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馬壩油粘米是曲江區的特產,在封建社會曾作為“貢米”,它米粒細長,晶瑩潔白,香滑軟熟,飯后齒頰留香。馬壩油粘米質特優,用砂鍋煲香味四溢,飯面泛起油光,把飯粒放到紙上有油跡留下,故稱之為油粘,因其產地在曲江馬而得名“馬壩油粘”。
馬壩油粘米最初原產于4000多年前“石峽文”的發源地——馬壩獅子巖兩山之間的一小塊稻田。文物單位在獅子挖掘文物土層時發現呈團獎稻谷和米粒,均已炭化。經廣東省農業科學糧食作物研究所鑒定,為人工栽培稻。據考證炭化谷粒距今已有4000多年。從炭化米的粒型來看,專家認為是秈稻,粒型和現代的馬壩油粘米極為相似,由此認定馬壩油粘與其肯定有必然的淵源聯系。
馬壩油粘米歷史以來就享有很高的度,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編纂的《曲江鄉土志》中就有馬壩油粘米曾作朝廷貢米的記載。建國初期作為地方土特產銷售到東南亞國家,上世紀50年代曾躋身于印度博覽會,獲得“優質米”的殊榮。
近幾年通過運用選育技術并實施標準化生產,以及運用的加工工藝,馬壩油粘米在保持原有品質的基礎上,米質不斷優化,并在各種相關評比中屢獲殊榮:1996年以來分別榮獲中國第二屆農業博覽會金獎、中國第三屆農業博覽會“產品”稱號、全國批五類食品“QS”標志及國家“”標志,還獲得中國糧食行業協會頒發的“放心米”稱號。
責權聲明:
①本版塊的所有文章及圖片均為客戶自行編輯,其版權為客戶所有,客戶需保證其編輯的文章及圖片均無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權益,如被第三方維權,由客戶承擔全部責任;
② 本網站僅為展示平臺,如要轉載,請與我網站聯系協助獲得授權;
③發布內容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網站進行刪除。
※ 聯系電話:400-854-6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