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設區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有關企業:
2013年12月16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印發了《關于調整化妝品注冊備案管理有關事宜的通告》(2013年第10號)(以下稱《通告》),對化妝品注冊備案管理工作做出了調整?,F根據我省實際,就貫徹落實《通告》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關于產品備案問題
自2014年6月30日起,國產非特殊用途化妝品上市前,企業應當按照《通告》要求對產品信息進行網上備案。備案的產品信息經各設區市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初步確認并報省局確認后,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政務網站統一公布,供公眾查詢。同時,企業應當按照《通告》附件1《國產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要求》(以下稱《備案要求》)的要求按品種逐一整理備案資料(紙質或電子文檔)并存檔備查。
二、關于美白產品問題
?。ㄒ唬┳浴锻ǜ妗钒l布之日起,我局不再受理美白產品的備案申請。企業應按照《通告》附件2《美白化妝品管理要求》進行產品注冊申請。
?。ǘσ呀浭芾淼拿腊桩a品備案申請,按原有規定繼續審查核發備案憑證。企業應及時按照祛斑類特殊用途化妝品的注冊要求,補充完成相關檢驗項目及資料后按《通告》規定重新申報。
三、關于已備案產品問題
《通告》對國產非特殊用途化妝品的備案要求進行了重大調整,而且備案工作將在總局備案信息系統上統一實施,備案信息將在總局政務網站上統一公布,便于經營者、消費者及社會團體便捷查詢查證化妝品備案信息,同時,也為監管部門監督實施國產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制度提供了可靠的執法依據。
?。ㄒ唬┓敲腊桩a品
2014年6月30日前已頒發備案憑證的產品,其備案憑證在有效期繼續有效;企業應當按照《通告》要求重新進行產品信息網上備案,重新備案時可延用原產品備案資料,備案有效期自重新備案之日起計算;企業重新進行網上備案后應主動向我局注銷原備案憑證。
?。ǘ┟腊桩a品
1.《通告》發布前已經備案的美白產品,自《通告》發布之日起我局不再受理其備案延續申請,企業應在產品備案有效期內,按照《通告》及本通知要求,提出國產特殊用途化妝品注冊或產品名稱及標簽變更申請。
2.有助于皮膚美白增白以及通過物理遮蓋形式達到皮膚美白增白效果的產品,應及時按照祛斑類特殊用途化妝品的注冊要求重新申報;未按《通告》要求重新申報并取得特殊用途化妝品批準證書的,自2015年6月30日起,一律不得生產,之前生產的產品可銷售至其保質期結束。
3.僅具有清潔、去角質等作用的產品,應當于備案有效期滿4個月前(最遲不超過2015年6月30日)向我局提出名稱及標簽變更申請,變更后不得宣稱美白增白功能、不得使用原產品包裝;未申請名稱及標簽變更的,在備案有效期內最遲可以生產至2015年6月30日,相關產品可銷售至有效期結束。
四、關于備案檢驗問題
關于《備案要求》中的產品檢驗報告,企業應當參照化妝品行政許可檢驗管理辦法的通知》(國食藥監許〔2010〕82號)中關于非特殊用途化妝品的檢驗要求,委托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網站公布的國產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檢驗機構進行檢驗并出具產品檢驗報告;參照《關于印發化妝品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風險物質風險評估指南的通知》(國食藥監許〔2010〕339號)要求進行風險評估,且風險評估結果能夠充分確認產品安全性的,可免予產品的相關毒理學試驗。
五、關于備案后監督
按照《通告》中關于“省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應當在備案后3個月內組織開展對備案產品的檢查”的要求,省局組織開展對網上備案信息的監督檢查。各設區市局應將備案管理工作納入日常監督之中。監督檢查中發現不符合要求的,責令改正;發現違法的,依法立案查處,在產品備案信息相關欄目予以標注,并在2日內報送省局保化監管處。未按要求履行國產非特殊用途化妝品上市前產品信息報備義務的,依照《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實施細則》第四十五條第七項相關規定處理。
各設區市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和相關單位在執行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請及時向我局?;O管處反饋。聯系人:漆德英 電話:86295215
附件:關于調整化妝品注冊備案管理有關事宜的通告
福建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2014年1月17日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
通 告
2013年第10號
關于調整化妝品注冊備案管理有關事宜的通告
為進一步規范化妝品注冊備案管理工作,保障消費者健康權益,依據《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及《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
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國辦發〔2013〕24號)的相關規定,現就調整化妝品注冊備案管理有關事宜通告如下:
一、國產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實行告知性備案
自2014年6月30日起,國產非特殊用途化妝品生產企業應當在產品上市前,按照《國產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要求》(附件1),對產品信息進行網上備案。備案的產品信息經省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確認后在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政務網站統一公布,供公眾查詢,省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不再發放國產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憑證。省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應當在備案后3個月內組織開展對備案產品的檢查,發現不符合要求的,責令改正;發現違法的,依法立案查處,并在產品備案信息相關欄目予以標注。未按要求履行國產非特殊用途化妝品上市前產品信息報備義務的,依照《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實施細則》第四十五條第七項相關規
定處理。
二、美白化妝品納入祛斑類化妝品管理
目前,市場上大部分宣稱有助于皮膚美白增白的化妝品,與宣稱用于減輕皮膚表皮色素沉著的化妝品作用機理一致。為控制美白化妝品的安全風險,決定將其一并納入祛斑類化妝品管理。自本通告發布之日起,食品藥品監管部門不再受理國產或進口美白產品的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申請,生產企業應按照《美白化妝品管理要求》(附件2)進行產品注冊申請。已經受理的美白產品,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按原有規定繼續審查核發備案憑證,并督促企業及時補充完成相關檢驗項目及資料后,按特殊用途化妝品類別重新申報。已經取得備案憑證的美白產品,未按通告要求重新申報并取得特殊用途化妝品批準證書的,自2015年6月30日起,一律不得生產或進口。
僅具有清潔、去角質等作用的產品,不得宣稱美白增白功能。已經取得備案憑證的,應向原備案管理部門提出名稱及標簽變更申請,原產品包裝可使用至2015年6月30日,相關產品可銷售至其保質期結束。
特此通告。
附件:1.國產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要求
2.美白化妝品管理要求
附件1??
國產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要求
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生產的非特殊用途化妝品,應當按以下要求進行產品備案:
一、備案程序相關要求
(一)生產企業應當在產品上市銷售前整理、歸檔下列資料:
1.產品配方(不包括含量,限用物質除外。下同);
2.產品銷售包裝(含產品標簽、產品說明書);
3.產品生產工藝簡述;
4.產品技術要求;
5.產品檢驗報告;
6.委托生產協議復印件(委托生產的產品)。
第1、2項資料應當按要求通過統一的網絡平臺報送至所在地行政區域內的省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其他資料由企業存檔備查。
(二)委托生產的產品,委托雙方應當分別向所在地行政區域內的省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報送備案信息。境外企業委托國內企業生產的產品及國內企業生產的僅供出口的產品,由實際生產企業向所在地行政區域內的省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報送備案信息。
?。ㄈ┦〖壥称匪幤繁O管部門收到企業備案信息后,應當在5個工作日內組織完成對產品是否屬于備案范圍、備案信息是否完整、備案信息是否符合規定形式等方面的核查。產品備案信息符合要求的,經省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確認后,在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政務網站統一公布產品部分信息,供公眾查詢。
?。ㄋ模τ诓粚儆趥浒府a品范圍的、備案信息不齊全或不符合規定形式的,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應當在5個工作日內告知企業并說明理由。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在備案信息確認過程中發現產品存在明顯違法情形的,對尚未上市銷售的產品,應當責令改正;對已經上市銷售的產品,應當依法予以查處,并在產品備案信息相關欄目予以標注。
(五)省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應當在備案后3個月內組織開展對備案產品的檢查,發現不符合要求的,責令改正;發現違法的,依法立案查處,并在產品備案信息相關欄目予以標注。
(六)已經備案的產品,擬變更原備案事項的,應當在變更前將相關變更信息通過網絡平臺重新報送備案;涉及備案管理部門改變的,應當主動注銷原備案信息后重新申請備案。
(七)已備案的產品,應當自備案之日起,每滿4年重新確認產品備案信息。不再生產的,企業應當主動注銷原備案信息。
二、備案資料相關要求
(一)產品配方信息應當符合以下要求:
1.全部原料應當詳細列明標準中文名稱、原料序號、限用物質含量、使用目的等內容。
2.復配原料應當以復配形式填報,應當標明各組分的標準中文名稱。香精不須列明具體香料組分的種類和含量。
3.除復配原料外,化妝品原料(含復配原料中的各組分)應當按《國際化妝品原料標準中文名稱目錄》使用標準中文名稱。無標準中文名稱的,應當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收錄的名稱、化學名稱或植物拉丁學名,不得使用商品名或俗名。
4.著色劑應當提供《化妝品衛生規范》載明的著色劑索引號(簡稱CI號),無CI號的除外。
5.來源于石油、煤焦油的碳氫化合物(單一組分的除外)的原料,應當標明化學文摘索引號(簡稱CAS號)。
(二)套裝、組合包裝或配合使用的產品,分別按以下方式報送產品備案信息:
1.套裝產品內有兩個以上(含兩個)獨立包裝,每個產品分別報備;
2.不可拆分的組合包裝,以一個產品名稱報備的,分別報送產品配方;
3.兩個或兩個以上配合使用的產品,按一個產品報備,分別報送產品配方。
?。ㄈ﹣碓从趧游锱K器組織及血液制品提取物的原料,應當收集該原料的來源、質量規格和原料生產國允許使用的證明等資料存檔備查。
?。ㄋ模┦褂谩痘瘖y品衛生規范》對限用物質有規格要求的原料,應當收集該原料生產商出具的原料質量規格證明存檔備查。
?。ㄎ澹┊a品技術要求的編制參照《關于印發化妝品產品技術要求規范的通知》(國食藥監許〔2010〕454號)要求執行。
(六)產品檢驗要求參照《關于印發化妝品行政許可檢驗管理辦法的通知》(國食藥監許〔2010〕82號)執行。
?。ㄆ撸﹨⒄铡蛾P于印發化妝品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風險物質風險評估指南的通知》(國食藥監許〔2010〕339號)要求進行風險評估。風險評估結果能夠充分確認產品安全性的,可免予產品的相關毒理學試驗。
?。ò耍┬Q為兒童或嬰兒使用的產品,配方設計原則(含配方整體分析報告)、原料的選擇原則和要求、生產工藝、質量控制等內容應當按照《兒童化妝品申報與審評指南》(國食藥監?;?012〕291號)的要求編制,相關資料應當存檔備查。
附件2??
美白化妝品管理要求
為加強美白化妝品監督管理,保障消費者健康權益,對美白化妝品管理提出如下要求:
一、一般要求
凡宣稱有助于皮膚美白增白的化妝品,納入祛斑類特殊用途化妝品實施嚴格管理,必須取得特殊用途化妝品批準證書后方可生產或進口。其中,通過物理遮蓋形式達到皮膚美白增白效果的,應在產品標簽上明確標注僅具有物理遮蓋作用。
二、注冊管理相關要求
美白化妝品申報特殊用途化妝品時,檢驗要求、資料要求及審批程序按照現行祛斑類化妝品相關規定執行。
僅具物理遮蓋作用的美白產品申報特殊用途化妝品時,檢驗要求、資料要求及審批程序參照現行進口非特殊用途化妝品相關規定執行。核發特殊用途化妝品行政許可批件時,在批件備注欄中注明“僅具物理遮蓋作用”。
三、過渡期管理相關要求
?。ㄒ唬┮呀浭芾恚形慈〉梅翘厥庥猛净瘖y品備案憑證的美白產品,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按原有規定繼續審查,核發備案憑證。申請人也可申請退審,按照祛斑類特殊用途化妝品相關要求,補充完成相關檢驗項目及資料后,按特殊用途化妝品類別重新申報。
?。ǘ┮呀浫〉梅翘厥庥猛净瘖y品備案憑證的美白產品,按照祛斑類特殊用途化妝品相關要求,補充完成相關檢驗項目及資料后,國產產品按新產品提交注冊申請,進口產品按變更特殊用途化妝品產品類別提出申請。僅具有物理遮蓋作用的進口美白產品,可直接提出變更特殊用途化妝品產品類別申請。
2013年12月16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印發了《關于調整化妝品注冊備案管理有關事宜的通告》(2013年第10號)(以下稱《通告》),對化妝品注冊備案管理工作做出了調整?,F根據我省實際,就貫徹落實《通告》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關于產品備案問題
自2014年6月30日起,國產非特殊用途化妝品上市前,企業應當按照《通告》要求對產品信息進行網上備案。備案的產品信息經各設區市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初步確認并報省局確認后,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政務網站統一公布,供公眾查詢。同時,企業應當按照《通告》附件1《國產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要求》(以下稱《備案要求》)的要求按品種逐一整理備案資料(紙質或電子文檔)并存檔備查。
二、關于美白產品問題
?。ㄒ唬┳浴锻ǜ妗钒l布之日起,我局不再受理美白產品的備案申請。企業應按照《通告》附件2《美白化妝品管理要求》進行產品注冊申請。
?。ǘσ呀浭芾淼拿腊桩a品備案申請,按原有規定繼續審查核發備案憑證。企業應及時按照祛斑類特殊用途化妝品的注冊要求,補充完成相關檢驗項目及資料后按《通告》規定重新申報。
三、關于已備案產品問題
《通告》對國產非特殊用途化妝品的備案要求進行了重大調整,而且備案工作將在總局備案信息系統上統一實施,備案信息將在總局政務網站上統一公布,便于經營者、消費者及社會團體便捷查詢查證化妝品備案信息,同時,也為監管部門監督實施國產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制度提供了可靠的執法依據。
?。ㄒ唬┓敲腊桩a品
2014年6月30日前已頒發備案憑證的產品,其備案憑證在有效期繼續有效;企業應當按照《通告》要求重新進行產品信息網上備案,重新備案時可延用原產品備案資料,備案有效期自重新備案之日起計算;企業重新進行網上備案后應主動向我局注銷原備案憑證。
?。ǘ┟腊桩a品
1.《通告》發布前已經備案的美白產品,自《通告》發布之日起我局不再受理其備案延續申請,企業應在產品備案有效期內,按照《通告》及本通知要求,提出國產特殊用途化妝品注冊或產品名稱及標簽變更申請。
2.有助于皮膚美白增白以及通過物理遮蓋形式達到皮膚美白增白效果的產品,應及時按照祛斑類特殊用途化妝品的注冊要求重新申報;未按《通告》要求重新申報并取得特殊用途化妝品批準證書的,自2015年6月30日起,一律不得生產,之前生產的產品可銷售至其保質期結束。
3.僅具有清潔、去角質等作用的產品,應當于備案有效期滿4個月前(最遲不超過2015年6月30日)向我局提出名稱及標簽變更申請,變更后不得宣稱美白增白功能、不得使用原產品包裝;未申請名稱及標簽變更的,在備案有效期內最遲可以生產至2015年6月30日,相關產品可銷售至有效期結束。
四、關于備案檢驗問題
關于《備案要求》中的產品檢驗報告,企業應當參照化妝品行政許可檢驗管理辦法的通知》(國食藥監許〔2010〕82號)中關于非特殊用途化妝品的檢驗要求,委托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網站公布的國產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檢驗機構進行檢驗并出具產品檢驗報告;參照《關于印發化妝品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風險物質風險評估指南的通知》(國食藥監許〔2010〕339號)要求進行風險評估,且風險評估結果能夠充分確認產品安全性的,可免予產品的相關毒理學試驗。
五、關于備案后監督
按照《通告》中關于“省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應當在備案后3個月內組織開展對備案產品的檢查”的要求,省局組織開展對網上備案信息的監督檢查。各設區市局應將備案管理工作納入日常監督之中。監督檢查中發現不符合要求的,責令改正;發現違法的,依法立案查處,在產品備案信息相關欄目予以標注,并在2日內報送省局保化監管處。未按要求履行國產非特殊用途化妝品上市前產品信息報備義務的,依照《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實施細則》第四十五條第七項相關規定處理。
各設區市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和相關單位在執行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請及時向我局?;O管處反饋。聯系人:漆德英 電話:86295215
附件:關于調整化妝品注冊備案管理有關事宜的通告
福建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2014年1月17日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
通 告
2013年第10號
關于調整化妝品注冊備案管理有關事宜的通告
為進一步規范化妝品注冊備案管理工作,保障消費者健康權益,依據《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及《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
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國辦發〔2013〕24號)的相關規定,現就調整化妝品注冊備案管理有關事宜通告如下:
一、國產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實行告知性備案
自2014年6月30日起,國產非特殊用途化妝品生產企業應當在產品上市前,按照《國產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要求》(附件1),對產品信息進行網上備案。備案的產品信息經省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確認后在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政務網站統一公布,供公眾查詢,省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不再發放國產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憑證。省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應當在備案后3個月內組織開展對備案產品的檢查,發現不符合要求的,責令改正;發現違法的,依法立案查處,并在產品備案信息相關欄目予以標注。未按要求履行國產非特殊用途化妝品上市前產品信息報備義務的,依照《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實施細則》第四十五條第七項相關規
定處理。
二、美白化妝品納入祛斑類化妝品管理
目前,市場上大部分宣稱有助于皮膚美白增白的化妝品,與宣稱用于減輕皮膚表皮色素沉著的化妝品作用機理一致。為控制美白化妝品的安全風險,決定將其一并納入祛斑類化妝品管理。自本通告發布之日起,食品藥品監管部門不再受理國產或進口美白產品的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申請,生產企業應按照《美白化妝品管理要求》(附件2)進行產品注冊申請。已經受理的美白產品,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按原有規定繼續審查核發備案憑證,并督促企業及時補充完成相關檢驗項目及資料后,按特殊用途化妝品類別重新申報。已經取得備案憑證的美白產品,未按通告要求重新申報并取得特殊用途化妝品批準證書的,自2015年6月30日起,一律不得生產或進口。
僅具有清潔、去角質等作用的產品,不得宣稱美白增白功能。已經取得備案憑證的,應向原備案管理部門提出名稱及標簽變更申請,原產品包裝可使用至2015年6月30日,相關產品可銷售至其保質期結束。
特此通告。
附件:1.國產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要求
2.美白化妝品管理要求
附件1??
國產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要求
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生產的非特殊用途化妝品,應當按以下要求進行產品備案:
一、備案程序相關要求
(一)生產企業應當在產品上市銷售前整理、歸檔下列資料:
1.產品配方(不包括含量,限用物質除外。下同);
2.產品銷售包裝(含產品標簽、產品說明書);
3.產品生產工藝簡述;
4.產品技術要求;
5.產品檢驗報告;
6.委托生產協議復印件(委托生產的產品)。
第1、2項資料應當按要求通過統一的網絡平臺報送至所在地行政區域內的省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其他資料由企業存檔備查。
(二)委托生產的產品,委托雙方應當分別向所在地行政區域內的省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報送備案信息。境外企業委托國內企業生產的產品及國內企業生產的僅供出口的產品,由實際生產企業向所在地行政區域內的省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報送備案信息。
?。ㄈ┦〖壥称匪幤繁O管部門收到企業備案信息后,應當在5個工作日內組織完成對產品是否屬于備案范圍、備案信息是否完整、備案信息是否符合規定形式等方面的核查。產品備案信息符合要求的,經省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確認后,在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政務網站統一公布產品部分信息,供公眾查詢。
?。ㄋ模τ诓粚儆趥浒府a品范圍的、備案信息不齊全或不符合規定形式的,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應當在5個工作日內告知企業并說明理由。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在備案信息確認過程中發現產品存在明顯違法情形的,對尚未上市銷售的產品,應當責令改正;對已經上市銷售的產品,應當依法予以查處,并在產品備案信息相關欄目予以標注。
(五)省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應當在備案后3個月內組織開展對備案產品的檢查,發現不符合要求的,責令改正;發現違法的,依法立案查處,并在產品備案信息相關欄目予以標注。
(六)已經備案的產品,擬變更原備案事項的,應當在變更前將相關變更信息通過網絡平臺重新報送備案;涉及備案管理部門改變的,應當主動注銷原備案信息后重新申請備案。
(七)已備案的產品,應當自備案之日起,每滿4年重新確認產品備案信息。不再生產的,企業應當主動注銷原備案信息。
二、備案資料相關要求
(一)產品配方信息應當符合以下要求:
1.全部原料應當詳細列明標準中文名稱、原料序號、限用物質含量、使用目的等內容。
2.復配原料應當以復配形式填報,應當標明各組分的標準中文名稱。香精不須列明具體香料組分的種類和含量。
3.除復配原料外,化妝品原料(含復配原料中的各組分)應當按《國際化妝品原料標準中文名稱目錄》使用標準中文名稱。無標準中文名稱的,應當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收錄的名稱、化學名稱或植物拉丁學名,不得使用商品名或俗名。
4.著色劑應當提供《化妝品衛生規范》載明的著色劑索引號(簡稱CI號),無CI號的除外。
5.來源于石油、煤焦油的碳氫化合物(單一組分的除外)的原料,應當標明化學文摘索引號(簡稱CAS號)。
(二)套裝、組合包裝或配合使用的產品,分別按以下方式報送產品備案信息:
1.套裝產品內有兩個以上(含兩個)獨立包裝,每個產品分別報備;
2.不可拆分的組合包裝,以一個產品名稱報備的,分別報送產品配方;
3.兩個或兩個以上配合使用的產品,按一個產品報備,分別報送產品配方。
?。ㄈ﹣碓从趧游锱K器組織及血液制品提取物的原料,應當收集該原料的來源、質量規格和原料生產國允許使用的證明等資料存檔備查。
?。ㄋ模┦褂谩痘瘖y品衛生規范》對限用物質有規格要求的原料,應當收集該原料生產商出具的原料質量規格證明存檔備查。
?。ㄎ澹┊a品技術要求的編制參照《關于印發化妝品產品技術要求規范的通知》(國食藥監許〔2010〕454號)要求執行。
(六)產品檢驗要求參照《關于印發化妝品行政許可檢驗管理辦法的通知》(國食藥監許〔2010〕82號)執行。
?。ㄆ撸﹨⒄铡蛾P于印發化妝品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風險物質風險評估指南的通知》(國食藥監許〔2010〕339號)要求進行風險評估。風險評估結果能夠充分確認產品安全性的,可免予產品的相關毒理學試驗。
?。ò耍┬Q為兒童或嬰兒使用的產品,配方設計原則(含配方整體分析報告)、原料的選擇原則和要求、生產工藝、質量控制等內容應當按照《兒童化妝品申報與審評指南》(國食藥監?;?012〕291號)的要求編制,相關資料應當存檔備查。
附件2??
美白化妝品管理要求
為加強美白化妝品監督管理,保障消費者健康權益,對美白化妝品管理提出如下要求:
一、一般要求
凡宣稱有助于皮膚美白增白的化妝品,納入祛斑類特殊用途化妝品實施嚴格管理,必須取得特殊用途化妝品批準證書后方可生產或進口。其中,通過物理遮蓋形式達到皮膚美白增白效果的,應在產品標簽上明確標注僅具有物理遮蓋作用。
二、注冊管理相關要求
美白化妝品申報特殊用途化妝品時,檢驗要求、資料要求及審批程序按照現行祛斑類化妝品相關規定執行。
僅具物理遮蓋作用的美白產品申報特殊用途化妝品時,檢驗要求、資料要求及審批程序參照現行進口非特殊用途化妝品相關規定執行。核發特殊用途化妝品行政許可批件時,在批件備注欄中注明“僅具物理遮蓋作用”。
三、過渡期管理相關要求
?。ㄒ唬┮呀浭芾恚形慈〉梅翘厥庥猛净瘖y品備案憑證的美白產品,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按原有規定繼續審查,核發備案憑證。申請人也可申請退審,按照祛斑類特殊用途化妝品相關要求,補充完成相關檢驗項目及資料后,按特殊用途化妝品類別重新申報。
?。ǘ┮呀浫〉梅翘厥庥猛净瘖y品備案憑證的美白產品,按照祛斑類特殊用途化妝品相關要求,補充完成相關檢驗項目及資料后,國產產品按新產品提交注冊申請,進口產品按變更特殊用途化妝品產品類別提出申請。僅具有物理遮蓋作用的進口美白產品,可直接提出變更特殊用途化妝品產品類別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