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一種基于ICP-MS的多元分析實現中國牛骨產地和品種溯源方法研究

   2021-05-21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李俠417
核心提示: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食品溯源信息的關注日益增長,牛骨作為一種附加值極高的副產物,歷來存在溯源困難、管理混亂的現象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食品溯源信息的關注日益增長,牛骨作為一種附加值極高的副產物,歷來存在溯源困難、管理混亂的現象。因此,鑒別牛骨產品的地理來源和品種具有重要意義。中式食品加工與裝備創新團隊對來自中國8個省份(內蒙古、山東、甘肅、河南、陜西,西藏、四川、吉林)的2個品種(牦牛、黃牛)共143份牛骨進行了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分析(ICP-MS)。由檢測結果可知,在不同省份和品種的原料中,分別有45種和31種元素存在顯著的統計學差異。結合多元統計分析(層序聚類分析、線性判別分析)實現了牛骨地區和品種的準確鑒別,并通過K-fold交叉驗證對鑒別模型的準確性進行評估,準確率分別達94.5%(地理)和99.3%(品種)。表明化學元素分析和多元統計法的聯合使用可以實現畜禽骨溯源鑒定,該方法可為消費者提供牛骨溯源真實信息,避免產品摻假,從而規范相關市場秩序。
 
  該研究與比利時列日大學讓布盧農學院合作發表在食品領域期刊《Food Chemistry》(IF: 6.306),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2072156)和內蒙古科技重大專項支持
 
  文章連接:https://doi.org/10.1016/j.foodchem.2021.129619



日期:2021-05-21
 
地區: 吉林 吉林市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