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衛健委批準(3R,3'S)-二羥基-β-胡蘿卜素(即 Meso-玉米黃質,CAS 號:31272-50-1)為新食品原料。此前,已批準(3R,3'R)-二羥基-β-胡蘿卜素(即玉米黃質,CAS 號:144-68-3)為新食品原料。下面食品伙伴網將從兩種原料分別是什么、如何在食品配料表中標識及各國批準使用情況進行介紹,供行業參考。
01 玉米黃質與 Meso-玉米黃質是什么
玉米黃質、Meso-玉米黃質與葉黃素(CAS號:127-40-2)都屬于天然類胡蘿卜素,是共同構成視網膜的黃斑色素。所謂視網膜黃斑色素是指通過過濾和吸收高能量有破壞性的藍光而保護視網膜細胞的一類物質。葉黃素存在于黃斑外圍,玉米黃質存在于黃斑中外圍,Meso-玉米黃質存在于黃斑中心。據研究表明,黃斑色素不但可以吸收、過濾藍光,還能通過抗氧化作用,保護視網膜神經細胞免受光氧化損傷。目前,市售的很多葉黃素酯類產品,都包含玉米黃質與葉黃素原料。
02 如何在食品配料表中標識
依據《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審查管理辦法》第二十條規定:食品中含有新食品原料的,其產品標簽標識應當符合國家法律、法規、食品安全標準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告要求。依據該規定,食品配料表中的新食品原料名稱也應符合公告的要求,以免誤導消費者。而玉米黃質和Meso-玉米黃質并非公告中的規范名稱,故建議在預包裝食品配料表中應標識公告中的規范名稱,或(3R,3'R)-二羥基-β-胡蘿卜素(玉米黃質)與(3R,3'S)-二羥基-β-胡蘿卜素(Meso-玉米黃質),但不建議僅標識玉米黃質或 Meso-玉米黃質。
03 各國/組織在食品中的批準情況
(1)中國2017年5月3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關于乳木果油等10種新食品原料的公告》,批準萬壽菊花來源的(3R,3'R)-二羥基-β-胡蘿卜素為新食品原料,使用范圍不包括嬰幼兒食品,推薦食用量為≤4毫克/天(以(3R,3'R)-二羥基 -β-胡蘿卜素計)。
2024年3月13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關于石斛原球莖等23種“三新食品”的公告》,批準萬壽菊花來源的(3R,3'S)-二羥基-β-胡蘿卜素為新食品原料,使用范圍不包括嬰幼兒食品,推薦食用量為≤8毫克/天(以(3R,3'S)-二羥基-β-胡蘿卜素計)。
(2)歐盟依據《根據歐洲議會和理事會條例 (EC) No 258/97,授權合成玉米黃質作為新型食品配料投放市場》(2013/49/EU)規定,合成玉米黃質允許作為食品補充劑成分,推薦食用量為2毫克/天。該合成玉米黃質是通過小分子的多步化學合成產生,食品標簽上應標識為“合成玉米黃質”。
(3)美國依據FDA的“GRAS Notices”可知,FDA認為沒問題的玉米黃質和Meso-玉米黃質各有2種。其中,萬壽菊來源的玉米黃質(GRN:639)可用于嬰幼兒食品、糖果、谷物、乳制品、湯及飲料等,推薦食用量為300毫克/份;辣椒粉來源的玉米黃質(GRN:588)可用于烘焙食品及烘焙混合物、飲料及飲料基料、早餐燕麥、口香糖等,推薦食用量為0.3~3毫克/份。2014年批準的Meso-玉米黃質(GRN:481)可用于各種食品和飲料,但無推薦食用限量;2015年批準的Meso-玉米黃質(GRN:550)可用于烘焙食品及烘焙混合物、飲料及飲料基料、早餐麥片、口香糖、乳制品等,推薦食用量為0.18~1.8毫克/份。
(4)JECFA JECFA(即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下的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對萬壽菊來源的葉黃素和玉米黃質的安全性進行了評估,ADI(即每日允許攝入量)值為每千克體重每天推薦0~2毫克葉黃素和玉米黃質。依據《食品添加劑通用法典標準》(CXS 192-1995)規定,玉米黃質(合成)可作為食品添加劑(著色劑)用于風味液態乳飲料,最大使用量為100mg/kg。
小結
綜上可知,中國、歐盟、美國及JECFA均已批準玉米黃質或 Meso-玉米黃質用于普通食品。但由于各國制備的方法及使用有所區別,添加至食品時,還應注意其合規性。
本文為食品伙伴網食品安全合規事業部編輯整理,轉載請與我們聯系。食品安全合規事業部提供國內外食品標準法規管理及咨詢、食品安全信息監控與分析預警、產品注冊申報備案服務、標簽審核及合規咨詢、會議培訓服務等,詳詢:0535-2129301,郵箱:vip@foodmat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