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18日,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主辦的第六屆中國特殊食品大會在江蘇省無錫市舉辦。作為本屆中國特殊食品大會期間舉辦的重要活動之一,第五屆中國保健食品大會暨特殊食品原配料發展論壇及保健食品創新發展論壇于10月15日召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特殊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司副司長樊紅平、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樊永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審評中心保健食品工藝標準審評部處長劉洪宇到場分享。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3月,全國獲得保健食品生產許可的生產企業1691家,在產注冊產品12780件,在產備案產品5097件,產值超過了4000億。據不完全統計全國保健食品的經營主體超過了120多萬家,在2016年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保健食品消費市場。
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會長邊振甲在致辭中指出,我國的保健食品產業正處在破舊立新的關鍵時期,政策、規章、標準等都在不斷改革中;行業應以研發創新為基石,不斷適應新的市場變化;消費者對健康的需求愈發重視,消費人群跨越代際,消費需求不斷提升,保健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成為未來趨勢。
邊振甲會長同時談到,保健食品仍存在經營環節薄弱、產品同質化嚴重、普通食品與保健食品界定不清等問題,保健食品生產企業應以科技創新應對挑戰,贏得消費者信任,促進市場發展。同時,政府部門釋放政策紅利,促進保健食品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針對保健食品發展現狀,多位權威專家針對保健食品法律頂層設計思考、協同創新、產業發展等方面發表了觀點。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食品與農業標準化研究所博士吳琦表示,保健食品標準體系應該在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的框架之內,達到結構優化、先進合理、科學高效、開放融合,在標準化科研工作方面,基礎要持續的牢固。
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保健食品研發專委會委員、湯臣倍健科技中心總監張旭光表示,目前保健食品市場呈現兩極化的趨勢,一是輕功能,食品化、快消化、高頻化產品發展;另一是重功能,在核心競爭力上在功能功效上的需求增加。他希望倡導整個行業建立科學全面膳食營養補充的體系,加大功能原料產品技術的深入研究。
中國社科院食品藥品產業發展與監管研究中心主任張永建表示,從宏觀層面來看,理念、戰略、需求、地位、市場這五個方面的轉變重構了中國健康產業發展的底線邏輯。中國健康產業發展的窗口機遇已經打開并長期向好。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毛學英進行了《乳源活性成分的營養健康作用及功能性乳配料研發》的主題報告,就備受關注的阿爾法乳白蛋白、乳鐵蛋白、乳脂肪球膜蛋白、乳磷脂等產品的特征與應用進行了介紹。
大會同期還以“七劍下天山 共話保健食品特殊性”為主題邀請行業專家交流探討。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專家鄧少偉、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健康事業部主任張中朋、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涂順明、中國保健協會市場工作委員會秘書長、庶正康訊創始人王大宏、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營養食品衛生學系教授張立實、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副秘書長郭海峰等嘉賓圍繞保健食品的特殊性,保健食品市場的發展潛力等話題展開交流,嘉賓一致認為,保健食品產業正在蓬勃發展,發展的基礎要保障產品的安全性與有效性,以及更多的創新性與科技支撐。
在“七劍下天山 共話保健食品功能使命”討論中,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原副主任嚴衛星、上海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原副主任仲偉鑒、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研究員王京鐘、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副總工兼標準信息部主任、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郭新光、北京中聞律師事務所資深律師李斌、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保健食品研發專委會副秘書長蘇龍等嘉賓圍繞保健食品的稱謂、產品定位等話題進行了交流。
會上,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健康食品研發博士朱穎、荷蘭愛聯康營養集團B2B總經理凱文Kévin Ransbotyn、IFF Health 大中華區產品經理呂騰飛、日生研功能食品(浙江)有限公司董事長袁勝元、嘉吉投資(中國)有限公司EpiCor?全球商務拓展總監李靈、如新抗衰老研究中心化學總監齊瑩、錦旗生物董事長兼總經理劉學聰、USP食品、膳食補充劑和草藥戰略客戶發展經理蘇麗娜、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系教授、河北一然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副總經理何方以及國內外保健食品企業相關負責人也圍繞保健食品技術審評、保健食品研發和趨勢等相關話題進行了精彩分享。
日期:2021-10-18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3月,全國獲得保健食品生產許可的生產企業1691家,在產注冊產品12780件,在產備案產品5097件,產值超過了4000億。據不完全統計全國保健食品的經營主體超過了120多萬家,在2016年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保健食品消費市場。
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會長邊振甲在致辭中指出,我國的保健食品產業正處在破舊立新的關鍵時期,政策、規章、標準等都在不斷改革中;行業應以研發創新為基石,不斷適應新的市場變化;消費者對健康的需求愈發重視,消費人群跨越代際,消費需求不斷提升,保健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成為未來趨勢。
邊振甲會長同時談到,保健食品仍存在經營環節薄弱、產品同質化嚴重、普通食品與保健食品界定不清等問題,保健食品生產企業應以科技創新應對挑戰,贏得消費者信任,促進市場發展。同時,政府部門釋放政策紅利,促進保健食品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針對保健食品發展現狀,多位權威專家針對保健食品法律頂層設計思考、協同創新、產業發展等方面發表了觀點。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食品與農業標準化研究所博士吳琦表示,保健食品標準體系應該在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的框架之內,達到結構優化、先進合理、科學高效、開放融合,在標準化科研工作方面,基礎要持續的牢固。
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保健食品研發專委會委員、湯臣倍健科技中心總監張旭光表示,目前保健食品市場呈現兩極化的趨勢,一是輕功能,食品化、快消化、高頻化產品發展;另一是重功能,在核心競爭力上在功能功效上的需求增加。他希望倡導整個行業建立科學全面膳食營養補充的體系,加大功能原料產品技術的深入研究。
中國社科院食品藥品產業發展與監管研究中心主任張永建表示,從宏觀層面來看,理念、戰略、需求、地位、市場這五個方面的轉變重構了中國健康產業發展的底線邏輯。中國健康產業發展的窗口機遇已經打開并長期向好。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毛學英進行了《乳源活性成分的營養健康作用及功能性乳配料研發》的主題報告,就備受關注的阿爾法乳白蛋白、乳鐵蛋白、乳脂肪球膜蛋白、乳磷脂等產品的特征與應用進行了介紹。
大會同期還以“七劍下天山 共話保健食品特殊性”為主題邀請行業專家交流探討。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專家鄧少偉、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健康事業部主任張中朋、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涂順明、中國保健協會市場工作委員會秘書長、庶正康訊創始人王大宏、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營養食品衛生學系教授張立實、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副秘書長郭海峰等嘉賓圍繞保健食品的特殊性,保健食品市場的發展潛力等話題展開交流,嘉賓一致認為,保健食品產業正在蓬勃發展,發展的基礎要保障產品的安全性與有效性,以及更多的創新性與科技支撐。
在“七劍下天山 共話保健食品功能使命”討論中,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原副主任嚴衛星、上海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原副主任仲偉鑒、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研究員王京鐘、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副總工兼標準信息部主任、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郭新光、北京中聞律師事務所資深律師李斌、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保健食品研發專委會副秘書長蘇龍等嘉賓圍繞保健食品的稱謂、產品定位等話題進行了交流。
會上,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健康食品研發博士朱穎、荷蘭愛聯康營養集團B2B總經理凱文Kévin Ransbotyn、IFF Health 大中華區產品經理呂騰飛、日生研功能食品(浙江)有限公司董事長袁勝元、嘉吉投資(中國)有限公司EpiCor?全球商務拓展總監李靈、如新抗衰老研究中心化學總監齊瑩、錦旗生物董事長兼總經理劉學聰、USP食品、膳食補充劑和草藥戰略客戶發展經理蘇麗娜、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系教授、河北一然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副總經理何方以及國內外保健食品企業相關負責人也圍繞保健食品技術審評、保健食品研發和趨勢等相關話題進行了精彩分享。
日期:2021-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