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州、縣畜牧獸醫局:
為進一步規范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場所管理,省局制定了一套《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場所制度設置指南》,現印發給你們。作為制度設置指南,請結合工作實際適當增減制度或修訂內容,督促指導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場所做好制度設置和上墻。
附件: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場所制度設置指南
2018年8月28日
湖北省畜牧獸醫局
附件:
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場所制度設置指南
前 言
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事關養殖業生產安全、動物源性食品安全、公共衛生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加強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場所監管,將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操作規范化、制度化、常態化,是防止動物疫病傳播擴散,保障動物產品質量安全的關鍵。為進一步落實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指導基層做好無害化處理監管工作,推進全省病死畜禽監管長效機制建設,省畜牧獸醫局制定了本指南。
本指南收錄了專業無害化處理場所適用的相關制度共8項,包含了場區防疫、安全生產、人員防護、消毒滅源、場區管理等相關制度。各地可參考本指南,督促專業無害化處理場所做好制度制定及執行。
目 錄
1、出入場管理制度
2、消毒制度
3、人員防護和健康管理制度
4、無害化處理殘余物管理制度
5、安全生產制度
6、收集運輸車輛管理制度
7、環境保護制度
8、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工作流程
9、制度牌制作要求
出入場管理制度
一、無害化處理場實行封閉管理。
二、設立門衛管理,實行24小時值班。
三、門衛對進出生產區域的車輛進行查驗、登記并消毒。
四、場區大門口消毒池水深淺符合技術規范要求,始終保持消毒藥物有效濃度。
五、來訪人員、參觀人員須經同意方可進入。
六、進出生產區的人員走人員消毒通道消毒,禁止在生產區吸煙、飲食。
七、禁止場外動物進入場區。
消毒制度
一、無害化處理場設有符合要求的人員消毒通道、機動車消毒通道及用于場所、用具消毒的設施設備。
二、場區配備專職消毒工作人員及消毒藥品,消毒藥品用量儲備15日以上。
三、場區環境每周消毒2次,生產車間一個生產周期結束后消毒1次;更衣室、淋浴室、休息室、衛生間等場所每天消毒1次;循環使用的防護用品、用具、設施設備等及時消毒。
四、收集車輛進出場區須經車輛專用消毒通道進行清洗、消毒。人員進出生產區域須經專用消毒通道消毒。
五、消毒藥品應交替使用,適時更換不同品種,濃度及方法應符合相關技術要求。
六、每次消毒要做好消毒記錄,詳細登記消毒日期、范圍、藥品名稱、濃度及方法、實施人員等內容,消毒記錄保存兩年以上。
人員防護和健康管理制度
一、從事無害化處理的工作人員,入職前應持有健康證明。
二、工作期間,每年進行一次健康體檢,體檢不合格或者患有人畜共患病的不得繼續從事無害化處理工作;無害化工作人員離職前應進行健康復查。
三、工作人員在操作過程中,穿戴防護服、口罩、護目鏡、膠鞋及手套等防護用具。
四、工作人員應按要求使用專用的收集工具、包裝用品、轉運工具、清洗工具、消毒器材等。
五、工作完畢后,應對一次性防護用品作銷毀處理;對循環使用的防護用品消毒處理。
六、無害化處理場應有專人對人員防護及健康進行管理和檢查。
七、無害化處理收集、暫存、轉運、處理操作的工作人員應經過專門培訓,掌握相應的動物防疫、健康防護知識。培訓記錄應保存兩年以上。
無害化處理殘余物管理制度
一、無害化處理殘余物(油脂、油渣、有機肥原料等)實行專人、專庫、專賬管理。
二、無害化處理殘余物及時計量入庫,分類分區存放。標識醒目清晰。
三、無害化處理殘余物的接收方或購買方應提供工商營業執照、生產經營許可證、購銷合同、聯系方式等資料,報所在地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審查。
四、每批次殘余物銷售須核查車輛、運輸或購銷人員等相關信息,由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確認后方可出庫銷售。
五、建立無害化處理殘余物入庫、銷售臺賬。對銷售時間、種類、數量、用途、運輸方式等進行詳細登記,相關記錄保存時間不少于2年。
六、每月對無害化處理殘余物庫存情況進行清理盤點,定期向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報告無害化處理殘余物銷售及管理情況。
安全生產制度
一、安全生產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執行崗位責任制度、設備操作規程。
二、無害化處理場配備專(兼)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負責督促、教育和檢查工作人員執行安全生產情況,定期做好安全生產隱患的排查和工作記錄。
三、每季度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和安全生產培訓,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安全生產應急演練。
四、無害化處理場按規定配備保障安全生產的設施設備,重點區域和重點設施設備要設置警示標志和警示說明。
五、生產車間工作人員遵守安全生產崗位操作規范,嚴格執行各工種工藝流程、工藝規范和安全操作規程,不得違章作業。
六、高溫壓力容器的使用、檢驗及維護符合國家行業管理部門的相關規定,定期對高溫壓力容器及儀表進行檢驗校驗。
七、水、電、氣、油、冷庫的日常使用由專業人員管理,按照相關操作規程進行,定期做好管網的巡視、檢查和故障處理,做好相關記錄。
八、發生安全生產事故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
收集運輸車輛管理制度
一、無害化處理的收集運輸車輛為專用封閉廂式運輸車輛,
車廂四壁及底部所用材料耐腐蝕、防滲漏,便于清洗。
二、收集運輸車加施明顯標識并加裝車載定位系統,記錄轉運時間和路徑等信息。
三、車輛駛離暫存點、養殖場、收集中心等場所前,應對車輪、車廂外部及相關場地進行消毒。
四、運輸途中若發現滲漏,應重新裝載并消毒后運輸。
五、收集運輸車輛盡量避免在人口密集區和規模養殖場所停留。
六、工作完畢后必須對一次性防護用品作銷毀處理,同時對運輸車輛及相關工具等進行徹底清洗、消毒。
七、收集運輸車輛專車專用,不得另作他用,工作完畢后在指定地點停放。
八、收集運輸車輛及駕駛人員符合國家交通法規要求,定期維護,保證安全行駛。
環境保護制度
一、無害化處理場配備與處理能力相適應的廢棄物處理設施設備,建立廢棄物排放管理崗位責任制。
二、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廢氣經設施設備處理后達標排放,廢渣交由有資質的專業處理機構處理。
三、無害化處理場配備環保管理人員,建立環保檔案管理制度,記錄主要廢棄物種類、數量、濃度、排放去向及設施運行情況。
四、定期對環保管線、容器、設備檢查和維護,防止污水管網損壞、滲漏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源。
五、污水管道與雨水管道嚴格分開,禁止將污水排入雨水管道,定期清理污水、雨水管道。
六、垃圾存放到指定地點,不得露天擺放。
七、在排放口掛牌標識,做到排放口的環保標志明顯。
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工作流程
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工作流程分為報告、受理、收集、入庫、處理五步。
報告:1、養殖場(戶)病死畜禽及時撥打電話報告;2、將病死畜禽移入專用存放點;3、填寫養殖檔案死亡記錄并對病死畜禽污染場地消毒。
受理:1、按報告內容填寫受理登記表;2、編制收集信息發至收集人;3、收集人員接到信息后4小時內到場收集。
收集:1、對病死畜禽拍照取證;2、填寫收集單據并辦理交接手續;3、起運前對場地及車輛消毒。
入庫:1、庫管員、監督員受理登記并對病死畜禽清點核實;2、庫管員、監督員填寫入庫單并辦理入庫手續、記錄臺賬;3、將病死畜禽入庫并對車輛及場地消毒。
處理:1、清點病死畜禽并填寫處理通知單、記錄臺賬;2、監督人員對處理進行審核,全程攝像并留檔備查;3、每日做好統計,案規定要求及時報送報表。
制度牌制作要求
一、制作規格:制度板規格統一為800㎜×600㎜。
二、印刷要求:標題部分字體為黑體,正文部分字體為仿宋。字體大小應在懸掛于墻壁后識讀方便為原則,不宜過大,也不宜太小。
三、懸掛安裝:相應制度應懸掛于相應地點的平滑光整的墻面上的顯眼位置,不得隨意懸掛。制度板底邊距離地面不得高于1800㎜。
四、日常維護:應有專門人員對上墻的制度進行維護,發現有脫落、掉色、劃傷等情況,應及時更換。
為進一步規范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場所管理,省局制定了一套《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場所制度設置指南》,現印發給你們。作為制度設置指南,請結合工作實際適當增減制度或修訂內容,督促指導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場所做好制度設置和上墻。
附件: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場所制度設置指南
2018年8月28日
湖北省畜牧獸醫局
附件:
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場所制度設置指南
前 言
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事關養殖業生產安全、動物源性食品安全、公共衛生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加強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場所監管,將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操作規范化、制度化、常態化,是防止動物疫病傳播擴散,保障動物產品質量安全的關鍵。為進一步落實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指導基層做好無害化處理監管工作,推進全省病死畜禽監管長效機制建設,省畜牧獸醫局制定了本指南。
本指南收錄了專業無害化處理場所適用的相關制度共8項,包含了場區防疫、安全生產、人員防護、消毒滅源、場區管理等相關制度。各地可參考本指南,督促專業無害化處理場所做好制度制定及執行。
目 錄
1、出入場管理制度
2、消毒制度
3、人員防護和健康管理制度
4、無害化處理殘余物管理制度
5、安全生產制度
6、收集運輸車輛管理制度
7、環境保護制度
8、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工作流程
9、制度牌制作要求
出入場管理制度
一、無害化處理場實行封閉管理。
二、設立門衛管理,實行24小時值班。
三、門衛對進出生產區域的車輛進行查驗、登記并消毒。
四、場區大門口消毒池水深淺符合技術規范要求,始終保持消毒藥物有效濃度。
五、來訪人員、參觀人員須經同意方可進入。
六、進出生產區的人員走人員消毒通道消毒,禁止在生產區吸煙、飲食。
七、禁止場外動物進入場區。
消毒制度
一、無害化處理場設有符合要求的人員消毒通道、機動車消毒通道及用于場所、用具消毒的設施設備。
二、場區配備專職消毒工作人員及消毒藥品,消毒藥品用量儲備15日以上。
三、場區環境每周消毒2次,生產車間一個生產周期結束后消毒1次;更衣室、淋浴室、休息室、衛生間等場所每天消毒1次;循環使用的防護用品、用具、設施設備等及時消毒。
四、收集車輛進出場區須經車輛專用消毒通道進行清洗、消毒。人員進出生產區域須經專用消毒通道消毒。
五、消毒藥品應交替使用,適時更換不同品種,濃度及方法應符合相關技術要求。
六、每次消毒要做好消毒記錄,詳細登記消毒日期、范圍、藥品名稱、濃度及方法、實施人員等內容,消毒記錄保存兩年以上。
人員防護和健康管理制度
一、從事無害化處理的工作人員,入職前應持有健康證明。
二、工作期間,每年進行一次健康體檢,體檢不合格或者患有人畜共患病的不得繼續從事無害化處理工作;無害化工作人員離職前應進行健康復查。
三、工作人員在操作過程中,穿戴防護服、口罩、護目鏡、膠鞋及手套等防護用具。
四、工作人員應按要求使用專用的收集工具、包裝用品、轉運工具、清洗工具、消毒器材等。
五、工作完畢后,應對一次性防護用品作銷毀處理;對循環使用的防護用品消毒處理。
六、無害化處理場應有專人對人員防護及健康進行管理和檢查。
七、無害化處理收集、暫存、轉運、處理操作的工作人員應經過專門培訓,掌握相應的動物防疫、健康防護知識。培訓記錄應保存兩年以上。
無害化處理殘余物管理制度
一、無害化處理殘余物(油脂、油渣、有機肥原料等)實行專人、專庫、專賬管理。
二、無害化處理殘余物及時計量入庫,分類分區存放。標識醒目清晰。
三、無害化處理殘余物的接收方或購買方應提供工商營業執照、生產經營許可證、購銷合同、聯系方式等資料,報所在地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審查。
四、每批次殘余物銷售須核查車輛、運輸或購銷人員等相關信息,由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確認后方可出庫銷售。
五、建立無害化處理殘余物入庫、銷售臺賬。對銷售時間、種類、數量、用途、運輸方式等進行詳細登記,相關記錄保存時間不少于2年。
六、每月對無害化處理殘余物庫存情況進行清理盤點,定期向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報告無害化處理殘余物銷售及管理情況。
安全生產制度
一、安全生產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執行崗位責任制度、設備操作規程。
二、無害化處理場配備專(兼)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負責督促、教育和檢查工作人員執行安全生產情況,定期做好安全生產隱患的排查和工作記錄。
三、每季度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和安全生產培訓,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安全生產應急演練。
四、無害化處理場按規定配備保障安全生產的設施設備,重點區域和重點設施設備要設置警示標志和警示說明。
五、生產車間工作人員遵守安全生產崗位操作規范,嚴格執行各工種工藝流程、工藝規范和安全操作規程,不得違章作業。
六、高溫壓力容器的使用、檢驗及維護符合國家行業管理部門的相關規定,定期對高溫壓力容器及儀表進行檢驗校驗。
七、水、電、氣、油、冷庫的日常使用由專業人員管理,按照相關操作規程進行,定期做好管網的巡視、檢查和故障處理,做好相關記錄。
八、發生安全生產事故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
收集運輸車輛管理制度
一、無害化處理的收集運輸車輛為專用封閉廂式運輸車輛,
車廂四壁及底部所用材料耐腐蝕、防滲漏,便于清洗。
二、收集運輸車加施明顯標識并加裝車載定位系統,記錄轉運時間和路徑等信息。
三、車輛駛離暫存點、養殖場、收集中心等場所前,應對車輪、車廂外部及相關場地進行消毒。
四、運輸途中若發現滲漏,應重新裝載并消毒后運輸。
五、收集運輸車輛盡量避免在人口密集區和規模養殖場所停留。
六、工作完畢后必須對一次性防護用品作銷毀處理,同時對運輸車輛及相關工具等進行徹底清洗、消毒。
七、收集運輸車輛專車專用,不得另作他用,工作完畢后在指定地點停放。
八、收集運輸車輛及駕駛人員符合國家交通法規要求,定期維護,保證安全行駛。
環境保護制度
一、無害化處理場配備與處理能力相適應的廢棄物處理設施設備,建立廢棄物排放管理崗位責任制。
二、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廢氣經設施設備處理后達標排放,廢渣交由有資質的專業處理機構處理。
三、無害化處理場配備環保管理人員,建立環保檔案管理制度,記錄主要廢棄物種類、數量、濃度、排放去向及設施運行情況。
四、定期對環保管線、容器、設備檢查和維護,防止污水管網損壞、滲漏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源。
五、污水管道與雨水管道嚴格分開,禁止將污水排入雨水管道,定期清理污水、雨水管道。
六、垃圾存放到指定地點,不得露天擺放。
七、在排放口掛牌標識,做到排放口的環保標志明顯。
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工作流程
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工作流程分為報告、受理、收集、入庫、處理五步。
報告:1、養殖場(戶)病死畜禽及時撥打電話報告;2、將病死畜禽移入專用存放點;3、填寫養殖檔案死亡記錄并對病死畜禽污染場地消毒。
受理:1、按報告內容填寫受理登記表;2、編制收集信息發至收集人;3、收集人員接到信息后4小時內到場收集。
收集:1、對病死畜禽拍照取證;2、填寫收集單據并辦理交接手續;3、起運前對場地及車輛消毒。
入庫:1、庫管員、監督員受理登記并對病死畜禽清點核實;2、庫管員、監督員填寫入庫單并辦理入庫手續、記錄臺賬;3、將病死畜禽入庫并對車輛及場地消毒。
處理:1、清點病死畜禽并填寫處理通知單、記錄臺賬;2、監督人員對處理進行審核,全程攝像并留檔備查;3、每日做好統計,案規定要求及時報送報表。
制度牌制作要求
一、制作規格:制度板規格統一為800㎜×600㎜。
二、印刷要求:標題部分字體為黑體,正文部分字體為仿宋。字體大小應在懸掛于墻壁后識讀方便為原則,不宜過大,也不宜太小。
三、懸掛安裝:相應制度應懸掛于相應地點的平滑光整的墻面上的顯眼位置,不得隨意懸掛。制度板底邊距離地面不得高于1800㎜。
四、日常維護:應有專門人員對上墻的制度進行維護,發現有脫落、掉色、劃傷等情況,應及時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