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
為加快我市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以下簡稱示范區)建設,提高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增強農產品國際競爭力,根據上級有關文件精神,經市政府同意,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一)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堅持國際標準,大力推行以企業為龍頭、以基地為依托、以標準為核心、以品牌為引領、以市場為導向的“五位一體”發展模式,構建“六大體系”,實現“源頭無隱患、投入無違禁、管理無盲區、出口無障礙”示范效果,全面提高我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和市場競爭力,努力實現示范區建設由出口保障轉向全民共享。
(二)工作目標。到2012年底,章丘、商河和長清等3個縣(市)區通過省級示范區驗收;2013年底,歷城、濟陽和平陰等3個縣區通過省級示范區驗收,全市通過省級示范市驗收;“十二五”末,全市農產品出口總額達1億美元以上,比2011年翻一番。
二、明確重點,著力推進“六大體系”建設
(一)加強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化體系建設。收集、整理國外和先進地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技術標準,建立標準數據庫,在示范區廣泛推廣使用。鼓勵引導農產品加工企業和流通企業開展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和出口企業產品國際認證。要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土地經營權流轉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因地制宜,發揮優勢,優化布局,制定出口農產品標準化建設推進計劃,促進示范區基地連片開發、標準化建設。
(二)加強農業化學投入品控制體系建設。根據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要求,制定《示范區農業化學投入品使用規范》、《示范區農業化學投入品生產企業登記備案管理辦法》、《農業化學投入品銷售專營管理辦法》等制度。加強農業化學投入品監管,對允許使用的農業化學投入品及其生產企業實行備案管理,對有關藥物實行專營專供,嚴格市場準入,清理銷售渠道,規范產品使用,形成農業化學投入品“供、銷、用”全程鏈式管理機制。
(三)健全完善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對產地環境、種植、養殖、農業化學投入品采購銷售使用、病蟲害防治與疫病控制和農產品收獲、儲藏、運輸、加工、包裝、營銷、出口等各環節、各關鍵點進行信息收集記錄并實現逆向查詢,構建市、縣(市)區、鄉鎮(街道)三級可追溯信息平臺,實現部門質量安全監管信息共享,逐步建立起源頭可追溯、流向可跟蹤、信息可查詢的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全程可追溯體系。充分發揮現有檢驗檢測資源,整合區域內檢測設備、技術人員,擴大檢測范圍,提高出口農產品檢驗檢測能力。
(四)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控評估預警體系。各職能部門要結合各自職責制定監控檢測計劃和實施方案,收集、匯總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根據監控檢測結果和質量安全狀況,定期開展風險評估。對農藥獸藥殘留等重大質量安全隱患,要及時發布預警通報,提出整改工作方案并采取相應整改措施。各縣(市)區政府要建立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重大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機制,制定應急處置預案,有效應對進口國啟動停止進口程序或封關等突發問題。要及時跟蹤研究世界貿易組織和主要貿易國有關法律法規、標準、監管措施的變化情況,提出我市農產品出口企業突破國外貿易壁壘的對策和針對性措施。
(五)加快企業質量安全誠信體系建設。廣泛開展道德、法律教育和誠信管理知識培訓,加快誠信制度建設,完善誠信征集、評價、披露和舉報制度,建立企業誠信檔案和信息共享機制,實行質量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引導企業依法誠信經營,自覺建立產品追溯和不安全產品召回制度。對因失信造成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被國外官方通報并產生重大影響的企業,要依法進行處理。進一步提高企業誠信意識、自律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強化政府監管、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逐步建立起示范區企業質量安全誠信體系。
(六)建立多元化市場體系。鼓勵示范區內企業“引進來”和“走出去”,努力引進一批境外農業新品種、新技術,以及國際知名農產品加工企業和品牌,帶動示范區農產品進入國際市場。整合各種資源,發展壯大一批起點高、規模大、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農產品品牌,鼓勵企業參加國內外重要食品博覽會等專業展會活動,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同時擴大“農超對接”規模,推動示范區內企業與國內外大型連鎖超市對接,建立穩定的營銷渠道。
三、強化工作措施,健全工作保障機制
(一)加強組織領導。市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要加強組織協調,落實工作措施,強化監督調度,指導全市示范區建設有序推進。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建立相應組織協調機制,研究制定具體工作方案和措施,加大工作力度,落實工作責任,加快推進示范區建設,確保省級示范區驗收順利達標。
(二)加大扶持力度。積極爭取各級促進農產品出口的各項扶持政策,加大對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監管、農產品生產加工龍頭企業、檢測實驗室、出口基地、品牌、新產品開發、市場開拓、國外注冊認證、專業培訓、反傾銷應訴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提高農產品質量,保障生產安全穩定供應。
(三)強化宣傳培訓。利用多種形式,開展主題宣傳,普及農產品質量安全常識,引導從業人員加強自律,提高全社會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和誠信意識。市有關部門要組織開展多層次的專業培訓,重點抓好部門管理人員、生產經營人員和種養殖技術人員培訓,夯實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基礎。
(四)加強督促檢查。加強各級農業執法檢測隊伍建設,提高執法檢測隊伍素質,提升檢測檢疫能力。采取專項整治與日常監管相結合,日常調度監管與季度、年度綜合檢查相結合的辦法,加強示范區建設督促檢查和調度,定期通報,督促整改,確保示范區建設扎實推進。
濟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O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為加快我市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以下簡稱示范區)建設,提高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增強農產品國際競爭力,根據上級有關文件精神,經市政府同意,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一)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堅持國際標準,大力推行以企業為龍頭、以基地為依托、以標準為核心、以品牌為引領、以市場為導向的“五位一體”發展模式,構建“六大體系”,實現“源頭無隱患、投入無違禁、管理無盲區、出口無障礙”示范效果,全面提高我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和市場競爭力,努力實現示范區建設由出口保障轉向全民共享。
(二)工作目標。到2012年底,章丘、商河和長清等3個縣(市)區通過省級示范區驗收;2013年底,歷城、濟陽和平陰等3個縣區通過省級示范區驗收,全市通過省級示范市驗收;“十二五”末,全市農產品出口總額達1億美元以上,比2011年翻一番。
二、明確重點,著力推進“六大體系”建設
(一)加強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化體系建設。收集、整理國外和先進地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技術標準,建立標準數據庫,在示范區廣泛推廣使用。鼓勵引導農產品加工企業和流通企業開展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和出口企業產品國際認證。要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土地經營權流轉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因地制宜,發揮優勢,優化布局,制定出口農產品標準化建設推進計劃,促進示范區基地連片開發、標準化建設。
(二)加強農業化學投入品控制體系建設。根據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要求,制定《示范區農業化學投入品使用規范》、《示范區農業化學投入品生產企業登記備案管理辦法》、《農業化學投入品銷售專營管理辦法》等制度。加強農業化學投入品監管,對允許使用的農業化學投入品及其生產企業實行備案管理,對有關藥物實行專營專供,嚴格市場準入,清理銷售渠道,規范產品使用,形成農業化學投入品“供、銷、用”全程鏈式管理機制。
(三)健全完善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對產地環境、種植、養殖、農業化學投入品采購銷售使用、病蟲害防治與疫病控制和農產品收獲、儲藏、運輸、加工、包裝、營銷、出口等各環節、各關鍵點進行信息收集記錄并實現逆向查詢,構建市、縣(市)區、鄉鎮(街道)三級可追溯信息平臺,實現部門質量安全監管信息共享,逐步建立起源頭可追溯、流向可跟蹤、信息可查詢的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全程可追溯體系。充分發揮現有檢驗檢測資源,整合區域內檢測設備、技術人員,擴大檢測范圍,提高出口農產品檢驗檢測能力。
(四)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控評估預警體系。各職能部門要結合各自職責制定監控檢測計劃和實施方案,收集、匯總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根據監控檢測結果和質量安全狀況,定期開展風險評估。對農藥獸藥殘留等重大質量安全隱患,要及時發布預警通報,提出整改工作方案并采取相應整改措施。各縣(市)區政府要建立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重大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機制,制定應急處置預案,有效應對進口國啟動停止進口程序或封關等突發問題。要及時跟蹤研究世界貿易組織和主要貿易國有關法律法規、標準、監管措施的變化情況,提出我市農產品出口企業突破國外貿易壁壘的對策和針對性措施。
(五)加快企業質量安全誠信體系建設。廣泛開展道德、法律教育和誠信管理知識培訓,加快誠信制度建設,完善誠信征集、評價、披露和舉報制度,建立企業誠信檔案和信息共享機制,實行質量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引導企業依法誠信經營,自覺建立產品追溯和不安全產品召回制度。對因失信造成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被國外官方通報并產生重大影響的企業,要依法進行處理。進一步提高企業誠信意識、自律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強化政府監管、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逐步建立起示范區企業質量安全誠信體系。
(六)建立多元化市場體系。鼓勵示范區內企業“引進來”和“走出去”,努力引進一批境外農業新品種、新技術,以及國際知名農產品加工企業和品牌,帶動示范區農產品進入國際市場。整合各種資源,發展壯大一批起點高、規模大、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農產品品牌,鼓勵企業參加國內外重要食品博覽會等專業展會活動,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同時擴大“農超對接”規模,推動示范區內企業與國內外大型連鎖超市對接,建立穩定的營銷渠道。
三、強化工作措施,健全工作保障機制
(一)加強組織領導。市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要加強組織協調,落實工作措施,強化監督調度,指導全市示范區建設有序推進。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建立相應組織協調機制,研究制定具體工作方案和措施,加大工作力度,落實工作責任,加快推進示范區建設,確保省級示范區驗收順利達標。
(二)加大扶持力度。積極爭取各級促進農產品出口的各項扶持政策,加大對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監管、農產品生產加工龍頭企業、檢測實驗室、出口基地、品牌、新產品開發、市場開拓、國外注冊認證、專業培訓、反傾銷應訴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提高農產品質量,保障生產安全穩定供應。
(三)強化宣傳培訓。利用多種形式,開展主題宣傳,普及農產品質量安全常識,引導從業人員加強自律,提高全社會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和誠信意識。市有關部門要組織開展多層次的專業培訓,重點抓好部門管理人員、生產經營人員和種養殖技術人員培訓,夯實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基礎。
(四)加強督促檢查。加強各級農業執法檢測隊伍建設,提高執法檢測隊伍素質,提升檢測檢疫能力。采取專項整治與日常監管相結合,日常調度監管與季度、年度綜合檢查相結合的辦法,加強示范區建設督促檢查和調度,定期通報,督促整改,確保示范區建設扎實推進。
濟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O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