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做好減鹽行動 筑牢健康基石丨2021中國肉類行業減鹽健康行動交流會在魯順利召開

   2021-07-17 中國肉類協會微信號452
核心提示:為了貫徹落實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三減三健專項行動,引導肉類行業積極承擔健康中國社會責任、推進減鹽行動,有效降低消費者人均每
為了貫徹落實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三減三健”專項行動,引導肉類行業積極承擔“健康中國”社會責任、推進“減鹽行動”,有效降低消費者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量,實現慢性病預防關口前移,有效遏制高血壓及其相關疾病患病率不斷上升趨勢,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助力實現《“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提出的“2030年全國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量降低20%”目標,中國肉類協會于7月14日在山東煙臺舉辦“2021中國肉類行業減鹽健康行動交流會”。本次會議由中國肉類協會肉類食品配料分會秘書長劉莎主持。
 
  中國肉類協會副會長高觀致辭表示,肉類行業科學減鹽行動是對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關愛和對生命的呵護。為了使減鹽健康行動真正成為行業的一個有實效的工作,制定一個關于肉類行業科學減鹽團體標準的工作意義十分重大。他指出,制定一個符合國家、行業要求,滿足企業、行業發展的團體標準,要以科學的態度和精神,傳播科學的健康知識,反對、抵制不科學和偽科學信息,正確地指引和規范行業未來的工作,增強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深化對發展全民健康事業的認識。
 
  國家衛健委食品司食品營養處處長徐嬌在線上會議對營養健康標準體系及相關政策等內容進行解讀。她指出,完善營養標準體系是統籌推進健康中國行動與國民營養計劃實施的重要步驟。各地區要通過試點示范,以點帶面,逐步在轄區全面推廣營養健康餐廳、營養健康食堂建設工作,推動餐飲業轉型升級。徐嬌處長介紹了《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她強調了營養對健康的影響較大,高鹽(鈉)對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腦卒、胃癌等慢性疾病發病率和肥胖都有一定的影響。她指出了營養健康場所系列指南五項基本原則:一是減鹽、減油、減糖;二是合理膳食、健康烹飪;三是衛生防疫;四是防止浪費;五是營養教育等。下一步工作是要發揮各部門資源優勢,合力推進重點工作。同時啟動試點示范工作,推動各地探索建設區域性營養創新平臺。完善營養健康標準體系。制定《餐飲食品營養標識指南》《營養健康食堂建設指南》《營養健康餐廳建設指南》等,以科學標準指導合理膳食和“三減”落地實施。
 
  成都大學教授、四川肉類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王衛教授同與會代表分享減鹽技術在肉制品加工中的應用。他強調,人們對食鹽的需求下降,而攝入量在上升。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人均食鹽攝入量應低于5克,而全球范圍內的攝入量遠遠超過此標準,我國一般人均進食食鹽為10-15克。所以通過降低食品中的食鹽添加以控制食鹽攝入量成為消費者的必然需求。隨后,他同與會代表分享了主要防腐保質柵欄因子的技術與應用,一是肉制品減鹽與柵欄調控的關系,提出了控制原輔料初始菌量;二是溫度閾值因子與減鹽,溫度控制是低鹽肉制品保存與制作的重要途徑;三是酸堿度因子與減鹽關系,可以部分替代食鹽的保質作用;四是氧化還原因子與減鹽,低鹽食品要依靠冷鏈與真空包裝的保存;五是物料抑菌因子與減鹽,適量衛生安全的防腐劑有助于產品的可儲性;六是水分活度因子與減鹽,烘干等技術應用有助于肉制品保存。
 
  雙匯、得利斯、雙魚、金鑼、雛鷹等肉制品企業圍繞肉制品加工過程中減鹽產品技術研發、減鹽產品相關標準、減鹽產品保質期、蛋白質水解、醬鹵肉制品減鹽技術的需求等話題進行討論。天博、安琪酵母、海樂、德慧、聞達、欣和等配料企業代表從酵母、天然植物膠、納米鹽、呈味肽、低鈉鹽、天然香辛料等技術入手為肉制品加工過程中低鹽技術作出解決方案介紹。
 
  中國肉類協會休閑肉制品分會會長褚潔明作大會總結時表示,從行業角度來看,我們參與“三減三健”行動勢在必行。針對“減鹽”的團體標準制定來看,由于肉制品門類較多,要針對產品類別進行精細分類,為行業、產業發展制定出更符合實際的團體標準。同時,我們企業和行業協會也要對消費者進行積極引導和宣傳,為“健康中國”貢獻自身力量。
 
  此次研討會從產業發展現狀和創新發展需求出發,交流探討肉類行業減鹽的科學技術和實踐,推進企業積極行動,設定減鹽目標。與會的食品產業屆代表在分享減鹽新技術和新方案的同時,積極表態將共同推進減鹽行動有序開展,營造全民健康飲食文化環境,為提高全民身體健康貢獻力量。
 
  國家衛健委等相關部委領導、成都大學等行業專家以及山東得利斯、濟南維爾康、江蘇雙魚、山東天博、河南雙匯、山東金鑼、南京雨潤、華潤五豐等四十余家企業代表參加本次會議。



日期:2021-07-17
 
地區: 山東 煙臺市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