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石家莊市農林科學研究院與山東恒晟種業有限公司在北京簽署小麥新品種“輪選49”新審定區域知識產權實施許可和“中麥729”成果轉讓協議。作科所張宏軍研究員、肖永貴、石家莊市農科院李輝利研究員與山東恒晟種業總經理吳秀云分別代表各方簽約。作科所所長周文彬,山東恒晟種業董事長孟凡金以及來自三方的研發、轉化和推廣人員代表共同見證了簽約活動。
周文彬指出,作科所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要始終聚焦糧食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與種業振興戰略需求,通過科企融合機制,深化創新要素整合,著眼突破性品種選育與規模化推廣,系統建立從實驗室到田間地頭的全鏈條創新體系,推動小麥產業從數量型向質量效益型跨越,以實際成效打造科企融合賦能農業現代化的種業振興作科樣板,為實現農業科技自立自強作出更大貢獻。
“輪選49”是作科所和石家莊市農科院聯合選育的優質強筋高產小麥新品種,該品種作為中國農科院重大科技任務創新中的標志性成果,被列入農業農村部國家農作物優良品種推廣目錄,田間表現抗倒伏、抗莖基腐病,具有良好的豐產和推廣潛力。“輪選49”已通過黃淮北片國審和河北省審,并于2025年通過河南省和冀中北區域審定。
“中麥729”是作科所自主選育的高產穩產小麥新品種。該品種具有抗病、抗寒、抗倒伏,早熟等特點,在2024-2025年黃淮海南片小麥多點品比試驗中,平均畝產602.1公斤,比對照品種平均增產3.52%。通過企業提前介入的方式實施成果轉化,提早謀劃品種繁育工作,為黃淮南片冬麥區小麥單產提升提供了良種支撐。
日期:2025-07-01
周文彬指出,作科所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要始終聚焦糧食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與種業振興戰略需求,通過科企融合機制,深化創新要素整合,著眼突破性品種選育與規模化推廣,系統建立從實驗室到田間地頭的全鏈條創新體系,推動小麥產業從數量型向質量效益型跨越,以實際成效打造科企融合賦能農業現代化的種業振興作科樣板,為實現農業科技自立自強作出更大貢獻。
“輪選49”是作科所和石家莊市農科院聯合選育的優質強筋高產小麥新品種,該品種作為中國農科院重大科技任務創新中的標志性成果,被列入農業農村部國家農作物優良品種推廣目錄,田間表現抗倒伏、抗莖基腐病,具有良好的豐產和推廣潛力。“輪選49”已通過黃淮北片國審和河北省審,并于2025年通過河南省和冀中北區域審定。
“中麥729”是作科所自主選育的高產穩產小麥新品種。該品種具有抗病、抗寒、抗倒伏,早熟等特點,在2024-2025年黃淮海南片小麥多點品比試驗中,平均畝產602.1公斤,比對照品種平均增產3.52%。通過企業提前介入的方式實施成果轉化,提早謀劃品種繁育工作,為黃淮南片冬麥區小麥單產提升提供了良種支撐。
日期:2025-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