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主線:叫響強化市場監管、護航國際盛會的莊嚴承諾
廣交會期間參展參會客商和產品眾多,內外人流物流車流相互疊加,國際國內疫情形勢復雜嚴峻,對市場領域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廣州市市場監管局切實提升政治站位,以市場監管服務保障“零差錯、零失誤、零事故”為目標,確立“預防為主、風險管控、綜合治理、確保安全”的主線,把這條主線貫穿市場監管服務保障工作始終,全力維護廣交會正常交易秩序,為更好發揮廣交會全方位對外開放平臺作用,加快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提供有力支撐。
兩個結合:實現市場監管服務保障精準化
疫情防控與市場監管相結合。制發《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貫徹落實第130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疫情防控實施提檔升級措施的通知》,采取從嚴管理市場監管服務保障人員、嚴格進口冷鏈食品閉環管理、加強零售藥店哨點監測功能、加強農貿市場等重點場所管控等一系列舉措,將疫情防控責任細化落實到單位、人頭和具體環節,切實抓好市場監管疫情防控提檔升級工作,筑牢疫情防控的銅墻鐵壁。
場內與場外相結合。在廣交會展館場內,開展展前巡查指導,對存在的問題及時督促整改,展會期間將組織知識產權專家隊伍進駐廣交會開展線上線下知識產權糾紛處理工作,組織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組駐場監督餐飲安全,組織特種設備檢測技術力量對核心場所特種設備安全進行全面保障。場外的安全防控也毫不松懈,圍繞廣交會場館周邊區域、輻射區域及定點酒店、重點市場、重點商圈、重要交通樞紐等,圍繞食品安全、特種設備安全、“兩品一械”安全等重點領域和知識產權保護、價格監管、廣告監管、產品質量監管、合同監管等關鍵環節,以參展產品為重點,深入開展社會面專項整治行動。
三個聯動:形成市場監管服務保障最大合力
上下聯動。進一步加強組織協調,全面動員、全力以赴,組建全市市場監管系統廣交會服務保障工作群,成立11個督導組加強對各區工作的指導監督,強化省、市、區、所四級聯動,協同推進工作落實,形成上下一盤棋、系統化立體化的服務保障網絡。
部門聯動。會同市公安、商務、衛健等部門以及中國對外貿易中心,共同組建第130屆廣交會廣州市市場監管服務保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共同研究制定市場監管服務保障工作方案及系列專責方案,建立重大事項會商、綜合協調、協查協辦等工作機制,全面落實部門職責。
區域聯動。廣交會食品安全管理鏈條環環相扣,從生產源頭到消費終端,離不開區域之間緊密配合、合力共治。廣州市市場監管局指導各區及時審核、梳理第130屆廣交會涉及展館內、外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的主體信息、資質等情況,加強分析研判,對涉東莞、江門等外市的食品生產經營單位,主動發函至當地市場監管部門商請加強食品安全監督檢查,強化區域交流合作、協同監管,確保食材全程溯源、定點供應、安全放心。
四個關鍵:提升市場監管服務保障效能
強化風險隱患排查。組織開展了市場監管領域市場環境大排查大整治行動,從食品安全、藥品安全、特種設備安全、產品質量安全、市場秩序安全等方面明確隱患排查的重點任務,建立隱患排查臺賬,及時跟蹤、復查、消號,實施閉環管理,做到風險隱患早發現、早預防、早處理。強化知識產權展前侵權風險排查和整治,提升了企業知識產權保護自律意識和風險防范能力。
開展實戰應急演練。制定了第130屆廣交會食品安全、特種設備安全應急預案,規范分級響應,組織開展了市場監管服務保障專項演練,通過模擬應急救援,對應急預案的可操作性、應急隊伍的實戰能力、設施設備的完備性進行有力檢驗,強化了有關企業、業主單位、維保單位的協同力度,提升了應急救援水平。同時積極參與廣交會服務保障綜合性實戰演練,做好沙盤推演、壓力測試,深入總結分析經驗與不足,持續改善方案,提高應急管理能力和水平。
創新智慧監管手段。全市食品生產企業均已應用食品生產全過程動態監管平臺,“互聯網+區塊鏈”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監管平臺覆蓋至黃沙水產、江南果菜等批發市場及部分二級農貿市場,全程監控確保“舌尖上的安全”。推出特種設備“人防+技防”舉措,打造智慧電梯綜合管理平臺,從智慧維保、智慧監管、智慧檢驗和救援、電梯安全事務社區治理、聯動治理著手,實現電梯信息“一覽無遺”、電梯安全“一網統管”。
壓實企業主體責任。組織召開第130屆廣交會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動員會暨餐飲保障應急培訓會,組織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簽訂《第130屆廣交會食品安全承諾書》,號召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簽訂《不使用進口冷凍食品承諾書》,倡導企業在廣交會期間不以進口冷凍食品為原料制售食品,降低新冠肺炎病毒傳播的風險。督促廣交會承辦單位、接待酒店制定電梯等特種設備專項保障方案,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指導企業嚴格落實主體責任。
五項任務:構建市場監管服務保障大格局
結合省、市工作要求,廣州市市場監管局組織成立了知識產權保護、食品安全與疫情防控、特種設備安全保障、藥械與“哨點”、市場秩序保障5個專責小組,全面落實市場監管服務保障工作任務。
打造知識產權保護高地。重點加強對廣交會參展商的知識產權保護培訓,防范和降低知識產權侵權風險。以皮具、服裝、化妝品為重點開展專業市場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的生產、銷售行為。選派知識產權駐會人員和后備人員(15+5),交易會期間進駐展館知識產權糾紛投訴接待站,同時專設線上糾紛處理工作組,統一工作標準,及時接收、處理現場和線上知識產權糾紛投訴,做好侵權糾紛的展后跟蹤處置工作,形成展前、展中、展后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通過綜合施策,更好保護國內外知識產權權利人合法權益,以更高標準打造全國展會知識產權保護高地,提升廣交會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美譽度和影響力。
嚴守食品安全與疫情防控底線。加強對涉廣交會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廣交會展館、來賓駐地及周邊餐飲、酒吧密集區的食品安全督導檢查,特別是加強全市進口冷鏈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全面啟用集中監管倉,嚴格規范進口冷凍食品“批批檢測、每件必檢”和外包裝件件消毒,嚴格落實直接接觸從業人員“隔天一檢”、集中居住閉環管理,科學精準做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工作。組建50人的食品監管及檢驗工作隊伍,交易會期間對展館內的餐飲企業、接待酒店實行駐點監管,將每天對場館內進口冷鏈食品供應單位和具體品類數量、進場館時間登記造冊,嚴格查驗審核進場進口冷鏈食品“證碼”,嚴禁“證碼”不齊產品入場,確保監管鏈條運轉有序,讓食品安全問題處于精準、精細化管控之中。
強化特種設備安全保障。按照分類監管的原則,建立轄區重點單位名單及相關單位特種設備臺賬,組織開展專項監督檢查工作,督促有關單位對所使用的特種設備進行自查,開展安全操作規范和操作技能教育培訓,及時消除安全隱患。交易會期間,組織對核心區域的電梯每天進行全覆蓋檢查,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留死角。
提升藥械監管與“哨點”監測靈敏度。加強廣交會場館和定點酒店周邊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經營單位的監督檢查,通過實施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整治、飛行檢查、專項檢查、日常巡查等,及時消除“兩品一械”安全隱患,確保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藥品安全事件。按照廣州市疫情防控提檔升級的部署,督促全市零售藥店從10月1日至20日線上線下禁售《疫情期間需實名登記藥品目錄》內藥品并下架處理,認真落實進店人員佩戴口罩、測溫、掃健康通行碼等防疫要求,進一步發揮好零售藥店“哨點”監測作用。
強化市場秩序保障。開展涉廣交會專項價格監測,會同有關部門對交易會期間酒店賓館客房執行限價措施的情況進行檢查,依法查處價格違法行為。組織開展重點領域、重點地區市場經營亂象專責治理工作,嚴厲打擊假冒偽劣、虛假廣告、侵犯消費者權益等違法經營行為,建立健全案件查辦快速反應機制,維護良好交易秩序。交易會期間將強化每日研判調度,24小時值班值守,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從快從嚴打擊各類違法行為,保護市場主體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保障廣交會安全順利舉辦。
目前,廣州市市場監管局已組織完成參展企業展前知識產權保護風險排查,行政指導廣州市參展企業2563家次,發出知識產權風險排查整改通知書58份。9月以來檢查進口冷鏈食品相關經營主體8075家次,檢查涉廣交會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等3810家次,及時督促整改發現的安全隱患。對廣交會琶洲展館等30個核心單位、重點單位的1130臺特種設備(其中電梯892臺,鍋爐21臺,容器186臺,壓力管道31條)進行保障性檢驗,完成率達100%,省、市、區三級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機構已全部完成現場安全監察。9月以來連續發布8期藥品監管提醒預警信息,檢查零售藥店4022家次,限期整改43家,停業整頓20家,全市近7000家零售藥店執行禁售“目錄”內藥品等情況總體良好。與此同時,市場監管各項服務保障工作密鑼緊鼓推進。
廣州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趙軍明表示:“舉辦第130屆廣交會,有利于進一步推進新時代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向世界展示廣州開放、包容、充滿活力的城市形象。做好廣交會服務保障工作是廣州市市場監管局光榮的政治任務,我們將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精益求精做好各項服務保障工作,為廣交會辦得安全順利、高效創新、精彩紛呈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