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中國農業科學院加工所甘薯莖葉高值化利用關鍵技術研發及應用成果通過科技成果評價

   2021-12-17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625
核心提示:2021年12月11日,由加工所薯類加工與品質調控創新團隊孫紅男副研究員、木泰華研究員牽頭完成的“甘薯莖葉高值化利用關鍵技術研發及應用”成果通過中科合創(北京)科技成果評價中心組織的科技成果評價。……(世界食品網-www.cctv1204.com)
2021年12月11日,由加工所薯類加工與品質調控創新團隊孫紅男副研究員、木泰華研究員牽頭完成的“甘薯莖葉高值化利用關鍵技術研發及應用”成果通過中科合創(北京)科技成果評價中心組織的科技成果評價。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培武研究員等7位業內權威專家組成的專家評價委員會一致認為該成果整體技術已達國際領先水平。
 
  我國甘薯資源十分豐富,據FAO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甘薯年產量0.52億噸,居世界首位。甘薯地上部分莖葉資源同樣豐富,一年可多次采收,產量與地下塊根相當,且富含營養與功能成分,是一種優質蔬菜資源。然而,目前我國甘薯莖葉除少部分被用作廉價動物飼料以外,大部分都被隨意拋棄,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甘薯莖葉的有效開發利用,已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2012年以來,加工所針對甘薯莖葉基礎信息匱乏、菜用甘薯莖葉食用品質有待提升、加工技術與功效組分高效制備技術落后等突出問題,系統開展甘薯莖葉高值化利用關鍵技術研發及應用,明確了不同品種、部位、采收期甘薯莖葉營養與功能成分等基礎信息,篩選出總酚含量最高、抗氧化活性最強的渝紫7號,具有潛在藥用價值的西蒙1號,選育出葉菜型甘薯莖葉新品種“薯綠1號”;發明了蒸汽滅酶-微波真空干燥-超微粉碎制備甘薯莖葉青汁粉新技術,干燥時間由真空冷凍干燥的48h以上縮短至2-3h,甘薯莖葉中的營養與功能成分得到有效保留;創建了超聲輔助乙醇溶劑提取結合AB-8大孔樹脂純化甘薯莖葉多酚,以及微濾-超濾-納濾相結合制備高活性多酚組分關鍵技術,所得多酚產品純度達85%以上,抗氧化活性顯著高于市售的茶多酚、葡萄籽多酚,動物實驗表明降血糖活性顯著高于陽性對照二甲雙胍,對紫外輻射引起的皮膚損傷有顯著的預防和治療作用;創制了甘薯莖葉青汁粉、甘薯莖葉曬后修復面膜等新產品6種,極大豐富了甘薯莖葉產品種類。
 
  該成果在北京、徐州、山東等地多家企業推廣應用,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社會及生態效益。該成果致力于我國甘薯加工產業的轉型升級,對于促進鄉村振興、改善全民營養健康、保護生態環境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日期:2021-12-17
 
地區: 北京
標簽: 北京 薯類 甘薯
行業: 糧油 果蔬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