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歐盟主要圍繞雙酚A、轉基因成分、食品標識等方面出臺了新政策,對含雙酚A奶瓶頒布禁令,放寬了對動物飼料中轉基因成分的限制,出臺了更為嚴格和詳盡的食品標識規定。同樣在2011年歐盟地區爆發了大規模的大腸桿菌疫情,并蔓延至北美地區。以下為筆者總結出的2011年歐盟主要食品安全政策及事件。
1. 歐盟委員會呼吁簡化過于復雜的食品進口監控體系
歐盟委員會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歐盟食品進口監控程序起到了應有的作用,但是其分散性和復雜性使得其在不同的經濟區域之間應用程度不一致。因此,歐盟委員會呼吁簡化食品、動物飼料和動植物的復雜管理框架,形成一個更"整體性"的措施,從而使各地區之間一致。
2. 歐盟雙酚A禁令出臺出口企業面臨洗牌危機
2011年1月28日,歐盟發布了關于修改2002/72/EC與嬰兒奶瓶中雙酚A限量的指令(2011/8/EU),該指令規定從2011年3月1日起,禁止在歐盟境內生產含雙酚A成分嬰兒奶瓶,并從2011年6月1日起,禁止將含雙酚A成分嬰兒奶瓶投放市場或進口。
3. 歐盟擬批準進口動物飼料含少量轉基因成分
歐盟委員會2月22日下午通過一項決議,將允許進口動物飼料中含有少量轉基因成分。根據此項決議,轉基因作物痕跡含量不得超過飼料的0.1%,而之前一直要求轉基因作物痕跡含量為0。
4. 歐盟部分成員國接連通報中國鋁含量超標面食
今年1月24日,出口捷克的中國產速食面和粉條遭到禁售。在此前的通報中,捷克共和國農業和食品檢疫局(CAFIA)表示,禁止銷售的兩種包裝面食品,一種為500克包裝的現成面條,保質期為2012年9月30日;另一種為250克包裝的粉絲,保質期為2012年12月31日。
此前出口比利時的中國產速食面也因鋁含量超標而遭到禁售,相關產品被遣回或銷毀。
5. 歐盟食品安全局認為焦糖色素無害食品安全
基于現有數據,歐盟專家組認為,四種焦糖色素既無基因毒性效應,也無致癌性,目前尚無證據表明焦糖色素會對人的生殖或者兒童發育有不利的影響。考慮到它們類似的特性,專家組對四種焦糖色素設立的每日允許攝入量為300 mg/kg;然而對于E150c,該專家組對其設立的ADI較為嚴格,為100 mg/kg。
6. 我國4款湯圓因含未被批準的轉基因成分被歐盟通報
據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2011年第12周通報,我國共有17款產品被通報,其中有4款湯圓因其中的大米含未被批準的轉基因成分被撤出市場或作銷毀處理。這四款湯圓分別為:綠茶湯圓、花生湯圓、紅豆湯圓、芝麻湯圓,通報國均為英國。
7. 歐洲議會議員、成員國官員并未就歐盟新型食品條例達成一致
歐盟成員國和歐洲議會29日未能就是否禁止克隆食品達成一致,導致歐盟更新1997年沿用至今的新型食品法規的努力以失敗告終。歐洲議會在當天發表的一份聲明中說,歐洲議會與歐盟成員國代表經過徹夜談判仍然未能解決雙方間分歧。歐洲議會要求禁止銷售來自克隆動物和其后代的食品,或者在食品標簽上注明哪些食品來自于克隆動物或其后代,但歐盟成員國代表只同意注明新鮮牛肉是否來自于克隆牛或者其后代。
8. 歐盟委員會開始評估嬰兒食品中的重金屬含量
歐盟表示,將專門針對嬰兒食品中鉛與鎘的最大限量水平進行評估。評估后,現行嬰兒配方奶粉中鉛的最大限量水平將被調低,同時將首次引進嬰兒食品中的鎘限量規定。此外歐盟還表示,對于嬰幼兒特別重要的部分食品,如牛奶、巧克力、蔬菜、谷物及其制品也將被評估。
9. 歐洲消費者團體呼吁擴大雙酚A禁令范圍
3月30日,歐洲消費者組織(BEUC)就雙酚A在消費品中的使用情況發布立場文件。在文件中,BEUC要求歐洲委員會進一步擴大雙酚A奶瓶禁令的范圍;在有更安全替代物的情況下,替換所有消費品中的雙酚A。
10. 歐盟修改食品中重金屬、二惡英等污染物的最大殘留限量
2011年5月3日,歐盟發布(EU)No 420/2011號條例,修訂(EC)No 1881/2006號條例,對食品中重金屬、二惡英等污染物的最大限值進行了修訂。
11. 歐盟食品安全局密切監控德國大腸桿菌疫情
2011年5月份德國爆發了大規模的大腸桿菌疫情,并蔓延至歐洲以及北美地區。歐盟食品安全局發布報告稱,進口自埃及被用于培育芽菜的一批次葫蘆巴種子很有可能是法德兩國大腸桿菌疫情的源頭,鑒于此歐盟官員下達指令要求召回在2009年與2010年期間所有進口自埃及某出口商的種子,并對這些種子進行檢測,最后將其銷毀。
12. 歐盟擴大原產地強制標識制度至牛奶、雞蛋和雞肉產品
據意大利全國種植業者聯合會消息,歐盟近期通過新的法規,對牛奶、雞蛋和雞肉產品也實行原產地強制標識制度,以保證產品來源的透明度和食品安全。該協會稱,意大利在食品安全和質量方面一直處在歐盟的前列,食品控制和檢查十分嚴格。目前意大利實行原產地強制標識制度的食品分別為:雞肉及雞肉制品、牛肉、新鮮水果蔬菜、雞蛋、蜂蜜、番茄調味原醬、鮮奶、魚、初榨橄欖油。
13. 歐洲議會批準最新歐盟食品標識規定
2011年7月6日,歐洲議會同意了歐盟有關食品標簽的新規定。其目的在于讓信息更加清晰易懂,具體包括卡路里值、 脂肪含量、飽和脂肪酸等,此外需要標明產地的食品的范圍擴大至新鮮豬肉、雞肉、山羊肉和綿羊肉。自規定在《歐盟公報》上發布起,給予企業3年時間來適應新規定。考慮到營養值的標注標準,在強制執行上述規定之前將有5年的過渡期。
14. 歐盟基于轉基因風險將對我國米制品實施嚴格進口管制
歐盟2011年11月15日中期快訊消息,由于檢出被未授權的轉基因大米污染的產品越來越多,歐盟決定加強對中國米制品的進口管制。在食物鏈和動物健康常務委員會(SCoFCAH)的會議上,歐盟成員國簽署了這一決議。該決議基于食物和獸醫辦公室(FVO)于今年3月對中國的審查,以及歐盟食品和飼料快速警報系統(RASFF)的通報。
15. 歐盟頒布果汁標準新法規
歐洲議會12月14日通過一項果汁產品標準新法規,新法規在歐盟2001年版果汁產品標準法規基礎上進行了修改,細化純果汁、果漿或果泥果汁、混合型果汁的區分,禁止在純果汁中添加糖,要求對果漿或果泥果汁中添加的糖或甜味劑進行標示。
對于混合型果汁,新法規規定,含有90%蘋果汁和10%草莓汁的果汁將一律標示為"蘋果和草莓汁",而歐盟現行果汁標準允許此類產品標示為"草莓汁";含有3種以上水果成分的果汁將標示為"混合果汁"。
日期:2011-12-31
1. 歐盟委員會呼吁簡化過于復雜的食品進口監控體系
歐盟委員會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歐盟食品進口監控程序起到了應有的作用,但是其分散性和復雜性使得其在不同的經濟區域之間應用程度不一致。因此,歐盟委員會呼吁簡化食品、動物飼料和動植物的復雜管理框架,形成一個更"整體性"的措施,從而使各地區之間一致。
2. 歐盟雙酚A禁令出臺出口企業面臨洗牌危機
2011年1月28日,歐盟發布了關于修改2002/72/EC與嬰兒奶瓶中雙酚A限量的指令(2011/8/EU),該指令規定從2011年3月1日起,禁止在歐盟境內生產含雙酚A成分嬰兒奶瓶,并從2011年6月1日起,禁止將含雙酚A成分嬰兒奶瓶投放市場或進口。
3. 歐盟擬批準進口動物飼料含少量轉基因成分
歐盟委員會2月22日下午通過一項決議,將允許進口動物飼料中含有少量轉基因成分。根據此項決議,轉基因作物痕跡含量不得超過飼料的0.1%,而之前一直要求轉基因作物痕跡含量為0。
4. 歐盟部分成員國接連通報中國鋁含量超標面食
今年1月24日,出口捷克的中國產速食面和粉條遭到禁售。在此前的通報中,捷克共和國農業和食品檢疫局(CAFIA)表示,禁止銷售的兩種包裝面食品,一種為500克包裝的現成面條,保質期為2012年9月30日;另一種為250克包裝的粉絲,保質期為2012年12月31日。
此前出口比利時的中國產速食面也因鋁含量超標而遭到禁售,相關產品被遣回或銷毀。
5. 歐盟食品安全局認為焦糖色素無害食品安全
基于現有數據,歐盟專家組認為,四種焦糖色素既無基因毒性效應,也無致癌性,目前尚無證據表明焦糖色素會對人的生殖或者兒童發育有不利的影響。考慮到它們類似的特性,專家組對四種焦糖色素設立的每日允許攝入量為300 mg/kg;然而對于E150c,該專家組對其設立的ADI較為嚴格,為100 mg/kg。
6. 我國4款湯圓因含未被批準的轉基因成分被歐盟通報
據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2011年第12周通報,我國共有17款產品被通報,其中有4款湯圓因其中的大米含未被批準的轉基因成分被撤出市場或作銷毀處理。這四款湯圓分別為:綠茶湯圓、花生湯圓、紅豆湯圓、芝麻湯圓,通報國均為英國。
7. 歐洲議會議員、成員國官員并未就歐盟新型食品條例達成一致
歐盟成員國和歐洲議會29日未能就是否禁止克隆食品達成一致,導致歐盟更新1997年沿用至今的新型食品法規的努力以失敗告終。歐洲議會在當天發表的一份聲明中說,歐洲議會與歐盟成員國代表經過徹夜談判仍然未能解決雙方間分歧。歐洲議會要求禁止銷售來自克隆動物和其后代的食品,或者在食品標簽上注明哪些食品來自于克隆動物或其后代,但歐盟成員國代表只同意注明新鮮牛肉是否來自于克隆牛或者其后代。
8. 歐盟委員會開始評估嬰兒食品中的重金屬含量
歐盟表示,將專門針對嬰兒食品中鉛與鎘的最大限量水平進行評估。評估后,現行嬰兒配方奶粉中鉛的最大限量水平將被調低,同時將首次引進嬰兒食品中的鎘限量規定。此外歐盟還表示,對于嬰幼兒特別重要的部分食品,如牛奶、巧克力、蔬菜、谷物及其制品也將被評估。
9. 歐洲消費者團體呼吁擴大雙酚A禁令范圍
3月30日,歐洲消費者組織(BEUC)就雙酚A在消費品中的使用情況發布立場文件。在文件中,BEUC要求歐洲委員會進一步擴大雙酚A奶瓶禁令的范圍;在有更安全替代物的情況下,替換所有消費品中的雙酚A。
10. 歐盟修改食品中重金屬、二惡英等污染物的最大殘留限量
2011年5月3日,歐盟發布(EU)No 420/2011號條例,修訂(EC)No 1881/2006號條例,對食品中重金屬、二惡英等污染物的最大限值進行了修訂。
11. 歐盟食品安全局密切監控德國大腸桿菌疫情
2011年5月份德國爆發了大規模的大腸桿菌疫情,并蔓延至歐洲以及北美地區。歐盟食品安全局發布報告稱,進口自埃及被用于培育芽菜的一批次葫蘆巴種子很有可能是法德兩國大腸桿菌疫情的源頭,鑒于此歐盟官員下達指令要求召回在2009年與2010年期間所有進口自埃及某出口商的種子,并對這些種子進行檢測,最后將其銷毀。
12. 歐盟擴大原產地強制標識制度至牛奶、雞蛋和雞肉產品
據意大利全國種植業者聯合會消息,歐盟近期通過新的法規,對牛奶、雞蛋和雞肉產品也實行原產地強制標識制度,以保證產品來源的透明度和食品安全。該協會稱,意大利在食品安全和質量方面一直處在歐盟的前列,食品控制和檢查十分嚴格。目前意大利實行原產地強制標識制度的食品分別為:雞肉及雞肉制品、牛肉、新鮮水果蔬菜、雞蛋、蜂蜜、番茄調味原醬、鮮奶、魚、初榨橄欖油。
13. 歐洲議會批準最新歐盟食品標識規定
2011年7月6日,歐洲議會同意了歐盟有關食品標簽的新規定。其目的在于讓信息更加清晰易懂,具體包括卡路里值、 脂肪含量、飽和脂肪酸等,此外需要標明產地的食品的范圍擴大至新鮮豬肉、雞肉、山羊肉和綿羊肉。自規定在《歐盟公報》上發布起,給予企業3年時間來適應新規定。考慮到營養值的標注標準,在強制執行上述規定之前將有5年的過渡期。
14. 歐盟基于轉基因風險將對我國米制品實施嚴格進口管制
歐盟2011年11月15日中期快訊消息,由于檢出被未授權的轉基因大米污染的產品越來越多,歐盟決定加強對中國米制品的進口管制。在食物鏈和動物健康常務委員會(SCoFCAH)的會議上,歐盟成員國簽署了這一決議。該決議基于食物和獸醫辦公室(FVO)于今年3月對中國的審查,以及歐盟食品和飼料快速警報系統(RASFF)的通報。
15. 歐盟頒布果汁標準新法規
歐洲議會12月14日通過一項果汁產品標準新法規,新法規在歐盟2001年版果汁產品標準法規基礎上進行了修改,細化純果汁、果漿或果泥果汁、混合型果汁的區分,禁止在純果汁中添加糖,要求對果漿或果泥果汁中添加的糖或甜味劑進行標示。
對于混合型果汁,新法規規定,含有90%蘋果汁和10%草莓汁的果汁將一律標示為"蘋果和草莓汁",而歐盟現行果汁標準允許此類產品標示為"草莓汁";含有3種以上水果成分的果汁將標示為"混合果汁"。
日期:2011-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