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第十八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暨第二十屆中國西部(重慶)國際農產品交易(以下簡稱“中國農交會”)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盛大開幕!
中國鐵塔是在落實“網絡強國”戰略、深化國企改革、促進電信基礎設施資源共享的背景下成立的大型通信鐵塔基礎設施服務企業,作為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國家隊”,5G新基建的主力軍、共享經濟踐行者,自5G商用一年多以來,累計承建5G基站項目超過70萬個,其中97%都是利用共享存量站址完成。
自2018年起,中國鐵塔逐步從行業共享邁向社會共享,把通信塔轉變為社會塔,把社會塔轉變成通信塔,充分利用 “塔、房、電、維”優勢資源和統籌路燈桿、廣告牌、監控桿等超千萬級的社會站址資源,通過在桿塔上安裝傳感器、攝像頭、環境監測儀等設備服務于社會。
那么作為第十八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參展企業,中國鐵塔【展位號:C301】為我們展現出哪些服務農業農村的產品呢?現在就帶大家一探究竟。
中國鐵塔服務農業農村整體優勢
中國鐵塔具有獨一無二的高點優勢、穩定的傳輸條件、完備的電力供應、專業的維護隊伍。綜合利用鐵塔優勢和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可服務數字農業農村建設。
豐富的站址資源:210余萬個站址,點多面廣,設備安裝與掛載空間充裕。
便捷的通信條件:移動通信基站,得天獨厚的無線、有線甚至衛星通信條件。
完備的電力供應:交直流供電方式可選,完備的供電保障,解決后顧之憂。
開放的監控平臺:動環監控系統遠程實時在線、可管可控,屬地化維護快速響應。
應用案例
長江禁捕 漁政監控
長江十年禁漁,是黨中央為全局計、子孫謀的重大決策,是推進長江流域生態文明建設、開展生態環境治理和促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的關鍵舉措。
中國鐵塔在長江流域沿岸有豐富的鐵塔資源,500米范圍內有鐵塔15.5萬個;1公里范圍內有鐵塔 18.3萬個;2公里范圍內有鐵塔 20.6萬個;3公里范圍內有鐵塔 22.6萬個。農業農村相關執法部門,可以充分利用沿岸中國鐵塔站址,架設近距或2-3KM視距的攝像設備,基本可以實現長江流域主要禁捕區域的監控全覆蓋,對船舶非法入侵、河面捕魚作業、非法電魚炸魚、河岸非法垂釣行為進行AI自動識別告警和執法取證。
目前,中國鐵塔在重慶已建成41個點位,實現了100多公里長江流域的監控;湖南益陽建成了10個站點,對益陽市資江干流30KM河段重點區域的違法捕魚和垂釣情況實行7x24小時視頻監控;湖北咸寧鐵塔建設6KM高點監控10處,3KM高點監控23處,對長江干流西涼湖水域非法捕魚實時監控,同時在重要碼頭、卡口設置低點監控7處,對車輛、人員進行識別記錄和禁捕普法宣傳。
數字農田及林草監測
農田監控監測
中國鐵塔以數字化技術打造“天-空-地”一體化農田監控監測網絡,實現農田氣象預警、土壤墑情旱情預警、農作物長勢監測、農業災情勘察四類應用。通過鐵塔掛載的氣象要素監測設備,實時監測農田氣象數據,當氣象異常時,發送預警信息至防災中心,及時采取防災減災措施。通過土壤濕度傳感器,采集鐵塔周圍土壤濕度信息,當濕度異常時,發送預警信息至防災中心,及時采取旱澇防災措施。綜合農田氣象、土壤養分、光照強度、二氧化碳含量等參數,可對農作物長勢進行監測分析,實現農民從“看天吃飯”到“精準農業”的轉變。通過鐵塔掛載的高空監測攝像頭,以衛星云圖為輔助,可精確鎖定受災農田區域,同時生成受災數據,為保險公司提供理賠依據。目前已在吉林與中農陽光公司合作開展試點。
林草領域監測
中國鐵塔通過集視頻監控、智能預警、指揮調度的智能資源信息系統,對自然保護區、草原、濕地的林木、草場、野生動植物、湖泊、水庫等實時監控系統,為保護生態,防止森林火災等貢獻力量。
目前已為內蒙古大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青海隆寶自然保護區、甘肅張掖國家濕地公園提供了有效的監測保護方案,實現對林草自然資源有效監管。
水源監測
中國鐵塔利用鐵塔高空資源優勢,通過高位監測預警,加強飲用水源地保護,對重點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全面監測,建立安全的水質環境,同時對危害水源安全的行為進行智能分析和聯動預警,有效提高了執法效率,確保人民的飲水安全。
目前,中國鐵塔與山東、湖南、江蘇、重慶等7個省市農業農村主管部門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在全國各省市落地了800余個項目,通過在長江禁捕、智慧農業、大田監測、鄉村綜合治理等多方面合作,取得明顯經濟社會效益。
日期:2020-12-08
本文由食品伙伴網會展中心合作發布,網站已盡嚴格審核義務,僅供網友學習參考使用。因辦展過程的不可控性,請您參展觀展前務必再次與組織方或展館方核實。此外,食品伙伴網與站內所有展會之間均無主辦/協辦或承辦等關聯關系。如遇參展糾紛,請追究辦展主體的法律責任。食品伙伴網會展中心提供展會合作、會議合作、代理招商、廣告宣傳、軟文發布、新媒體推廣等服務,歡迎垂詢:0535-2129305 ,QQ:1804696922,Email:expo@foodmate.net。
中國鐵塔是在落實“網絡強國”戰略、深化國企改革、促進電信基礎設施資源共享的背景下成立的大型通信鐵塔基礎設施服務企業,作為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國家隊”,5G新基建的主力軍、共享經濟踐行者,自5G商用一年多以來,累計承建5G基站項目超過70萬個,其中97%都是利用共享存量站址完成。
自2018年起,中國鐵塔逐步從行業共享邁向社會共享,把通信塔轉變為社會塔,把社會塔轉變成通信塔,充分利用 “塔、房、電、維”優勢資源和統籌路燈桿、廣告牌、監控桿等超千萬級的社會站址資源,通過在桿塔上安裝傳感器、攝像頭、環境監測儀等設備服務于社會。
那么作為第十八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參展企業,中國鐵塔【展位號:C301】為我們展現出哪些服務農業農村的產品呢?現在就帶大家一探究竟。
中國鐵塔服務農業農村整體優勢
中國鐵塔具有獨一無二的高點優勢、穩定的傳輸條件、完備的電力供應、專業的維護隊伍。綜合利用鐵塔優勢和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可服務數字農業農村建設。
豐富的站址資源:210余萬個站址,點多面廣,設備安裝與掛載空間充裕。
便捷的通信條件:移動通信基站,得天獨厚的無線、有線甚至衛星通信條件。
完備的電力供應:交直流供電方式可選,完備的供電保障,解決后顧之憂。
開放的監控平臺:動環監控系統遠程實時在線、可管可控,屬地化維護快速響應。
應用案例
長江禁捕 漁政監控
長江十年禁漁,是黨中央為全局計、子孫謀的重大決策,是推進長江流域生態文明建設、開展生態環境治理和促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的關鍵舉措。
中國鐵塔在長江流域沿岸有豐富的鐵塔資源,500米范圍內有鐵塔15.5萬個;1公里范圍內有鐵塔 18.3萬個;2公里范圍內有鐵塔 20.6萬個;3公里范圍內有鐵塔 22.6萬個。農業農村相關執法部門,可以充分利用沿岸中國鐵塔站址,架設近距或2-3KM視距的攝像設備,基本可以實現長江流域主要禁捕區域的監控全覆蓋,對船舶非法入侵、河面捕魚作業、非法電魚炸魚、河岸非法垂釣行為進行AI自動識別告警和執法取證。
目前,中國鐵塔在重慶已建成41個點位,實現了100多公里長江流域的監控;湖南益陽建成了10個站點,對益陽市資江干流30KM河段重點區域的違法捕魚和垂釣情況實行7x24小時視頻監控;湖北咸寧鐵塔建設6KM高點監控10處,3KM高點監控23處,對長江干流西涼湖水域非法捕魚實時監控,同時在重要碼頭、卡口設置低點監控7處,對車輛、人員進行識別記錄和禁捕普法宣傳。
數字農田及林草監測
農田監控監測
中國鐵塔以數字化技術打造“天-空-地”一體化農田監控監測網絡,實現農田氣象預警、土壤墑情旱情預警、農作物長勢監測、農業災情勘察四類應用。通過鐵塔掛載的氣象要素監測設備,實時監測農田氣象數據,當氣象異常時,發送預警信息至防災中心,及時采取防災減災措施。通過土壤濕度傳感器,采集鐵塔周圍土壤濕度信息,當濕度異常時,發送預警信息至防災中心,及時采取旱澇防災措施。綜合農田氣象、土壤養分、光照強度、二氧化碳含量等參數,可對農作物長勢進行監測分析,實現農民從“看天吃飯”到“精準農業”的轉變。通過鐵塔掛載的高空監測攝像頭,以衛星云圖為輔助,可精確鎖定受災農田區域,同時生成受災數據,為保險公司提供理賠依據。目前已在吉林與中農陽光公司合作開展試點。
林草領域監測
中國鐵塔通過集視頻監控、智能預警、指揮調度的智能資源信息系統,對自然保護區、草原、濕地的林木、草場、野生動植物、湖泊、水庫等實時監控系統,為保護生態,防止森林火災等貢獻力量。
目前已為內蒙古大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青海隆寶自然保護區、甘肅張掖國家濕地公園提供了有效的監測保護方案,實現對林草自然資源有效監管。
水源監測
中國鐵塔利用鐵塔高空資源優勢,通過高位監測預警,加強飲用水源地保護,對重點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全面監測,建立安全的水質環境,同時對危害水源安全的行為進行智能分析和聯動預警,有效提高了執法效率,確保人民的飲水安全。
目前,中國鐵塔與山東、湖南、江蘇、重慶等7個省市農業農村主管部門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在全國各省市落地了800余個項目,通過在長江禁捕、智慧農業、大田監測、鄉村綜合治理等多方面合作,取得明顯經濟社會效益。
日期:2020-12-08
本文由食品伙伴網會展中心合作發布,網站已盡嚴格審核義務,僅供網友學習參考使用。因辦展過程的不可控性,請您參展觀展前務必再次與組織方或展館方核實。此外,食品伙伴網與站內所有展會之間均無主辦/協辦或承辦等關聯關系。如遇參展糾紛,請追究辦展主體的法律責任。食品伙伴網會展中心提供展會合作、會議合作、代理招商、廣告宣傳、軟文發布、新媒體推廣等服務,歡迎垂詢:0535-2129305 ,QQ:1804696922,Email:expo@foodmat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