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山東省貫徹實施質量發展綱要2014年行動計劃的通知(魯政辦發〔2014〕24號)

   2014-08-11 792
核心提示:各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各大企業,各高等院校:  《山東省貫徹實施質量發展綱要2014
各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各大企業,各高等院校:
 
  《山東省貫徹實施質量發展綱要2014年行動計劃》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4年7月2日
 
  山東省貫徹實施質量發展綱要2014年行動計劃
 
  為貫徹實施《質量發展綱要(2011-2020年)》和《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貫徹國務院〈質量發展綱要(2011-2020年)〉實施質量強省戰略的意見》(魯政發〔2012〕30號),明確2014年質量工作重點,深入推進實施質量強省戰略,提高產品質量、工程質量、服務質量和環境質量,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貫徹實施質量發展綱要2014年行動計劃的通知》(國辦發〔2014〕18號)要求,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加強重點領域重點產品質量安全監管
 
  1.加強食品及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積極配合國家有關部門完善食品安全標準體系,積極參與制訂(修訂)農獸藥殘留國家標準。完善我省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監管機制。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能人員職業資格制度,開展食品和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開展食品和食用農產品中化學污染物及危害因素的風險監測和監督抽檢,加強對食品添加劑和包裝材料生產與使用的監督管理。完善學校食品安全相關制度措施。加強進口食品農產品監管,實行境外嬰幼兒配方乳粉等乳制品生產企業注冊,探索進口注冊的“前置監管”措施與口岸查驗手段的結合應用。(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牽頭,教育、公安、農業、海洋與漁業、林業、畜牧獸醫、商務、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衛生計生、海關、質監、出入境檢驗檢疫等部門、單位配合)
 
  2.加強消費品等重點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突出對兒童用品、車用汽柴油等消費品的監督。探索建立消費品質量市場反溯機制。完善消費品風險和產品傷害監測體系及預警平臺建設。開展農資、電線電纜等產品專項整治。完善進口不合格商品的退運銷毀、通報召回、責任追究等處置措施和進口舊機電的“前置監管”。開展口岸衛生處理質量安全監督檢查。完善疫病疫情防范、媒介生物監測防控等制度。(公安、農業、海洋與漁業、林業、畜牧獸醫、商務、衛生計生、海關、工商、質監、出入境檢驗檢疫等部門、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3.加強電子等新興產業質量安全監管。強化對新一代移動通信、集成電路、大數據、先進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的質量安全監管,推動產業發展從低端向中高端提升。推進電子商務示范城市創建工作,探索電子商務產品質量監管新模式,促進物流配送、快遞業和網絡購物發展。(發展改革、經濟和信息化、商務、質監等部門、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4.促進大氣環境質量改善。以治理霧霾為重點,強化節能環保產品標準的硬約束,實施好分階段逐步加嚴的區域性大氣污染排放標準。對鋼鐵、水泥、玻璃、陶瓷等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行業嚴格企業準入和強制退出機制。開展重點行業能源計量和能耗限額標準工作監督檢查。推進實施燃煤鍋爐節能環保綜合提升工程。完善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認證認可體系,開展環保產品和低碳產品認證活動。(發展改革、經濟和信息化、環保、質監、出入境檢驗檢疫等部門、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5.加強工程和設備制造質量安全監管。以在建保障性安居工程、公共建筑為重點,開展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執法檢查。抓好“平安工地”建設。開展村莊人居環境整治。對風景名勝區等各類旅游景區基礎設施、旅游設施建設及管理情況進行全面檢查。加強對裝備制造、能源生產、石油化工、交通運輸等領域的重大設備監理。加強公路水運工程質量監督行政執法。加快客運索道等使用單位安全管理標準化建設和電梯應急處置平臺建設。突出對公眾聚集場所特種設備的質量安全監管。(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農業、林業、質監、旅游等部門、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加快建立優勝劣汰的質量發展市場機制
 
  6.加快質量誠信體系建設。加快質量信用信息體系建設,發布企業產品質量“紅黑榜”。規范質量信用分級分類管理。推動企業主動發布質量信用報告,開展“誠敬做產品”活動。推進酒類流通電子追溯體系建設、誠信市場創建和旅游誠信建設工作。(發展改革、商務、工商、質監、食品藥品監管、旅游等部門、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7.整頓和規范市場競爭秩序。以馳名(著名)商標、涉外商標、中華和山東老字號商標、地理標志、山東名牌等為重點,嚴厲打擊侵權行為。開展知識產權執法維權“護航”專項行動。嚴厲查處利用網絡、電視購物等渠道銷售假冒偽劣商品、侵犯知識產權等違法行為。以醫療、藥品和保健食品廣告為重點,加強廣告日常監測檢查和監督管理。(公安、農業、海洋與漁業、林業、畜牧獸醫、商務、工商、質監、新聞出版廣電、食品藥品監管、知識產權等部門、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8.落實企業質量安全主體責任。進一步推動大中型企業設立首席質量官。推動企業嚴格落實質量首負責任制、產品“三包”、缺陷產品強制召回和工程質量終身負責制。逐步建立企業產品質量與服務標準自我申明公開制度,開展企業公開承諾采用標準與社會監督試點。落實企業產品質量擔保責任,探索實施質量問題先行賠償、質量責任保險、質量安全約談等制度。在消費品生產企業中探索建立產品安全事故強制報告制度。(住房城鄉建設、商務、國資、工商、質監、食品藥品監管等部門、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完善質量升級的配套措施
 
  9.加快制造業、服務業質量升級。開展制造業質量升級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調研工作,提出措施和意見,推進制造業領域技術創新和標準研制,促進研發設計、現代物流、融資租賃、檢驗檢測等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的融合。加強服務業質量管理,完善服務質量標準體系。在醫療衛生、居家養老、社區服務等領域開展城市公共服務質量滿意度測評試點。探索建立旅游市場綜合治理機制,完善游客滿意度測評體系和評價制度,暢通旅游投訴和消費維權渠道。(質監、發展改革、科技、經濟和信息化、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林業、商務、統計、旅游等部門、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10.加強質量升級相關基礎工作。深入推動以“山東標準”為核心的標準化戰略,完善政策法規、工作機制和技術支撐體系,加強各領域標準體系研究和標準制修訂,廣泛參與國內外標準化活動,更加有效地服務于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加強強制性標準管理,優化政府推薦性標準體系,培育發展社會團體標準。大力推動能效能耗、重點產品、商貿流通、社會管理等領域的標準化工作。貫徹實施《計量發展規劃(2013—2020年)》,加快構建計量科技創新體系和重點行業計量測試服務體系。組織開展“計量惠民生、誠信促和諧”工程和能效標識產品專項執法打假。積極推動節能產品認證活動。進一步加強國家級和省級產品質檢中心規劃建設。推進交通運輸產品質量部門聯動監督抽查試點工作,加強交通等重點領域認證工作。(質監部門牽頭,發展改革、科技、財政、環保、交通運輸、商務等部門、單位配合)
 
  11.完善質量升級的激勵機制。支持企業積極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加快產品質量提升和品種更新換代。鼓勵企業總結先進質量管理模式,采用先進質量管理方法,建設一批質量創新基地,牽頭構建質量產學研協同創新聯盟。開展省長質量獎評選和名牌戰略推進工作,引導企業加強品牌建設,開展品牌價值提升與品牌建設研究,推進企業品牌培育能力建設,實施質量品牌創新專項行動,保護和傳承老字號。加大對農產品和小型微型企業品牌建設的扶持力度。(質監部門牽頭,發展改革、科技、經濟和信息化、農業、海洋與漁業、林業、畜牧獸醫、財政、商務、國資、工商等部門、單位配合)
 
  四、強化質量治理體系和能力建設
 
  12.積極推進質量強省建設。把解決質量問題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位置,切實圍繞產業轉型升級推進質量提升,圍繞提高質量競爭力推進品牌建設,圍繞保安全、惠民生強化質量安全監管,大力實施質量強省戰略、名牌戰略和標準化戰略,建立“大質量”和“質量共治”格局,推動“山東質量”、“山東品牌”、“山東標準”和“食安山東”品牌引領行動建設,努力提高全省質量總體水平。(政府質量工作領導機構各成員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13.加快質量法治和人才隊伍建設。完善《食品安全法》相關配套法規規章。推進質量及相關學科建設,鼓勵高等院校設立質量教育研究機構。做好我省質量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考試考務及證書發放工作。在職業院校廣泛開展面向企業的質量教育培訓,加強對產業工人的工藝規程、操作技術、質量知識培訓,實施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計劃。(食品藥品監管、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農業、海洋與漁業、林業、畜牧獸醫、衛生計生、質監等部門、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14.推進部門質量合作。發揮政府質量工作領導機構的作用,精心組織2014年“質量月”活動。推動有關部門建立質量數據、信息交流發布機制,鼓勵有關學會、協會開展質量統計分析、發布質量信息。深入開展質量文化與中小學質量教育實踐基地建設。加強質量宣傳和輿論監督,加大對質量違法案件和質量失信企業的曝光力度。(質監部門牽頭,政府質量工作領導機構其他成員單位配合)
 
  15.廣泛開展群眾性質量活動。在企業中廣泛開展QC小組(質量管理小組)、“五小”(小建議、小革新、小攻關、小發明、小創造)、崗位練兵、技術比武等群眾性質量活動,開展以質量提升為核心的技能競賽活動,推動基層班組創新質量管理工具,導入先進質量管理方法。開展QC小組質量技術創新成果遴選推廣活動。(經濟和信息化、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質監等部門、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16.加強政府質量工作統計分析。做好質量合格率統計調查、制造業企業質量管理統計調查、質量狀況分析、產品質量統計指標體系完善等基礎工作,為政府調結構、促轉型提供決策依據。(政府質量工作領導機構牽頭組織,各成員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要加強對質量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各市、各部門、各單位于2014年年底前將工作開展情況報省質量強省及名牌戰略推進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省質監局)。


 
地區: 山東
標簽: 綱要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