檢測機構及企業的專家學者圍繞著分析儀器的前沿技術、檢驗檢測能力提升、學科交叉融合等熱點議題組織了14個分會場110個重點學術報告,包括“海關檢驗檢測創新應用”“疾控系統實驗室檢測最新技術” “檢驗檢測機構計量認證服務與海洋資源秩序開發”“人工智能在科學儀器企業及檢驗檢測機構中的應用”“高校、科研機構標準化實驗室規范管理及實驗室安全”“山東分析儀器及檢驗檢測市場戰略分析暨用戶需求研討會”“青島市醫學會分子診斷專科分會學術會議暨第六屆膠東半島檢驗醫學聯盟專題學術報告會”等,展示了我國分析科學與檢驗檢測領域的最新成果與發展方向。
四是協辦單位多、影響面大。本次展會暨系列學術交流會邀請了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協會、中國檢驗檢測學會、國際 AOAC中國分部、中國海洋湖沼學會化學分會、國家質量基礎設施(青島)總部基地、青島檢驗檢測認證協會、青島市儀器儀表行業協會、青島市醫學會、膠東半島檢驗醫學聯盟、青島計量協會、深圳市檢驗檢測認證協會、濱州市分析測試學會作為協辦單位,擴大了青島市分析測試領域在全國行業內的影響和地位。
五是組織科學家和企業領導見面會,搭建平臺,構筑橋梁,讓企業帶著需求和科學家面對面交流。江桂斌院士、科協領導以及院校和科研單位的科學家們和特選30多家參展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在見面會上進行了交流和座談,建立了聯系、增進了友誼,為企業的創新發展引入了科技力量。
本次展會暨學術交流會不僅是學術思想的碰撞場,更是資源對接的樞紐站,技術轉化的加速器。大會提出要深化跨域合作,聯合高校、企業與檢驗機構,在科研領域發起共享實驗數據、共建測試平臺,縮短研發周期。同時鼓勵青年學者,通過表彰優秀論文、展示創新成果,為分析測試領域創新發展注入新生力量。未來,行業需進一步聚焦國家重大需求,攻克“卡脖子”技術瓶頸,同時深化國際合作,以更高水平的開放創新推動國家科技發展,共赴高質量發展新征程,共同書寫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時代答卷。
日期:2025-05-06
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江桂斌做了題為“人工智能與分析儀器創新”的主題報告。青島市分析測試學會夏臨華理事長主持會議。青島市科協黨組書記、主席王崇江,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劉虎威副理事長,山東省分析測試協會劉建華理事長致辭。青島市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劉紅英以及相關單位領導和專家出席。會上為青島市分析測試學會2024年度優秀論文一、二、三等獎作者代表頒獎。近200家儀器生產和銷售商參加展會、展出儀器設備3000多臺套,組織了14個分會場57場高水平學術報告;現場參加人數達到8000多人,線上參加人次逾6萬。會議達成咨詢洽談92項,征得企業需求13項,達成合作意向7項,科技成果轉化16項。
本次展會暨系列學術報告會是山東省科學儀器領域的頂級行業盛會,在分析測試領域鏈接起了豐富的資源,為青島市乃至全省、全國分析測試領域科技人員搭建了業界交流合作的平臺,為推動科技與經濟融合發展提供了很好機遇。
其主要特點:一是展出的儀器設備技術先進、種類齊全、應用廣泛。來自國內外分析儀器生產和銷售商近200家參展,并帶來了3000多臺套高精尖儀器設備進行現場演示,大多數國內外知名品牌的分析儀器設備都參加了本次展會。包括分析測試儀器、計量測試儀器、專用檢測儀器、涉海儀器、樣品前處理儀器、生化儀器、生命科學儀器、醫學診斷儀器、實驗室建設標準化設備及智能化管理信息系統等,涵蓋了質譜、色譜、光譜、磁共振、電子顯微鏡、電化學及重大科研用高端科學儀器等領域。
二是本屆展會的國產化品牌和國產替代產品明顯高于往年。在參展的展商中80%以上是國內企業,國內品牌的高精尖分析儀器種類和數量顯著增加,幾乎涵蓋了全部種類,高精尖分析儀器國產化大趨勢已經形成,已經從過去的消耗品和輔助設備為主變為全套的精密儀器設備。
三是系列學術報告精彩紛呈、多維聚焦。中國科學院江桂斌院士到會做了《人工智能與分析儀器創新》的主題報告,以“大數據+機器學習=人工智能”拓展了分析測試儀器的創新領域。另外,來自全國高校、科研院所、檢驗檢測機構及企業的專家學者圍繞著分析儀器的前沿技術、檢驗檢測能力提升、學科交叉融合等熱點議題組織了14個分會場110個重點學術報告,包括“海關檢驗檢測創新應用”“疾控系統實驗室檢測最新技術” “檢驗檢測機構計量認證服務與海洋資源秩序開發”“人工智能在科學儀器企業及檢驗檢測機構中的應用”“高校、科研機構標準化實驗室規范管理及實驗室安全”“山東分析儀器及檢驗檢測市場戰略分析暨用戶需求研討會”“青島市醫學會分子診斷專科分會學術會議暨第六屆膠東半島檢驗醫學聯盟專題學術報告會”等,展示了我國分析科學與檢驗檢測領域的最新成果與發展方向。
四是協辦單位多、影響面大。本次展會暨系列學術交流會邀請了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協會、中國檢驗檢測學會、國際 AOAC中國分部、中國海洋湖沼學會化學分會、國家質量基礎設施(青島)總部基地、青島檢驗檢測認證協會、青島市儀器儀表行業協會、青島市醫學會、膠東半島檢驗醫學聯盟、青島計量協會、深圳市檢驗檢測認證協會、濱州市分析測試學會作為協辦單位,擴大了青島市分析測試領域在全國行業內的影響和地位。
五是組織科學家和企業領導見面會,搭建平臺,構筑橋梁,讓企業帶著需求和科學家面對面交流。江桂斌院士、科協領導以及院校和科研單位的科學家們和特選30多家參展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在見面會上進行了交流和座談,建立了聯系、增進了友誼,為企業的創新發展引入了科技力量。
本次展會暨學術交流會不僅是學術思想的碰撞場,更是資源對接的樞紐站,技術轉化的加速器。大會提出要深化跨域合作,聯合高校、企業與檢驗機構,在科研領域發起共享實驗數據、共建測試平臺,縮短研發周期。同時鼓勵青年學者,通過表彰優秀論文、展示創新成果,為分析測試領域創新發展注入新生力量。未來,行業需進一步聚焦國家重大需求,攻克“卡脖子”技術瓶頸,同時深化國際合作,以更高水平的開放創新推動國家科技發展,共赴高質量發展新征程,共同書寫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時代答卷。
日期:2025-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