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關于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第0951號(醫療體育類114號)提案答復的函|關于“完善食品安全法治體系,切實讓人民吃得放心”的提案 (國市監提〔2019〕40號)

   2019-12-06 717
核心提示:王煜宇委員:感謝您對食品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視,您提出的《關于完善食品安全法治體系,切實讓人民吃得放心的提案》收悉。根據全國
王煜宇委員:
 
    感謝您對食品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視,您提出的《關于“完善食品安全法治體系,切實讓人民吃得放心”的提案》收悉。根據全國政協的安排,由我局和國家衛生健康委分別辦理。我局高度重視,進行了認真研究,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食品安全工作的總體情況
 
    食品安全關系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戰略高度,把食品安全放在“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統籌謀劃,在體制機制、法律法規、產業規劃、監督管理等方面采取一系列重大舉措。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重大食品安全風險得到控制,人民群眾飲食安全得到保障,食品安全形勢不斷好轉。
 
    但是,現階段我國食品安全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形勢依然復雜嚴峻。一是產業基礎薄弱。我國食品產業體量巨大,但普遍規模不大,標準化、規模化、產業化水平不高,小、散、亂問題比較突出。二是法制不夠健全。巨額懲罰性賠償、處罰到人等嚴懲重處的法規制度還未真正建立起來,違法成本低,維權成本高。如您在提案中所提到的“與食品違規生產的巨大利潤相比,依然難以形成有效的行為約束機制”。三是標準體系不夠健全。部分農獸藥殘留限量標準缺失、檢驗方法不配套,食品安全標準與食品安全的新要求不相適應。如您在提案中所提到的“存在標準重復、標準沖突、標準空白等技術障礙”。四是生產經營者誠信意識不強。一些生產經營者唯利是圖,質量安全意識、主體責任意識淡薄,添加劑濫用、制假售假等主觀故意違法行為時有發生。五是監管力量較弱。特別在基層,監管力量和監管任務相比仍然不足,專業化、職業化檢查員隊伍還沒有建立起來,檢驗檢測等技術能力不能滿足監管的需要。
 
    食品安全雖然沒有“零風險”,但必須“零容忍”。正如您提案中提到的,“迫切需要進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法制體系,強化食品安全監管,推進食品安全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依法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切實讓人民群眾吃得放心”。
 
    二、關于科學配置監管職權
 
    我們非常贊同您提出的“科學配置監管職權”的建議。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斷加強完善食品安全監管體制,逐步形成覆蓋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監管制度。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作出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組建市場監管總局,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職責進一步明晰。隨著省、市、縣、鄉監管機構改革逐步到位,改革效應還將進一步顯現。
 
    2019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了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食品安全工作的總體思路、實現路徑和具體措施,提出要明確監管事權,要求各省(區、市)政府要結合實際,依法依規制定食品安全監管事權清單,壓實各職能部門在食品安全工作的行業管理責任;要求國家、省、市、縣抽檢事權四級統籌、各有側重、不重不漏,逐步將監督抽檢、風險監測與評價性抽檢分離,提高監管的靶向性;提出鼓勵研究機構、高校等參與食品安全風險交流,科學解疑釋惑;明確要暢通投訴舉報渠道,落實舉報獎勵制度,鼓勵企業內部知情人舉報食品研發、生產、銷售等環節中的違法犯罪行為。2月,中辦、國辦出臺《地方黨政領導干部食品安全責任制規定》(以下簡稱《規定》),還對地方黨政領導干部的食品安全責任作出了明確。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意見》《規定》的部署安排,進一步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監管方式方法,引導更多專家參與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加快完成投訴舉報電話整合,完善投訴舉報獎勵制度,實現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共享。
 
    三、關于完善食品安全標準體系
 
    我們非常贊同您提出的“完善食品安全標準體系”的建議。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農業農村、市場監管等部門,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建設,發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1260項,涉及2萬多項指標,基本涵蓋公眾日常消費的主要食品和食用農產品類別。
 
    為進一步健全食品安全標準體系,《意見》提出要建立最嚴謹的標準,實施風險評估和標準制定專項行動,提出要加快制修訂農藥殘留、獸藥殘留、重金屬、食品污染物、致病性微生物等食品安全通用標準;加快修訂產業發展和監管急需的食品安全基礎標準、產品標準、配套檢驗方法標準;加大食品安全標準解釋、宣傳貫徹和培訓力度,督促食品生產經營者準確理解和應用食品安全標準,維護食品安全標準的強制性。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意見》的部署安排,落實最嚴謹的標準要求,推動相關部門加快標準體系建設,充分發揮食品安全標準保障食品安全、促進產業發展的基礎作用。
 
    四、關于強化法律責任
 
    我們非常贊同您提出的“強化法律責任”的建議。食品安全需要依法監管、重典治亂。近年來,我們堅持問題導向,落實“最嚴厲的處罰”要求,聚焦人民群眾關切,針對乳制品、肉制品、水產品、食用油、酒類等重點產品開展突出問題大整治,開展校園、農村、網絡等重點領域專項整治,治理“瘦肉精”、地溝油、農獸藥殘留超標、添加劑濫用等問題。2018年,市場監管總局會同公安部等相關部門開展了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校園及周邊“五毛食品”、農村食品安全等專項整治,破獲食品刑事案件1.2萬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5萬名,掛牌督辦食品大要案件496起。
 
    針對當前存在的違法成本低、維權成本高、法律震懾力不足等問題,《意見》提出要完善法律法規,加快完善辦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釋,推動危害食品安全的制假售假“直接入刑”;加快完善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司法解釋,依法嚴肅追究故意違法者的民事賠償責任;探索建立公益訴訟懲罰性賠償制度。《意見》還提出要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落實“處罰到人”,對違法企業及其法定代表人、實際控制人、主要負責人等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進行嚴厲處罰,大幅提高違法成本,實行從業禁止、終身禁業,對再犯從嚴從重進行處罰,對影響惡劣的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依法從重判罰?!兑庖姟诽岢鲆訌娦姓谭ㄅc刑事司法銜接,對重大案件實行聯合督辦,強化信用聯合懲戒,讓不法者無處遁形;要求依法公開行政監管和處罰的標準、依據和結果,接受社會監督。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意見》的部署和安排,積極推動相關部門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嚴格落實“最嚴厲的處罰”要求,嚴厲打擊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落實“處罰到人”,通過巨額懲罰、聯合懲戒等方式,提高違法成本,讓違法者付出付不起的代價,讓違法失信者寸步難行。
 
    五、關于加強信息公開
 
    我們非常贊同您提出的“加強信息公開”“健全可追溯機制”“實行信用評級”等建議。近年來,市場監管部門落實“雙隨機、一公開”要求,依法公開行政監管和和處罰的標準、依據、結果,每周發布食品抽檢數據。2017年發布《關于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若干規定的公告》(2017年第39號),明確了生產企業、銷售企業、貯存企業、運輸企業建立追溯體系的具體要求。目前,市場監管總局正在研究對食品領域嚴重違法失信行為實施信用懲戒的具體措施。
 
    為進一步加強信息公開、追溯體系建設以及強化信用聯合懲戒等工作,《意見》提出要利用現有信息系統,實現全國范圍內食品生產經營許可查詢,完善抽檢監測信息通報機制,依法及時公開抽檢信息,主動公布權威信息;明確國家建立統一的食用農產品追溯平臺,建立食用農產品和食品安全追溯標準和規范,完善全程追溯協作機制;推進食品工業企業誠信體系建設,建立全國統一的食品生產經營企業信用檔案,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及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實行食品生產經營企業信用分級分類管理。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意見》的部署和安排,落實信息公開、追溯體系建設以及強化信用聯合懲戒的各項措施,完善制度機制,進一步加大對違法違規者的懲戒力度,不斷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感謝您對食品安全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市場監管總局
 
    2019年7月27日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