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時隔七年國際干燥領域權威刊物Drying Technology再次為江南大學食品學院張慜教授團隊出版研究特刊

   2021-07-14 江南大學食品學院733
核心提示:近日,國際干燥領域權威SCI刊物Drying Technology【最新影響因子IF 4.452】時隔七年再次為江南大學食品學院張慜教授團隊出版研究
近日,國際干燥領域權威SCI刊物Drying Technology【最新影響因子IF 4.452】時隔七年再次為江南大學食品學院張慜教授團隊出版研究特刊(SPECIAL ISSUE)【2021年第39卷第9期,1135-1270頁,見附圖】。此次特刊以“江南大學干燥研發(Drying R&D at Jiangnan University)”為主題,表彰該團隊近年來對食品干燥技術的研發、產業化以及國際干燥領域交流等方面作出的杰出貢獻。此期特刊收錄13篇食品干燥研究論文,共136頁,均來自張慜教授團隊。
 
  Drying Technology是國際著名出版集團Taylor & Francis(美國)旗下的國際干燥領域權威期刊,每年發行16期。2014年,Drying Technology首次為張慜教授團隊出版研究特刊,以表彰該團隊在食品干燥領域的杰出貢獻。然而,國際權威期刊10年內連續兩次專門為同一團隊設立研究特刊是極為罕見的,在該刊物創刊40年來尚屬首次。這凸顯出張慜教授團隊在食品干燥領域的重要國際影響力、研究成果的國際領先性以及研究方向的國際前沿性。
 
  食品干燥能耗巨大,是目前國內外食品工業節能降耗的重點對象。據統計,從食品干燥占食品工業總能耗來看,發達國家約占15%-25%,而發展中國家由于工藝及裝備落后往往超過25%。因此食品高效節能干燥研究是國內外干燥研究的主要方向。
 
  張慜教授團隊作為國際干燥界食品高效干燥研究的領先團隊,依托教育部“海外名師”項目、國家外國專家局“高端外國專家”團隊項目等省部級國際合作項目及緊密型產學研項目,培養了食品高效干燥前沿選題的畢業研究生/博士后100多名,獲批食品干燥國內外發明專利100余件,發表了食品干燥SCI論文200余篇,被引總數超過9千次,在食品干燥國際研發團隊中連續8年發表的SCI論文數及引用數(WEB OF SCIENCE統計)名列第一。出版的專著《食品高效優質干燥技術》獲第四屆中國出版政府獎的提名獎及第九屆亞太干燥大會杰出干燥著作獎。
 
  近20年來,張慜教授團隊與20多家行業龍頭企業長期緊密合作,研發了一系列的食品干燥創新技術和新產品。值得一提的是,該團隊與我國首批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海通食品集團成立的緊密型聯合研究所已成功運轉20年,突破的120多項果蔬加工核心技術聯合申請了國內外發明專利(獲批授權91件),聯合鑒定的科技成果15項(7項達到國際領先),聯合研發的果蔬高品質干燥技術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十三五”期間,張慜教授擔任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果蔬干燥減損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發”(編號2017YFD040090)負責人,帶領來自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的25家優勢研究團隊,針對我國果蔬干燥產業存在的“三高兩低”(高能耗、高污染、高成本、品質低、智能化程度低)突出問題,開展問題導向型研究,研發了高效節能組合干燥、多能組合綠色安全干燥、干燥用新型預/后處理、品質劣變控制的優質干燥、智能化品質調控的精準干燥等50項果蔬干燥減損系列關鍵技術及28臺/套新型裝備/裝置,建立了相應的示范生產線。與目前熱風、凍干等主流干燥方式相比,新型關鍵設備及工藝的干燥單位能耗降低≥55%;該成果在果蔬干燥領域的高效節能及污染控制顯著,推動了果蔬干燥產業的升級換代。該系列創新成果已在12省17家企業應用推廣,取得了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獲2020年度中國商業聯合會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本期特刊涵蓋了江南大學團隊在“十三五”期間最新研發的食品干燥技術與裝備創新成果,主要包括脈沖噴動紅外凍干、脈沖噴動微波凍干、凍干高效預處理等高效凍干相關減損技術與裝備等。所考察的干燥物料種類較多,包括食用玫瑰、玫瑰-山藥重組脆片、玫瑰酸奶溶豆、胡蘿卜、辣根調味品、蘆筍副產品、大蒜、雞肉、雞骨粉、藍莓、蔓越莓和樹莓等。高效凍干技術與裝備可以有效克服傳統食品凍干能耗高、干燥效率低等弊病,是將來食品凍干產業轉型升級的主要發展方向。
 
  特刊詳情可見鏈接:https://www.tandfonline.com/toc/ldrt20/39/9?nav=tocList

  附圖:《Drying Technology》39卷第9期“江南大學干燥研發”特刊封面及目錄



日期:2021-07-14
 
標簽: 食品 PE
行業: 包裝材料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