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部管理要點、職責和崗位設置清單

   2022-11-14 食品質量管理公眾號500
核心提示:質量部管理要點、職責和崗位設置清單……(世界食品網-www.cctv1204.com)
   一、質量管理部門管理要點、職責和崗位設置

  1、質量管理組織內部管理要點:


  應有文件化的品管組織和隸屬關系;


  品管內部的人員要有明確的職責分工(職位說明書);


  文件化的品管權限-如原料,半成品,成品放行權等;


  有培訓計劃和培訓執行記錄;


  有內部獎懲制度,并與工資掛鉤;


  要對產品質量數據的收集和分析,并與部門及責任人績效掛鉤。


  2、質量管理部門的一般職責:


  進料檢驗-原料,輔料,包裝物料等;


  過程監控-人、機、料、法、環;


  成品檢驗-人員,時機,依據,權限;


  監視測量裝置的校準與管理;


  品質保證能力-質量體系的建立和推進;


  品質計劃-產品標準,作業指導書,工藝文件,記錄;


  客戶投訴相關過程的管理-原因分析,就正措施,程序化;


  樣品管理。


  3、質量管理部門的主要崗位


  原料/輔料/包裝物料驗收員(原料專員);


  品管員-過程監控和監督,客戶投訴的處理與跟蹤;


  質檢員-半成品、成品感官檢驗,檢測樣品取樣;


  化驗員-化驗室檢測;


  發貨監裝員;


  體系推進和考核;


  標準化管理員-官方文件的接收和處理,企業標準起草、備案,本部門第三層文件起草、修訂,計量器具管理。


  4、質量部門設置及分工是什么?


  質量檢驗工作:制程(生產過程)質量檢驗(IPQC),進料質量檢驗(IQC),裝配質量檢驗,出貨質量檢驗(OQC);


  質量體系(QS),品質工程(QE),品質保證(QA),供應商質量管理(SQA)。


  5、質量部工作的主要考核項目和指標:


  (1)主要項目:


  質量管理、質量檢驗制度是否完善;


  產品質量檢驗、生產過程控制是否完善、有效;


  計量檢驗器具是否定期校準,質量標準貫徹執行的情況;


  對關鍵生產工序的質量檢驗制度執行的情況;


  對原材料、外購件、成品的質量檢驗是否到位,是否有記錄;


  質量管理體系運行是否全面、有效。


  (2)主要指標:


  產品質量合格率;


  制成不良率;


  監測和測量儀器校準率;


  產品檢驗狀態標識率;


  質量計劃指標完成率;


  管理評審整改措施完成率;


  抽檢不良率;


  糾正措施的有效率;


  原材料消耗下降率;


  質量成本指標完成率。


  6、質量部門應達到的標準:


  質量管理的要求貫穿于企業經營管理的各項活動中,質量檢驗貫穿于產品生產經營的全過程,確保產品狀態標識易于識別和可追溯;


  建立起規范的不合格品的鑒別、識別、記錄、評審和處置辦法;


  制訂有效的預防措施,以消除潛在的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發生;


  制訂有效的糾正措施標準,以消除不合格產生的原因以及顧客不滿意的情況;


  建立并實施采購檢驗標準,以確保采購的產品滿足規定的質量要求;


  質量記錄完整、規范,內部審核、管理評審按計劃執行,管理目標完成情況良好。


  二、質量管理部門各項工作的具體內容


  1、進料管理:


  有明確的檢驗標準;


  驗收流程要清晰;


  抽樣的方法需正確;


  應定期對供應商進行現場評估;


  定期統計供應商的所供原料的品質狀況;


  供應商的產品品質發生異常應及時與其溝通;


  應有明確的供應商考核辦法;


  供應商連續出現質量問題應有相應的處理辦法;


  供應商產品質量進行改進后要及時跟蹤;


  明確規定因供應商原材料質量問題造成損失的責任承擔辦法,并在相應的合同中予以明確;


  進料檢驗組人員的應有必要的專業知識和職業素質;


  進料檢驗報告要清晰,并得到合理的保存;


  原材料存在輕微質量問題,而生產車間又急需用時,應有明確的特采程序,并規定特采批準人;


  緊急放行應有明確的程序,并規定緊急放行批準人;


  不合格的原材料要有明確的處置方式;


  規定退回供應的產品應及時退回。


  2、過程管理—人員


  合理配備過程檢驗和監控人員;


  過程檢驗和監控人員的能力和素質應符合要求;


  過程檢驗和監控的力度要達到企業預防產品出現不合格品的需要;


  過程產品出現不合格品如何處置要有明確的措施;


  產品出現不合格時信息要及時傳遞;


  產品出現不合格品原因要明確由誰來分析;


  過程所運用的統計技術應滿足企業的需要;


  過程檢驗和監控人員與各車間要有良好的溝通渠道,并形成產品質量是制造出來的,而不是檢驗出來的理念;


  產品訂單的特殊要求要能及時傳遞到過程監控人員。


  3、過程管理-文件和標準


  有準確、適宜和充分的作業指導書;


  有準確、適宜和充分的過程檢驗標準;


  有明確的過程檢驗流程及質量控制點;


  有過程檢驗記錄/監督監控記錄且真實可行;


  有文件化過程異常處理的程序;


  要明確規定半成品放行權;


  有文件化的過程檢驗狀態標準及區分,且有效執行;


  有相關品質問題及統計分析。


  4、成品管理


  要有明確的成品檢驗標準;


  成品檢驗(含化驗員)人員的能力和素質要達到相應的要求;


  成品檢驗的抽樣方法要合理;


  每一客戶/訂單的特殊要求都準確無誤地傳遞到相關人員;


  有文件規定成品的標識方法并得到有效執行;


  有有效防止成品漏檢的方法;


  有文件化規定成品異常處理程序,如處理方法、批準權限;


  成品檢驗結果由誰批準;


  成品是否可以特別放行,如可以特別放行應達到怎樣的程度才可特別放行,審批權限要得到明確的規定;


  成品檢驗報告要清晰,并得到合理保存,通過成品檢驗報告能追溯到相應的生產組、批號、日期及重要原材料等;


  要有發貨監裝記錄且記錄完整;


  要形成長期積壓庫存定期報告制度;


  庫存積壓產品出廠前要重新檢驗確認。


  5、監視和測量裝置管理


  計量/檢測沒備要形成臺賬統一管理,臺帳要實行動態管理,定時更新;


  各質量檢驗流程要明確規定所使用儀器名稱;


  計量/檢測設備的精確度要達到測量的使用要求;


  計量/檢測設備要按要求定期進行校驗(外/內);


  計量設備的使用狀態標識要明確;


  計量設備所使用的環境要達到其設備本身要求的環境條件;


  復雜的計量設備要形成操作指導書指導員工如何操作;


  檢測設備要定期保養且建檔。


  6、質量保證-體系推進和考核


  建立完整的質量管理體系(從設計一試產—生產—檢測—出貨一服務);


  整體管理架構要完整,各級管理職能要明確;


  以文件形式規定質量目標且為員工所理解,并分解到各部門且得以執行;


  各相關單位對質量記錄要的收集、發放、借閱等要進行管制;


  產品生產過程中各產品的狀態有標識并有追溯性;


  客戶抱怨處置及時,定期進行客戶滿意度調查;


  對體系運行情況進行定期的考核和改進。


  7、質量保證-品質計劃


  生產前有完善的品質計劃(作業指導書/加工工藝/質量記錄/衛生保證措施/質量控制點的確定),尤其對特殊的產品有無特別的規定;


  客戶的要求被相關質量管理人員熟知;


  各相關人員均進行了崗位培訓,且考試通過方可上崗,并有相應記錄;


  對可能發現的異常進行分析識別,并采取預防措施;


  開展有助于質量提升的5S、QC等活動;


  涉及產品更改,要有書面的會簽確認,并對相應品質再檢驗確認且有相應記錄;


  品質控制各階段保證沒有漏檢發生,并有相應方法或程序支持。


  8、質量保證-制度、文件及其它


  內部要有明確的獎罰制度;


  各員工的工作職責要明確;


  各種工作流程要做出合理明確的規定;


  本部門能夠得到技術文件的最新版本;


  文件的保存安全可靠,便于索引與使用,并能防止錯用文件;


  員工均進行適當的培訓,確保其勝任本崗位的工作;


  公司上級文件與思想及時向下傳達;


  與其他部門建立了良好的溝通。


  9、客戶投訴


  每一次客戶投訴要以最快的速度回復,并盡量讓顧客滿意;


  客戶投訴的處理流程及由誰來處理要有明確規定;


  客戶投訴回復內容要適當,并有文件明確規定批準人;


  每次客戶投訴都要進行相應原因分析,制定了必要的糾正和預防措施,并標準化;


  對客戶投訴要進行定期統計和分析;


  交貨的及時性等方面投訴也應進行統計和管理。


  10、實物樣品(或圖片)


  當不便用文字表達或用文字表達不清楚時,要形成實物樣品封存或拍成照片作為參照;


  實物樣品(圖片)是否分為合格限度樣品與不合格限度樣品,讓員工明確判斷標準;


  實物樣品(圖片)是否定期確認和更新;


  進料、制造過程、成品各過程中在需要的地方均有便于參照的實物樣品(圖片);


  合理保存實物樣品(圖片),使其不易變質。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質量管理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