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黃曲霉毒素B1酶聯免疫試劑盒
黃曲霉毒素是由曲霉菌屬的黃曲霉和寄生曲霉等產生的次級代謝產物,主要污染玉米、花生、堅果等。天然污染的黃曲霉毒素以AFB1為主,AFB1具有極強的急性毒性和致癌性,肝臟是其主要的靶器官。本試劑盒是以應用單克隆抗體為基礎的ELISA檢測方法,適用于定量檢測飼料和谷物中的黃曲霉素B1。
試驗原理:
本試劑盒采用直接競爭ELISA方法,在微孔板包被有黃曲霉素偶聯抗原,加入黃曲霉素B1標準品或樣品,游離黃曲霉素B1與微孔條上預包被的黃曲霉素B1偶聯抗原互相競爭抗黃曲霉素B1抗體酶標記物,用TMB底物顯色,加入終止液后顏色由藍色變為黃色,用酶標儀在450nm波長下進行檢測,吸光值與樣品中黃曲霉素B1含量成反比。
適用范圍:本試劑盒適用于定量檢測飼料和谷物中的黃曲霉素B1。
交叉反應:
物質 | 交叉反應 |
黃曲霉素B1 | |
黃曲霉素B2 | 15% |
黃曲霉素G1 | 32% |
黃曲霉素G2 | 3% |
靈 敏 度:0.1ng/ml
檢測下限:飼料、谷物檢測下限1ppb
回 收 率:用本說明書提供的樣本提取方法回收率大于90%。
精 密 度:試劑盒吸光度板內誤差小于6%,板間誤差小于10%。
注:其他信息請參考黃曲霉毒素B1酶聯免疫試劑盒說明書
常見問題及解答
•問題一、加入反應終止液后,沒有吸光值或吸光值偏低
可能原因 | 解決辦法 |
未加入酶結合物 | 按照操作步驟重復實驗 |
試劑盒未能充分回溫 | 將試劑盒放在室溫下(20-25℃) 回溫后再進行操作(最少一個小時) |
試劑盒已過有效期 | 請使用在有效期內 |
實驗室室溫太低(低于20 ℃ ) | 請提高反應溫度至(20-25℃) ,若無法提高,請適當延長步溫育反應時間 ,可將30min延長至40min) |
未使用試劑盒中酶結合物、洗滌液等 | 請使用試劑盒中提供的物品進行實驗,不同批號的試劑盒不能混用 |
終止試驗后太久未判讀 | 請在加入終止液后5min內判讀 |
使用過的試劑盒未保存好 | 實驗后未用完的試劑要放回2-8 ℃保存,未用完的酶標板要放到試劑盒提供的自封袋中與干燥劑一起密封保存在2-8 ℃ |
洗液配制錯誤 | 請使用試劑盒提供的洗液 |
----------------------------------------------------------------------------------------------------------------------
•問題二、標準曲線線性不佳,與試劑盒中質檢報告的曲線不一致,或者重復性差
可能原因 | 解決方法 |
溫育位置未避光或收到氣流干擾 | 溫育時不要直接暴露在強光下(日光等沒有關系),也不要受到氣流的干擾(如可在不通風的實驗室) |
操作時間拖太久 | 實驗操作熟練后再進行實驗,一旦開始實驗就不要在中途離開 |
板孔間相互污染 | 加樣時,要小心切勿濺出孔外,造成其他板孔的污染 |
加樣量不準 | 移液器請校準,保持加樣的準確性 |
加樣時的操作放大不正確 |
|
洗滌過程不正確 | 洗滌時確保每個微孔加樣量一致;每次洗滌時間不要太長(導致過度洗板),也不要太短(洗板不徹底),一般10s左右;洗滌步驟完成后立即進行下一步驟 |
----------------------------------------------------------------------------------------------------------------------
•問題三、背景值或吸光度(OD)過高
可能原因 | 解決方法 |
室溫太高(大于25 ℃ ) | 保持實驗室溫度20-25℃,避免在熱源或陽光直射處實驗 |
底物溶液受到污染 | 若發現底物溶液已經變色,不要再使用 |
反應時間太長 | 請嚴格控制實驗反應時間 |
酶結合物污染了試劑盒中其他試劑 | 使用過的吸頭立即丟棄,每次吸取不同的試劑要更換新的吸頭,凡是試劑(特別是酶結合物和底物)接觸過的容器立即清洗干凈 |
使用了質量差的水 | 嘗試用蒸餾水配制溶液 |
----------------------------------------------------------------------------------------------------------------------
•問題四、一個或多個標準品數據點超出曲線范圍
可能原因 | 解決方法 |
洗滌過程不正確 | 洗滌時確保每個微孔加樣量一致;每次洗滌時間不要太長(導致過度洗板),也不要太短(洗板不徹底),一般10s左右;洗滌步驟完成后立即進行下一步驟 |
微孔中的試劑未充分混勻 | 試劑加完后,在振蕩器上振蕩混勻(沒有振蕩器可輕敲板四周或在桌面上做圓周運動使其充分混勻) |
陰性標準品受到污染 | 嚴格按照試劑盒的操作說明進行實驗 |
加入標準品和試劑的時間不一致 | 確保就緒,由低濃度到高濃度快速添加標準品并保證不被打擾 |
標準品添加順序混亂或放置錯誤位置 | 按照說明要求重復試驗并保證由低到高的順序依次添加 |
標準品被污染或與其他標準品混淆 | 改用新標準品 |
標準品加樣量不準 | 確保加樣的準確性 |
----------------------------------------------------------------------------------------------------------------------
•問題五、板內及板間差異大
可能原因 | 解決方法 |
加入標準品和試劑、樣品的時間不一致 | 盡可能排槍,中間不要間斷 |
排槍使用不當 | 校準排槍檢測吸嘴是否套緊,確保吸液量一致 |
洗滌系統出現故障 | 檢測洗滌系統 |
不同批次的試劑混用 | 確保每個試劑盒不混用 |
板與板之間孵育時間差距過大 | 獨立計時,確保一致的孵育時間 |
責權聲明:
①本版塊的所有文章及圖片均為客戶自行編輯,其版權為客戶所有,客戶需保證其編輯的文章及圖片均無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權益,如被第三方維權,由客戶承擔全部責任;
② 本網站僅為展示平臺,如要轉載,請與我網站聯系協助獲得授權;
③發布內容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網站進行刪除。
※ 聯系電話:400-854-6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