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水分檢測方法的新標準GB 5009.3-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水分的測定》于2016年8月31日發布,2017年3月1日實施。
新標準的變化是替代了多個舊標準。被替代的標準有

一、新標準的優點
本次被代替標準的來源都是早期各食品相關部門分別制定的標準,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整合后的GB 5009.3-2016與被代替的標準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1、標準體系更簡化
將具有同樣檢測原理、檢測步驟的舊標準整合使水分檢測方法更系統、更科學。例如GB/T8304-2013和GB/T5497-1985與新標準法等同、GB/T8858-1988與新標準第二法等同、GB/T12729.6-2008與新標準第三法等同。標準的梳理、整合讓檢測人員及食品企業質檢人員在選擇標準時更加方便和統一。
2、檢測效率更高
新標準將各類食品的水分檢測方法相對統一,有利于檢測人員批量檢測。例如,舊標準中很多采用直接干燥法測定水分,但各方法的檢測條件有差異。GB/T12087-2008要求130℃加熱至恒重;GB/T18798.3-2008要求103℃±2℃加熱1h;GB/T21305-2007要求130℃±3℃加熱至前后兩次水分之差≤0.15%。標準的差異使檢測人員在檢測多類食品時效率低。
3、檢測結果更準確
舊標準如GB/T12087-2008、GB/T18798.3-2008等采用直接干燥法檢測水分缺少恒重過程,對檢測結果準確性有一定影響。
二、新標準的不足及其它問題
1、缺少水分快速測定法。
新標準的干燥法檢測周期長,蒸餾法和卡爾·費休法需采用毒性較大的有機試劑且檢測周期也不短,所以在應對緊急檢測方面存在不足。而且食品企業的產品流動性要求較高,需要更快捷、準確的檢測方法控制產品質量。
2、新標準替代了10個舊標準,引用了舊方法標準的產品標準要及時更新(主要是企業標準)。
企業要考慮新舊標準檢測結果的差異性,避免由于新標準的采用導致水分結果不合格。
附新標準修訂內容:
GB5009.3-2016與 GB5009.3-2010相比,具體修改內容如下:
一、擴大適用范圍
新標準法(直接干燥法)的適用范圍新增了蔬菜、糧食(水分含量低于18%)、油料(水分含量低于13%)、淀粉及茶葉類等食品中水分的測定;第二法(減壓干燥法)的適用范圍新增了水分較多的樣品中水分的測定;第三法(蒸餾法)的適用范圍新增了含水較多又有較多揮發性成分的水果、肉與肉制品等食品中水分的測定;第四法(卡爾·費休法)的適用范圍由食品中水分的測定改為食品中含微量水分的測定。因此,新標準的適用范圍更廣,適用性更強。
二、增加試劑空白
新標準第三法(蒸餾法)在原來分析步驟的基礎上同時增加了甲苯(或二甲苯)的試劑空白。在此分析方法中,為消除試劑可能帶來的干擾,在相同條件下蒸餾等量的溶劑測得結果稱為“空白值”,再將其從樣品測定結果中扣除,提高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三、刪除庫倫法有關描述
雖然庫侖法有著更高的測量精度,但其僅適用于微量(10-6 ~10-4 )、痕量(<10-6)水分的測定。食品中的水分含量一般高于此范圍,因此,新標準第四法(卡爾·費休法)刪除了庫倫法的有關描述而保留了可適用性更高的容量法。
四、其他
新標準法(直接干燥法)中的允差要求由5%改為10%。注釋由“注:兩次恒重值在最后計算中,取最后一次的稱量值”改為“注:兩次恒重值在最后計算中,取質量較小的一次稱量值”。分析步驟中5.2條新增了“實驗過程中可根據需要適當增加海砂的質量”。這些修改都使得新標準更科學。
深圳市冠亞水分儀科技有限公司主導的兩大系列水分檢測儀分別是SFY紅外線快速水分檢測儀,SFY鹵素快速水分檢測儀。
新標準的變化是替代了多個舊標準。被替代的標準有

一、新標準的優點
本次被代替標準的來源都是早期各食品相關部門分別制定的標準,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整合后的GB 5009.3-2016與被代替的標準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1、標準體系更簡化
將具有同樣檢測原理、檢測步驟的舊標準整合使水分檢測方法更系統、更科學。例如GB/T8304-2013和GB/T5497-1985與新標準法等同、GB/T8858-1988與新標準第二法等同、GB/T12729.6-2008與新標準第三法等同。標準的梳理、整合讓檢測人員及食品企業質檢人員在選擇標準時更加方便和統一。
2、檢測效率更高
新標準將各類食品的水分檢測方法相對統一,有利于檢測人員批量檢測。例如,舊標準中很多采用直接干燥法測定水分,但各方法的檢測條件有差異。GB/T12087-2008要求130℃加熱至恒重;GB/T18798.3-2008要求103℃±2℃加熱1h;GB/T21305-2007要求130℃±3℃加熱至前后兩次水分之差≤0.15%。標準的差異使檢測人員在檢測多類食品時效率低。
3、檢測結果更準確
舊標準如GB/T12087-2008、GB/T18798.3-2008等采用直接干燥法檢測水分缺少恒重過程,對檢測結果準確性有一定影響。
二、新標準的不足及其它問題
1、缺少水分快速測定法。
新標準的干燥法檢測周期長,蒸餾法和卡爾·費休法需采用毒性較大的有機試劑且檢測周期也不短,所以在應對緊急檢測方面存在不足。而且食品企業的產品流動性要求較高,需要更快捷、準確的檢測方法控制產品質量。
2、新標準替代了10個舊標準,引用了舊方法標準的產品標準要及時更新(主要是企業標準)。
企業要考慮新舊標準檢測結果的差異性,避免由于新標準的采用導致水分結果不合格。
附新標準修訂內容:
GB5009.3-2016與 GB5009.3-2010相比,具體修改內容如下:
一、擴大適用范圍
新標準法(直接干燥法)的適用范圍新增了蔬菜、糧食(水分含量低于18%)、油料(水分含量低于13%)、淀粉及茶葉類等食品中水分的測定;第二法(減壓干燥法)的適用范圍新增了水分較多的樣品中水分的測定;第三法(蒸餾法)的適用范圍新增了含水較多又有較多揮發性成分的水果、肉與肉制品等食品中水分的測定;第四法(卡爾·費休法)的適用范圍由食品中水分的測定改為食品中含微量水分的測定。因此,新標準的適用范圍更廣,適用性更強。
二、增加試劑空白
新標準第三法(蒸餾法)在原來分析步驟的基礎上同時增加了甲苯(或二甲苯)的試劑空白。在此分析方法中,為消除試劑可能帶來的干擾,在相同條件下蒸餾等量的溶劑測得結果稱為“空白值”,再將其從樣品測定結果中扣除,提高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三、刪除庫倫法有關描述
雖然庫侖法有著更高的測量精度,但其僅適用于微量(10-6 ~10-4 )、痕量(<10-6)水分的測定。食品中的水分含量一般高于此范圍,因此,新標準第四法(卡爾·費休法)刪除了庫倫法的有關描述而保留了可適用性更高的容量法。
四、其他
新標準法(直接干燥法)中的允差要求由5%改為10%。注釋由“注:兩次恒重值在最后計算中,取最后一次的稱量值”改為“注:兩次恒重值在最后計算中,取質量較小的一次稱量值”。分析步驟中5.2條新增了“實驗過程中可根據需要適當增加海砂的質量”。這些修改都使得新標準更科學。
深圳市冠亞水分儀科技有限公司主導的兩大系列水分檢測儀分別是SFY紅外線快速水分檢測儀,SFY鹵素快速水分檢測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