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黃麗麗教授團隊攻克獼猴桃潰瘍病防控難題

   2020-10-10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72
核心提示:我再也不怕潰瘍病了。8月中旬的濛濛細雨中,站在自家120畝的獼猴桃園子旁,眉縣湯峪鎮果農楊乃乾對來訪者大聲說。  對于所有種
“我再也不怕潰瘍病了。”8月中旬的濛濛細雨中,站在自家120畝的獼猴桃園子旁,眉縣湯峪鎮果農楊乃乾對來訪者大聲說。


  對于所有種植獼猴桃的果農而言,潰瘍病曾經是他們聞之色變的“癌癥”。如今,楊乃乾之所以不怕,是因為運用了我校植物保護學院黃麗麗教授團隊的研究成果。


  獼猴桃富含維生素C,屬于經濟林中產值很高的果樹。地處秦嶺北麓的眉縣因為自然條件優越,獼猴桃種植規模迅速擴大。眉縣果業中心副主任趙英杰介紹,2009年春天,潰瘍病大爆發時,眉縣果園“病害發生率輕者30%,重者90%,群眾流著淚鋸枝砍樹。”


  獼猴桃樹感染了潰瘍病后,會出現葉斑、花腐、樹干潰瘍流膿等癥狀,最終導致枝枯樹死。這一病害在世界獼猴桃種植區首次報道是1980年,我國最早的報道出現在1985年。


  獼猴桃樹干潰瘍



  獼猴桃葉片潰瘍葉斑


  由于不懂潰瘍病流行成災的根本原因,周至、眉縣等規模化栽培獼猴桃較早地區的果農只能在春季看到樹干大量流膿時頻繁噴涂各種農藥,或刮皮涂藥治療,或剪除枯枝砍去死樹,待根孽苗萌生后再嫁接新枝。治而不絕,潰瘍病恐慌情緒在整個陜西獼猴桃產區彌漫。


  黃麗麗教授團隊聞訊后即抽調力量開展潰瘍病調查研究。“一年四季,走遍了眉縣的村村寨寨。”眉縣植保站前副站長、農技中心副主任朱歲層說,在多個省部級科研項目的資助下,團隊聯合陜西省農村科技開發中心、陜西省植物保護工作總站等多家單位歷經十余年攻關,最終揭開了潰瘍病的神秘面紗。


  團隊研究發現,獼猴桃潰瘍病是由細菌引起的病害。團隊首次闡明了我國獼猴桃潰瘍病的致病細菌為丁香假單胞桿菌獼猴桃致病變種生物型3,率先揭示了該病害在我國獼猴桃主產區的發病流行規律,并改被動治為主動防,提出了“兩前兩后”精準施藥防控策略,還以陜西為中心,在全國獼猴桃種植區星羅棋布建立防控示范點進行防治技術示范,并及時開展技術的培訓推廣。


  “開花前開花后全樹噴藥2次防控花腐和葉斑,采果后至落葉前用藥液噴淋或涂刷樹干2次。”說起“兩前兩后”的內容,眉縣奇峰果業64歲的技術員祁生榮介紹,自己用此方法實踐的防病效率高達90以上。目前,眉縣獼猴桃潰瘍病防治整體效果達到了85%以上,發病株率控制在3%以下。楊乃乾、祁生榮等很多示范戶也作為“專家”被請到省內外指導潰瘍病防治。


  近三年來,團隊圍繞獼猴桃潰瘍病綠色防控技術培訓技術人員和果農累計10余萬人次,示范推廣185萬畝,挽回產量近37萬噸,增收節支累計超過15億元,為我國獼猴桃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5月18日,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組織專家對這一成果進行了鑒定,認為該成果創新性強、應用面廣,整體達到國際同類研究領先水平。



日期:2020-10-10
 
地區: 陜西
行業: 果蔬 調味品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