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步推進運輸結構調整,扎實開展柴油貨車污染治理,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關于加快道路貨運行業轉型升級促進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生態環境領域政策解讀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加強移動源污染防治,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推進我省運輸結構調整和道路貨運行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根據《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交通運輸部等部門關于加快推進道路貨運行業轉型升級促進高質量發展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19〕16號)精神,結合我省實際,省交通運輸廳、省發展改革委等13個部門聯合制定了《關于加快道路貨運行業轉型升級促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并經省政府同意印發實施。根據省生態環境廳職責分工,現將《意見》中涉及我廳柴油貨車污染治理等方面內容解讀如下:
一、政策出臺背景
當前,移動源污染已經成為我省大氣污染的重要來源。在移動源污染中,柴油貨車是污染物排放量大、對空氣污染貢獻率比較高的部分。解決移動源特別是柴油貨車污染問題,成為打贏藍天保衛戰、增強人民群眾藍天獲得感的重要環節。調整貨物運輸結構,增加鐵路貨運量,減少柴油貨車使用是治理大氣污染的重要舉措。2018年5月18-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提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就要打幾場標志性的重大戰役,集中力量攻克老百姓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是重中之重。要調整運輸結構,減少公路運輸量,增加鐵路運輸量。要抓緊治理柴油貨車污染,推動貨運經營整合升級、提質增效,加快規?;l展、連鎖化經營。”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生態環境部李干杰部長提出要“聚焦打好七場標志性戰役”,打贏藍天保衛戰和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是其中兩項重要內容。2018年6月,國務院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突出加強工業、燃煤、機動車、揚塵“四大污染源”治理,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和用地結構“四個結構”,以改善環境空氣質量為核心, 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
柴油貨車治理攻堅是七場標志性戰役之一,也是優化調整交通運輸結構中的重要內容,對改造環境空氣質量,打贏藍天保衛戰具有重要的意義。2018年12月,經國務院同意,生態環境部等11部門聯合印發《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環大氣〔2018〕179號,以下簡稱《行動計劃》),統籌“油、路、車”治理,全面加強移動源污染管控。2019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交通運輸部等部門《關于加快道路貨運行業轉型升級促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聚焦當前道路貨運行業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進一步提出“加快建設安全穩定、經濟高效、綠色低碳的道路貨運服務體系,促進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總體要求,從深化貨運領域“放管服”改革、推動新舊動能接續轉換、加快車輛裝備升級改造、改善貨運市場從業環境、提升貨運市場治理能力五個方面進行全面安排部署。省交通運輸廳、省發展改革委等13個部門,結合我省實際,聯合制定了《關于加快道路貨運行業轉型升級促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對加快推進我省運輸結構調整和道路貨運行業轉型升級作出具體部署。同時,2019年5月,我廳牽頭制定了《甘肅省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深入推進全省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有效降低機動車污染物排放量,確保到2020年,柴油貨車排放達標率明顯提高,柴油貨車顆粒物和氮氧化物排放總量明顯下降,機動車排放監管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綠色低碳、清潔高效的交通運輸體系初步形成。
二、柴油貨車污染治理主要內容
《意見》中涉及省生態環境廳監管職責的主要任務包括以下3個方面:
一是深化貨運行業“放管服”改革,完善貨運車輛相關檢驗審驗制度。在全面落實“兩檢合一”的基礎上,積極推進普通貨運車輛安全技術檢驗、尾氣排放檢驗和綜合性能檢測跨省異地“三檢合一”,強化道路運輸車輛污染排放管控,推進柴油貨車污染治理工作。
二是穩步開展柴油貨車治理工作。加快淘汰不適應環保要求的落后運能,積極推進高排放老舊柴油車淘汰和治理。
三是強化危險貨物運輸管理。嚴格落實危化品車輛運輸限時、限行有關規定,強化飲用水源地保護區等環境敏感區域內路段的監督管理。
為扎實推進以上重點工作任務,有效降低柴油貨車污染,改善環境空氣質量,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我廳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具體工作:
(1)加強新生產車輛環保達標監管。嚴格實施國家機動車油耗和排放標準。在機動車進口、銷售和注冊登記等環節加強監督檢查,指導監督排放檢驗機構嚴格開展柴油車注冊登記前的排放檢驗。
(2)加大在用車監督執法力度。建立完善部門聯合監管執法模式。推行生態環境部門檢測取證、公安交管部門實施處罰、交通運輸部門監督維修的聯合監管執法閉環模式。建立完善生態環境、公安交管、交通運輸等部門聯合執法常態化路檢路查工作機制,嚴厲打擊超標排放等違法行為,基本消除柴油車排氣口冒黑煙現象。大力開展排放監督抽測,嚴厲打擊污染控制裝置造假、屏蔽OBD系統功能、尾氣排放不達標、不依法公開環保信息等行為。
(3)強化車輛集中停放地入戶監督抽測。督促指導柴油車超過20輛的重點運輸企業(單位),建立完善車輛維護、燃料和車用尿素添加使用臺賬。按“雙隨機”模式開展定期和不定期監督抽測。將日常監督抽測或定期排放檢驗初檢超標、在異地進行定期排放檢驗的柴油車輛,作為重點抽查對象。
(4) 建立完善機動車排放檢測與強制維護制度(I/M制度)。強化在用車排放檢驗和維修治理,加強排放檢驗機構的監督檢查,落實檢驗機構主體責任,推行除大型客車、校車和危險貨物運輸車以外的其他汽車跨省異地排放檢驗。嚴格執行國家在用汽車污染物排放標準,加強監管。嚴厲打擊排放檢驗機構弄虛作假、偽造檢驗結果、出具虛假報告等違法行為。生態環境、交通運輸、公安交管等部門建立排放檢測和維修治理信息共享機制,實現數據共享和閉環管理。
(5)推進監控體系建設和應用。加快建設完善“天地車人”一體化的機動車排放監控系統。利用機動車道路遙感監測、排放檢驗機構聯網、重型柴油車遠程排放監控,以及路檢路查和入戶監督抽測,對柴油車開展全天候、全方位的排放監控。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全部實現國家-省-市三級聯網,確保排放檢驗數據實時、穩定傳輸。加快推進機動車遙感監測能力建設,指導各市州在柴油車主要通行路段建設遙感監測點位,并實現國家-省-市三級聯網。積極推進重型柴油車遠程在線監控系統建設。利用“天地車人”一體化排放監控系統以及機動車監管執法工作形成的數據,構建全省互聯互通、共建共享的機動車環境監管平臺。通過大數據追溯超標排放車輛生產或進口企業、污染控制裝置生產企業、登記地、排放檢驗機構、維修單位、加油站點、供油企業、運輸企業等,實現全鏈條環境監管。
(6)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等環境敏感區域運輸管理。嚴禁在一級保護區內新建、改建、擴建與供水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任何建設項目。確因自然因素和工程條件限制,無法繞避飲用水水源二級保護區或準保護區的,項目建設單位要在工程可研階段進行技術論證,并征得有關部門同意。縣級及以上公路、道路、鐵路、橋梁應嚴格限制有毒有害物質和危險化學品的運輸,開展視頻監控,跨越或與水體并行的路橋兩側建設防撞欄、橋面徑流系統等事故應急防護工程設施。運營養護階段營運期公路養護單位應做好飲用水水源地防護設施的管養工作,安排專項資金,加強巡查,保證設施完好,能夠正常發揮效用。
——《關于加快道路貨運行業轉型升級促進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生態環境領域政策解讀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加強移動源污染防治,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推進我省運輸結構調整和道路貨運行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根據《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交通運輸部等部門關于加快推進道路貨運行業轉型升級促進高質量發展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19〕16號)精神,結合我省實際,省交通運輸廳、省發展改革委等13個部門聯合制定了《關于加快道路貨運行業轉型升級促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并經省政府同意印發實施。根據省生態環境廳職責分工,現將《意見》中涉及我廳柴油貨車污染治理等方面內容解讀如下:
一、政策出臺背景
當前,移動源污染已經成為我省大氣污染的重要來源。在移動源污染中,柴油貨車是污染物排放量大、對空氣污染貢獻率比較高的部分。解決移動源特別是柴油貨車污染問題,成為打贏藍天保衛戰、增強人民群眾藍天獲得感的重要環節。調整貨物運輸結構,增加鐵路貨運量,減少柴油貨車使用是治理大氣污染的重要舉措。2018年5月18-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提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就要打幾場標志性的重大戰役,集中力量攻克老百姓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是重中之重。要調整運輸結構,減少公路運輸量,增加鐵路運輸量。要抓緊治理柴油貨車污染,推動貨運經營整合升級、提質增效,加快規?;l展、連鎖化經營。”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生態環境部李干杰部長提出要“聚焦打好七場標志性戰役”,打贏藍天保衛戰和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是其中兩項重要內容。2018年6月,國務院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突出加強工業、燃煤、機動車、揚塵“四大污染源”治理,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和用地結構“四個結構”,以改善環境空氣質量為核心, 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
柴油貨車治理攻堅是七場標志性戰役之一,也是優化調整交通運輸結構中的重要內容,對改造環境空氣質量,打贏藍天保衛戰具有重要的意義。2018年12月,經國務院同意,生態環境部等11部門聯合印發《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環大氣〔2018〕179號,以下簡稱《行動計劃》),統籌“油、路、車”治理,全面加強移動源污染管控。2019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交通運輸部等部門《關于加快道路貨運行業轉型升級促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聚焦當前道路貨運行業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進一步提出“加快建設安全穩定、經濟高效、綠色低碳的道路貨運服務體系,促進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總體要求,從深化貨運領域“放管服”改革、推動新舊動能接續轉換、加快車輛裝備升級改造、改善貨運市場從業環境、提升貨運市場治理能力五個方面進行全面安排部署。省交通運輸廳、省發展改革委等13個部門,結合我省實際,聯合制定了《關于加快道路貨運行業轉型升級促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對加快推進我省運輸結構調整和道路貨運行業轉型升級作出具體部署。同時,2019年5月,我廳牽頭制定了《甘肅省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深入推進全省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有效降低機動車污染物排放量,確保到2020年,柴油貨車排放達標率明顯提高,柴油貨車顆粒物和氮氧化物排放總量明顯下降,機動車排放監管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綠色低碳、清潔高效的交通運輸體系初步形成。
二、柴油貨車污染治理主要內容
《意見》中涉及省生態環境廳監管職責的主要任務包括以下3個方面:
一是深化貨運行業“放管服”改革,完善貨運車輛相關檢驗審驗制度。在全面落實“兩檢合一”的基礎上,積極推進普通貨運車輛安全技術檢驗、尾氣排放檢驗和綜合性能檢測跨省異地“三檢合一”,強化道路運輸車輛污染排放管控,推進柴油貨車污染治理工作。
二是穩步開展柴油貨車治理工作。加快淘汰不適應環保要求的落后運能,積極推進高排放老舊柴油車淘汰和治理。
三是強化危險貨物運輸管理。嚴格落實危化品車輛運輸限時、限行有關規定,強化飲用水源地保護區等環境敏感區域內路段的監督管理。
為扎實推進以上重點工作任務,有效降低柴油貨車污染,改善環境空氣質量,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我廳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具體工作:
(1)加強新生產車輛環保達標監管。嚴格實施國家機動車油耗和排放標準。在機動車進口、銷售和注冊登記等環節加強監督檢查,指導監督排放檢驗機構嚴格開展柴油車注冊登記前的排放檢驗。
(2)加大在用車監督執法力度。建立完善部門聯合監管執法模式。推行生態環境部門檢測取證、公安交管部門實施處罰、交通運輸部門監督維修的聯合監管執法閉環模式。建立完善生態環境、公安交管、交通運輸等部門聯合執法常態化路檢路查工作機制,嚴厲打擊超標排放等違法行為,基本消除柴油車排氣口冒黑煙現象。大力開展排放監督抽測,嚴厲打擊污染控制裝置造假、屏蔽OBD系統功能、尾氣排放不達標、不依法公開環保信息等行為。
(3)強化車輛集中停放地入戶監督抽測。督促指導柴油車超過20輛的重點運輸企業(單位),建立完善車輛維護、燃料和車用尿素添加使用臺賬。按“雙隨機”模式開展定期和不定期監督抽測。將日常監督抽測或定期排放檢驗初檢超標、在異地進行定期排放檢驗的柴油車輛,作為重點抽查對象。
(4) 建立完善機動車排放檢測與強制維護制度(I/M制度)。強化在用車排放檢驗和維修治理,加強排放檢驗機構的監督檢查,落實檢驗機構主體責任,推行除大型客車、校車和危險貨物運輸車以外的其他汽車跨省異地排放檢驗。嚴格執行國家在用汽車污染物排放標準,加強監管。嚴厲打擊排放檢驗機構弄虛作假、偽造檢驗結果、出具虛假報告等違法行為。生態環境、交通運輸、公安交管等部門建立排放檢測和維修治理信息共享機制,實現數據共享和閉環管理。
(5)推進監控體系建設和應用。加快建設完善“天地車人”一體化的機動車排放監控系統。利用機動車道路遙感監測、排放檢驗機構聯網、重型柴油車遠程排放監控,以及路檢路查和入戶監督抽測,對柴油車開展全天候、全方位的排放監控。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全部實現國家-省-市三級聯網,確保排放檢驗數據實時、穩定傳輸。加快推進機動車遙感監測能力建設,指導各市州在柴油車主要通行路段建設遙感監測點位,并實現國家-省-市三級聯網。積極推進重型柴油車遠程在線監控系統建設。利用“天地車人”一體化排放監控系統以及機動車監管執法工作形成的數據,構建全省互聯互通、共建共享的機動車環境監管平臺。通過大數據追溯超標排放車輛生產或進口企業、污染控制裝置生產企業、登記地、排放檢驗機構、維修單位、加油站點、供油企業、運輸企業等,實現全鏈條環境監管。
(6)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等環境敏感區域運輸管理。嚴禁在一級保護區內新建、改建、擴建與供水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任何建設項目。確因自然因素和工程條件限制,無法繞避飲用水水源二級保護區或準保護區的,項目建設單位要在工程可研階段進行技術論證,并征得有關部門同意。縣級及以上公路、道路、鐵路、橋梁應嚴格限制有毒有害物質和危險化學品的運輸,開展視頻監控,跨越或與水體并行的路橋兩側建設防撞欄、橋面徑流系統等事故應急防護工程設施。運營養護階段營運期公路養護單位應做好飲用水水源地防護設施的管養工作,安排專項資金,加強巡查,保證設施完好,能夠正常發揮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