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SC必知-供應商評估和批準管理規程

   2023-11-30 制藥文件290
核心提示:建立物料供應商評估和批準管理制度,保證采購的生產物料供應商的相對穩定,符合質量標準要求。……(世界食品網-www.cctv1204.com)
1、目的 
  建立物料供應商評估和批準管理制度,保證采購的生產物料供應商的相對穩定,符合質量標準要求。
 
2、適用范圍
 
  本規程適用于主要原輔料、包裝材料供應商的資質審計確認和批準管理。
 
3、職責
 
  采購部:對供應商進行最初選擇。
 
  質量保證部:組織對供應商的質量審計,并負責下發合格供應商名單。
 
  采購部、倉儲部、生產部:參與、協助對供應商的質量審計。
 
  質量受權人:根據質量審計結果,批準或否決供應商資格。
 
4、內容
 
  4.1  審核原則(物料的分類)
 
  4.1.1  根據物料對產品的質量的影響程度和生產工藝的復雜程度,確定物料的類別,可將物料分為A、B、C三個類別。
 
  4.1.2  A類物料是對產品質量及安全有重要影響的物料或生產工藝復雜、生產過程不容易控制的物料。
 
  4.1.3  B類物料是對產品質量及安全有影響但程度非常有限的物料或生產工藝復雜、但易控制的物料。
 
  4.1.4  C類物料是對產品的質量基本沒有影響的物料或生產工藝簡單的物料,如外包材等。
 
  4.2  供應商的分類
 
  4.2.1  根據采購物品是供應商首次為本公司生產或持續為本公司生產的,分為Ⅰ類供應商和Ⅱ類供應商;
 
  4.2.2 Ⅰ類供應商是首次為本公司生產物料(包括原料、輔料、包裝材料等)的企業;
 
  4.2.3 Ⅱ類供應商是持續為本公司生產物料(包括原料、輔料、包裝材料等)的企業。
 
  4.3 質量要求
 
  采購物品應當符合生產企業規定的質量要求,且不低于國家強制性標準,并符合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
 
  4.4 審核內容
 
  4.4.1 對于提供A類物料的供應商,除了必須符合法定的資質外,公司必要時對其質量體系進行現場質量審計。經過資質及現場質量審計,Ⅰ類供應商還需對樣品檢驗。
 
  4.4.2 對提供B類物料的供應商,企業首先要對該種物料進行風險分析,視物料對產品質量的風險程度決定是否進行現場質量審計。風險較低的物料只審計資質即可。
 
  4.4.3 對提供C類物料的供應商一般只考察其資質,只要對其產品適用,均可以批準供貨。
 
  4.5 審核程序:
 
  4.5.1 準入審核(供應商資質)
 
  ——  從生產企業購進原輔料,則審計營業執照、生產許可證、物料注冊生產批件、質量標準、樣品檢驗報告;如從經營企業購進,除審計以上資質外,還需對經營企業的營業執照、經營許可證進行審核;
 
  ——  從生產企業購進包裝材料,則審計營業執照、生產許可證或印刷許可證、包材注冊證或商標條碼準印證、質量標準、樣品檢驗報告書。
 
  ——  其他不影響產品質量的物料,則審計營業執照、生產或經營許可證。
 
  ——  資質審核合格標準:有要求的資料并在有效期內,生產或經營的范圍包括擬供貨的物料。需年檢的資質證明,應以年檢章確定效期。
 
  ——  采購物品如對潔凈級別有要求的,應當要求供應商提供其生產條件潔凈級別的證明文件。
 
  4.5.2 供應商的經營狀況:供應商能正常生產、經營。
 
  4.5.3 供應商的生產能力:供應商的生產能力應該能夠保證我公司的采購需求。
 
  4.5.4 質量管理體系 :
 
  4.5.4.1  供應商應有健全是質量管理體系,并提供質量管理體系組織機構圖;
 
  4.5.4.2  質量管理體系文件 :至少包括 (1)機構與人員;(2)廠房和設施、設備;(3)物料管理;(4)生產工藝流程及生產管理;(5)質量管理及質量控制;(6)產品運輸;(7) 文件管理及記錄(8)變更控制;(9)偏差處理;
 
  4.5.4.3 供貨期限:按約定及時供貨。
 
  4.5.5  對于提供A類物料的供應商必要時對供應商開展現場審核,或進行產品小試樣的生產驗證和評價。
 
  現場審計內容:
 
  ——  審核供應商資質文件的真實性;
 
  ——  審核質量管理體系文件是否符合法規要求;
 
  ——  審核供應商的生產環境、工藝流程、生產過程、質量管理、儲存運輸條件是否能保證產品質量;
 
  ——  審核供應商的檢驗能力是否能滿足產品檢驗要求;
 
  ——  現場審計以評分方式進行評估,合格標準:現場審計評分﹥80分,可以作為合格供應商。
 
  4.5.6  采購物品的生產條件、規格型號、生產工藝、質量標準和檢驗方法等可能影響質量的關鍵因素發生重大改變時,供應商須提前告知上述變更,公司對供應商進行重新評估,必要時對其進行現場審核。
 
  4.6  過程審核
 
  4.6.1  采購物料接收時,接收人員檢查物料的包裝是否完好、是否密封、品名與數量是否與訂單相符,是否有合格的檢驗報告單,供應商是否是合格的供應商;
 
  4.6.2  采購物料逐批檢驗并合格后放行使用;
 
  4.6.3  所有成品逐批檢驗并記錄;
 
  4.7  供應商評估管理
 
  4.7.1  公司對供應商定期進行綜合評價,回顧分析其供應物品的質量、技術水平、交貨能力等,并形成供應商定期審核報告,填寫《供應商非現場評估報告》;
 
  4.7.2  經評估發現供應商存在重大缺陷可能影響采購物品質量時,應當中止采購,及時分析已使用的采購物品對產品帶來的風險,并采取相應措施。
 
  4.8  供應商評估流程
 
  4.8.1  供應商審計:
 
  4.8.1.1  采購部向質量保證部提出供應商審計申請,質量保證部供應商審計人員根據申請先進行資質審計,審計過程中所需資料由采購部負責向供應商索取。
 
  4.8.1.2  在進行資質審計過程中,若供應商的基本資料審查合格,屬于Ⅰ類供應商的則應通知采購部向供應商索取一個批號的樣品進行檢驗。
 
  4.8.1.3  樣品由質量保證部依據本企業內控質量標準對樣品進行檢驗,填寫檢驗記錄。
 
  4.8.2  樣品檢驗不合格,則判為不合格供應商。
 
  需要進行現場審計的供應商,其資質審計內容必選項不能有缺項,有缺項的不安排現場審計,則判為不合格供應商。不需要進行現場審計的供應商,其資質審計合格則可以作為合格供應商。
 
  4.8.3  現場審計:
 
  4.8.3.1  審計準備:現場評審在資質審計合格的基礎上進行。由審計負責人組織現場審計小組。現場審計人員應當為采購部人員、質量保證部人員、生產部人員,審計人員一般為二到五人,人員組成根據具體情況定。
 
  4.8.3.2  審計計劃:審計小組根據 《供應商現場評估報告》及物料情況確定審計項目;審計負責人確定現場評審時間。
 
  4.8.3.3  審計通知:現場審計確定后,由采購部通知供應商現場評審時間及內容,并負責與供應商的協調、安排。
 
  4.8.3.4  現場審計內容:按照《供應商現場評估報告》的內容對現場檢查審計,根據檢查標準的不同和企業的不同,審計小組應對審計項目進行選擇。
 
  4.8.3.5  完成現場審計評估后,分數在70分以上的,審核小組應和供應商進行意見交換,并根據評審的內容提出要求整改的條款,并應對整改結束后進行復查;分數在70分以下的,則判為不合格供應商。
 
  4.8.3.6  現場審計評估完后,現場審計小組應當在3個工作日內完成《供應商現場評估報告》。
 
  4.8.4  根據審計結果對供應商進行評估,并填寫‘評估結果及建議’。
 
  4.8.5  供應商批準:
 
  供應商審計評估完后,質量保證部負責人審批簽字。
 
  4.8.6  將審計合格的供應商,加入到《合格供應商名單》中,并經質量受權人簽字確認。
 
  對新增的供應商,應及時填寫《合格供應商名單》(新增),并由質量受權人簽字確認。
 
  每半年將合格供應商進行匯總并重新下發《合格供應商名單》并需質量受權人簽字后生效。
 
  4.8.7  質量受權人批準后將《合格供應商名單》下發給倉儲部和采購部。
 
  4.9  供應商檔案管理
 
  4.9.1  應對每家物料供應商建立質量檔案,檔案內容應當包括采購合同或協議、采購物品清單、供應商資質證明文件、質量標準、驗收準則、供應商定期審核報告等。
 
  4.9.2  供應商檔案由采購部負責保管,其中年檢資質資料的索要、維護由采購部負責,變化的舊資料應繼續留在檔案中長期保存。
 
  4.10 供應商定期審計周期:一年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sc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