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鄉(鎮)人民政府,各農、林、牧、漁場,縣直有關部門:
2010年春季,我縣低溫多雨,進入6月份又持續高溫少雨,對農作物生長造成嚴重影響。據氣象部門預測,近期無有效降雨過程。為確保實現全年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目標,現將做好抗旱保苗和農作物田間管理工作有關事宜緊急通知如下:
一、充分認識當前形勢,增強抗旱保苗的緊迫感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當前抗旱保苗工作的重要性和面臨的嚴峻形勢,進一步增強抗旱保苗的緊迫感和責任感,緊急行動起來,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千方百計抓好抗旱保苗工作,為全面奪取今年糧食增產、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打下堅實基礎。
二、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做好農作物田間管理
(一)旱田管理。
1.維修抗旱設備,及時灌溉。各地要積極采取措施,及時維修抗旱設備,為抗旱工作做好準備。
2.及時鏟趟,減少土壤水分蒸發。適時中耕,可以起到“控上促下”作用,切斷表層毛管水分,減少蒸發,提高耕層下水分的運輸,促進根系下扎,為根深葉茂打下基礎。掌握好中耕深度“苗旁淺,中間深”的中耕原則,既可清除雜草又不至于壓苗,耕深一般為3-5厘米。第二次、第三次在拔節前進行,耕深要適當深一些,一般以10厘米左右為宜,此時深中耕雖會切斷部分細根,但可促進新根發生。
3.適當噴施葉面肥。噴施葉面肥濃度不宜過高,一般控制在3%左右,尤其是播期晚的玉米田塊,要做好促早熟藥劑葉面噴施的準備,防止秋季貪青晚熟。
(二)水田管理。
1.做好節水灌溉及曬田。根據水稻生理需水規律以淺水灌溉為主,采取淺、曬、濕、干交替間歇灌溉方法。在有效分蘗末期曬田,曬田7-8天,然后灌水、施肥,促成大穗;孕穗至抽穗期一般要保持一定水層5-8厘米,如遇17℃以下低溫灌水15厘米,保護幼穗正常發育,過后恢復水層。抽穗至成熟期,采取間接灌溉揚花期建立3-4厘米的淺水層;灌漿期采取濕潤灌溉法,以濕為主;蠟熟期采取干濕交替間歇灌水法,以干為主,灌一次水落干1-2天再進行灌水,抽穗后30-35天斷水最佳,一般停水時間應在9月10日以后。
2.分期追肥,根據長勢噴灑葉面肥。追肥采取“勤施少施”的方法。本田施肥:40%純氮+全部的磷肥+70%純鉀。追肥分5次追施:第1次(插秧后1周)返青肥:純氮5%;第2次(第一次施肥后1周)返青肥:純氮10%;第3次(6月20號)分蘗肥:純氮30%+硫酸鋅15斤;第4次(7月5號)穗肥:純氮10%+硫酸鋅15斤+純鉀30%;第5次(8月10號)粒肥:根據長勢情況酌施粒肥,長勢差的地塊或出穗后稻葉落黃時施純氮5%。水稻分蘗、后期可根據水稻長勢噴灑葉面肥,增加細胞分裂,增加千粒重,促早熟。
(三)蔬菜管理。
1.采取促早熟措施,盡早下瓜。
2.搶時播種下茬。下瓜后及時收獲,進行田間消毒管理,播種下茬作物。
(四)病蟲害管理。
1.地下害蟲:用辛硫磷灌根。
2.蒙古灰象甲:用高氯馬拉硫磷噴霧。
3.草地螟:在幼蟲三齡前用菊酯類藥劑噴霧防治。
4.二化螟:在幼蟲鉆蛀前用阿維三唑磷噴霧防治。
5.藥害。
(1)及時排毒。可用噴霧器械淋水3-5次洗掉植株上的農藥殘留物。(2)加強田間管理。澆足量水,促使玉米根系大量吸收水分,以降低植株體內的除草劑濃度,緩解藥害;適當增加鋤地的深度和次數,增強土壤的通氣性,促進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活動,加快土壤養分的分解,增強玉米根系對水分和養分的吸收能力,使玉米植株盡快恢復正常的生長發育。
(3)噴施云大-120(天然蕓苔素內酯)稀釋1500倍或赤霉素加1%尿素水溶液或用解害靈、葉面寶稀釋500倍,在上午露水干后或傍晚用噴霧器噴灑葉片的正反面,促進植株正常生長,以有效減輕藥害。
三、工作要求
(一)集中精力,突出重點。各地主要負責同志要把主要精力放到抗旱保苗和農作物田間管理工作上來,切實加強組織領導。主要領導同志要深入第一線,根據不同地塊、不同區域、不同品種,研究落實切實可行的抗旱保苗和加強農作物田間管理措施。
(二)明確職責,分工協作。縣氣象部門要做好旱情監測和雨情預報,為抗旱保苗搞好服務;縣農資供應部門要保障抗旱保苗所需化肥、柴油等生產資料;水利、農機部門要組織力量抓好機、泵、管、帶等抗旱設施的供應和維修;農電部門要保障抗旱保苗所需的電力;農業部門要組織科技人員深入生產第一線,指導廣大農民搞好抗旱保苗工作,并對農作物田間管理進行現場技術指導。
二○一○年六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