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中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支持中藥材種業發展的提案收悉。經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現答復如下。
近年來,我部及相關部門通過完善法規制度、制定道地藥材生產規劃、扶持中藥材種子基地建設等系列措施,有效改善了中藥材種子管理和生產經營現狀,促進了中藥材種業健康發展。
一、關于盡快出臺《中藥材種子管理辦法》
新修訂并于2016年1月1日實施的種子法,將中藥材種子納入了參照管理。為落實有關法律精神,2016年3月,農業農村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召開協商會,成立由黃璐琦院士為組長的起草小組,著手研究并起草《中藥材種子管理辦法》。小組成立后,先后赴河北、云南、甘肅等地開展實地調研,召開了多次座談會和研討會,起草了《中藥材種子管理辦法(草案)》(以下簡稱《草案》)?!恫莅浮吩谛路N子法制度框架下,明確了對中藥材種子管理的品種登記制度、生產經營許可制度、資源保護制度、檔案管理制度及標簽標識制度等,重點是通過規范主體生產經營行為、嚴格產品質量管理、強化資源保護等措施,促進中藥材種業轉型升級。當前,《草案》正在農業農村和中醫藥管理系統征求意見。下一步,我部將會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進一步完善《草案》,按程序聯合發布。
二、關于加強中藥材種質資源保護
為確保中藥材事業穩步發展,促進中醫藥事業傳承并發揚光大,國家不斷加大中藥材資源保護力度。1960年以來,國家先后組織開展4次資源普查,其中第四次普查正在進行中。目前,我國共收集中藥材種質資源12807種,包括藥用植物383科、2309屬、11146種,藥用動物1581種,藥用礦物84種。通過資源普查,有效保護了一批瀕危資源,新發現了一批藥用資源,為我國中藥材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同時,自2012年開始,累計投資4000萬元建設了40萬份庫容的海南和四川省中藥材種質資源庫,建立了30余個藥用植物重點物種保護圃,為黃連、天麻等一批資源的異地保護利用提供了保障。但是從當前資源保護和利用的現狀看,仍存在資源快速枯竭的壓力和保存、利用經費不足等問題。下一步,我部將按照《全國道地藥材生產基地建設規劃(2018—2025年)》,加強道地藥材生產基地建設,增加人工種養數量,減少野生采挖,開展野生藥材撫育。爭取國家投資,推動資源保藏庫和保護圃建設,確保資源得到有效保存、鑒定、開發和利用。
三、關于實施中藥材新品種選育項目
在環境資源約束趨緊的背景下,以人工栽培代替野生采集,已成為穩定中藥材供給的必由之路。為此,國家通過“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中醫藥行業科研專項等加大了對中藥材育種的支持。目前已培育出人參、北柴胡、丹參等中藥材優良品種246個。尤其是2017年以來,我部在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中新設了中藥材產業技術體系,年投資2990萬元推進中藥材產業發展,其中專門設立了中藥材育種崗位科學家和配套試驗站。通過項目支持,兩年來已審定或登記新品種11個,選育出的中藥材新品種種類由20世紀90年代的10種左右增加到目前的82種。但從當前情況看,育出品種中適宜推廣的穩定性好、藥性強、產量高的品種不多,生產中的良種推廣率不足10%。下一步,我部將繼續通過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支持中藥材科研,扶持中藥材育種事業,盡快實現中藥材品種創新從“選”向“育”轉變,以優良品種促進中藥材品質更高、產量更穩、用途更加豐富。
四、關于建設中藥材繁制種基地和扶持龍頭企業
高質量中藥材,離不開高質量的種子。為確保中藥材生產用種質量高、數量足,國家已將中藥材種子種苗繁育基地建設作為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試點工作的重點任務之一。目前,通過“國家基本藥物所需中藥原料資源調查和監測項目”支持,已在我國20個省區布局建設了28個繁育基地、180個子基地,累計面積近7萬畝,繁育中藥材種子種苗160種。2019年,農業農村部首批認定了5個中藥材制種大縣,投資對中藥材種子科研、種子生產、良種良法配套示范等予以支持。在基地建設中,始終堅持產學研用相結合的要求,突出以企業為主體的原則,推動地方引入規模適當、科研基礎良好、經營能力強的企業入駐基地,參與相關建設和開發,并給予政策、金融、用地等方面支持,形成以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上中下游有機銜接的良好發展環境,促進中藥材種子質量的提升。下一步,我們將保持支持勢頭不變,擴大良繁基地建設、制種大縣獎勵等支持政策的覆蓋范圍,將重點中藥材種子生產納入扶持范圍,引入優質企業入駐基地,推進改善基地條件、提高生產能力。
五、關于建設中藥材種子質量控制體系
為落實國家推動高質量發展戰略要求,近年來,相關部門和單位不斷加大標準研制力度。2017年以來,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資源中心、昆明理工大學分別牽頭研制了《人參種子種苗》《三七種子種苗》兩個ISO國際標準和《中藥材(植物藥)新品種評價技術規范》;組織中國中藥有限公司、國藥種業有限公司、湖北中醫藥大學等單位,起草了104種藥材的140個團體標準(目前已發布64項)。一批標準的出臺,為中藥材種子種苗質量控制提供了支撐。本著“有標準、能檢測”的要求,在強化標準研制的同時,有關部門不斷加快推進中藥材種子檢測體系建設。目前,海南省中藥材種子種苗質量檢測實驗室已通過CMA資質認定,國藥種業也已建成了高水平的檢驗檢測體系。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加快標準和檢測體系建設,力爭做到主要中藥材種子質量標準全覆蓋,實現主要中藥材種子質量檢測能力全覆蓋。
感謝您對中藥材種業的關心,希望今后繼續對我部工作給予支持。
農業農村部
2019年8月29日
聯系單位及電話: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010-59193185
您提出的關于支持中藥材種業發展的提案收悉。經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現答復如下。
近年來,我部及相關部門通過完善法規制度、制定道地藥材生產規劃、扶持中藥材種子基地建設等系列措施,有效改善了中藥材種子管理和生產經營現狀,促進了中藥材種業健康發展。
一、關于盡快出臺《中藥材種子管理辦法》
新修訂并于2016年1月1日實施的種子法,將中藥材種子納入了參照管理。為落實有關法律精神,2016年3月,農業農村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召開協商會,成立由黃璐琦院士為組長的起草小組,著手研究并起草《中藥材種子管理辦法》。小組成立后,先后赴河北、云南、甘肅等地開展實地調研,召開了多次座談會和研討會,起草了《中藥材種子管理辦法(草案)》(以下簡稱《草案》)?!恫莅浮吩谛路N子法制度框架下,明確了對中藥材種子管理的品種登記制度、生產經營許可制度、資源保護制度、檔案管理制度及標簽標識制度等,重點是通過規范主體生產經營行為、嚴格產品質量管理、強化資源保護等措施,促進中藥材種業轉型升級。當前,《草案》正在農業農村和中醫藥管理系統征求意見。下一步,我部將會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進一步完善《草案》,按程序聯合發布。
二、關于加強中藥材種質資源保護
為確保中藥材事業穩步發展,促進中醫藥事業傳承并發揚光大,國家不斷加大中藥材資源保護力度。1960年以來,國家先后組織開展4次資源普查,其中第四次普查正在進行中。目前,我國共收集中藥材種質資源12807種,包括藥用植物383科、2309屬、11146種,藥用動物1581種,藥用礦物84種。通過資源普查,有效保護了一批瀕危資源,新發現了一批藥用資源,為我國中藥材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同時,自2012年開始,累計投資4000萬元建設了40萬份庫容的海南和四川省中藥材種質資源庫,建立了30余個藥用植物重點物種保護圃,為黃連、天麻等一批資源的異地保護利用提供了保障。但是從當前資源保護和利用的現狀看,仍存在資源快速枯竭的壓力和保存、利用經費不足等問題。下一步,我部將按照《全國道地藥材生產基地建設規劃(2018—2025年)》,加強道地藥材生產基地建設,增加人工種養數量,減少野生采挖,開展野生藥材撫育。爭取國家投資,推動資源保藏庫和保護圃建設,確保資源得到有效保存、鑒定、開發和利用。
三、關于實施中藥材新品種選育項目
在環境資源約束趨緊的背景下,以人工栽培代替野生采集,已成為穩定中藥材供給的必由之路。為此,國家通過“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中醫藥行業科研專項等加大了對中藥材育種的支持。目前已培育出人參、北柴胡、丹參等中藥材優良品種246個。尤其是2017年以來,我部在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中新設了中藥材產業技術體系,年投資2990萬元推進中藥材產業發展,其中專門設立了中藥材育種崗位科學家和配套試驗站。通過項目支持,兩年來已審定或登記新品種11個,選育出的中藥材新品種種類由20世紀90年代的10種左右增加到目前的82種。但從當前情況看,育出品種中適宜推廣的穩定性好、藥性強、產量高的品種不多,生產中的良種推廣率不足10%。下一步,我部將繼續通過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支持中藥材科研,扶持中藥材育種事業,盡快實現中藥材品種創新從“選”向“育”轉變,以優良品種促進中藥材品質更高、產量更穩、用途更加豐富。
四、關于建設中藥材繁制種基地和扶持龍頭企業
高質量中藥材,離不開高質量的種子。為確保中藥材生產用種質量高、數量足,國家已將中藥材種子種苗繁育基地建設作為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試點工作的重點任務之一。目前,通過“國家基本藥物所需中藥原料資源調查和監測項目”支持,已在我國20個省區布局建設了28個繁育基地、180個子基地,累計面積近7萬畝,繁育中藥材種子種苗160種。2019年,農業農村部首批認定了5個中藥材制種大縣,投資對中藥材種子科研、種子生產、良種良法配套示范等予以支持。在基地建設中,始終堅持產學研用相結合的要求,突出以企業為主體的原則,推動地方引入規模適當、科研基礎良好、經營能力強的企業入駐基地,參與相關建設和開發,并給予政策、金融、用地等方面支持,形成以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上中下游有機銜接的良好發展環境,促進中藥材種子質量的提升。下一步,我們將保持支持勢頭不變,擴大良繁基地建設、制種大縣獎勵等支持政策的覆蓋范圍,將重點中藥材種子生產納入扶持范圍,引入優質企業入駐基地,推進改善基地條件、提高生產能力。
五、關于建設中藥材種子質量控制體系
為落實國家推動高質量發展戰略要求,近年來,相關部門和單位不斷加大標準研制力度。2017年以來,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資源中心、昆明理工大學分別牽頭研制了《人參種子種苗》《三七種子種苗》兩個ISO國際標準和《中藥材(植物藥)新品種評價技術規范》;組織中國中藥有限公司、國藥種業有限公司、湖北中醫藥大學等單位,起草了104種藥材的140個團體標準(目前已發布64項)。一批標準的出臺,為中藥材種子種苗質量控制提供了支撐。本著“有標準、能檢測”的要求,在強化標準研制的同時,有關部門不斷加快推進中藥材種子檢測體系建設。目前,海南省中藥材種子種苗質量檢測實驗室已通過CMA資質認定,國藥種業也已建成了高水平的檢驗檢測體系。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加快標準和檢測體系建設,力爭做到主要中藥材種子質量標準全覆蓋,實現主要中藥材種子質量檢測能力全覆蓋。
感謝您對中藥材種業的關心,希望今后繼續對我部工作給予支持。
農業農村部
2019年8月29日
聯系單位及電話: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010-5919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