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加工所農產品采后生理團隊揭示UV-C對番茄果實采后成熟衰老的調控新機制

   2025-07-14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251
核心提示:近日,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加工所農產品采后生理團隊在生物學國際知名期刊《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IF: 10.5,中科院1區)在線發表研究論文。該研究在國際上首次多維度系統性闡明了UV-C處理對番茄果實采后成熟衰老調控新機制。……(世界食品網-www.cctv1204.com)
近日,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加工所農產品采后生理團隊在生物學國際知名期刊《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IF: 10.5,中科院1區)在線發表題為“Transcriptomic and epigenetic signatures of tomato fruit after postharvest UV-C irradiation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maintenance of fruit quality”的研究論文。該研究在國際上首次多維度系統性闡明了UV-C處理對番茄果實采后成熟衰老調控新機制。
 
  口感型番茄香氣獨特且風味濃郁,深受消費者喜愛。然而,其采后品質易快速劣變,風味散失嚴重。短波紫外線(UV-C)處理可有效維持果實采后品質,但對于其在番茄果實采后成熟衰老過程中所發揮的具體調控機制,目前仍缺乏系統且深入的研究。本研究首次從基因、表觀遺傳修飾、代謝物等多層面深入系統全面的解析UV-C處理對番茄果實采后品質的調控機制,為果實采后品質生物學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結果表明,4 KJ/m?的UV-C處理可以顯著延緩口感型番茄的成熟衰老,維持果實的質地、色澤和風味等品質。UV-C處理可以激活ACO、ERF等乙烯生物合成與信號轉導、SUS、AADC1等風味合成及PPO、POD等抗氧化相關基因的表達;UV-C處理影響了番茄果實染色質可及性區域,并使促進風味物質合成、色素代謝以及脅迫響應相關基因的轉錄因子富集;UV-C處理還通過動態調控糖酸代謝、植物激素信號傳導、細胞壁降解等關鍵基因的DNA甲基化水平,進而抑制番茄果實的成熟進程;此外,UV-C處理還可以通過影響類黃酮合成、抗氧化、細胞壁代謝等關鍵基因的m6A修飾水平來影響番茄果實采后品質的變化。綜上所述,UV-C處理通過多維度調控網絡系統性調控口感型番茄采后成熟衰老和風味品質,該研究為果實采后品質控制的理論研究和技術研發提供了重要依據。
 
  加工所博士研究生陶杰杰和王云香副研究員為該論文并列第一作者,左進華研究員和鄭鄢燕副研究員為共同通訊作者,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分子植物生理研究所Alisdair R. Fernie教授等也參與了部分工作,本研究得到了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科技創新能力建設專項等項目的資助。
 
  論文鏈接:http://doi.org/10.1111/pbi.70210



日期:2025-07-14
 
地區: 北京
行業: 果蔬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