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合肥工業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 汪惠麗教授團隊在腸道菌群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Gut Microbiota Shapes Social Dominance Through Modulating HDAC2 in the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在Cell子刊《Cell Reports》上發表并成為編輯推薦論文。
腸道菌群是由多達百萬億個微生物所組成的復雜生態系統。腸道菌群與機體多種生理病理表現有關,也是部分食品營養成分發揮健康調節作用的重要“超級器官”樞紐。腸道菌群的結構和功能近年來受到研究者們的普遍關注,是食品營養、微生物和整個生命科學及醫學的研究熱點。但是,腸道菌群是否參與到社會等級行為的預決定過程目前尚不清楚。社會等級是在人和群居動物中普遍存在的一種基礎的社會組織行為,與機體的身體和精神健康密切相關。目前,人們對于等級決定因素的認識還不充分,尤其是針對社會等級的腸腦軸機制是否存在及以何種形式存在仍不清楚。《Gut Microbiota Shapes Social Dominance Through Modulating HDAC2 in the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論文深入探究了腸道菌群對社會等級行為的關鍵作用及影響途徑,發現以高豐度的毛螺菌、Muri菌等為“核心菌群”的特定菌群結構能夠驅使SD大鼠在競爭行為學實驗中占據優勢。本論文隨后識別出一條以腸道代謝物丁酸和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2為關鍵靶點的腸腦軸途徑,并發現HDAC2的腦區特異性、細胞特異性的表達以及對內側前額葉皮層興奮性突觸傳遞的調控作用是影響等級結果的關鍵因素之一。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安徽省重點研發計劃等項目的支持。本校碩士生汪天、徐錦春和徐毅副教授為共同第一作者,徐毅副教授和汪惠麗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博士生畢楠璽在膜片鉗實驗中提供了重要幫助。
近年來,汪惠麗教授團隊在食品營養成分對神經功能的調節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進展,相關論文發表在Nature系列期刊《Cell Death & Disease》《Translational Psychiatry》以及《The Faseb Journal》等雜志上,為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營養與安全專業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了相應的支撐。
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celrep.2022.110478
日期:2022-04-06
腸道菌群是由多達百萬億個微生物所組成的復雜生態系統。腸道菌群與機體多種生理病理表現有關,也是部分食品營養成分發揮健康調節作用的重要“超級器官”樞紐。腸道菌群的結構和功能近年來受到研究者們的普遍關注,是食品營養、微生物和整個生命科學及醫學的研究熱點。但是,腸道菌群是否參與到社會等級行為的預決定過程目前尚不清楚。社會等級是在人和群居動物中普遍存在的一種基礎的社會組織行為,與機體的身體和精神健康密切相關。目前,人們對于等級決定因素的認識還不充分,尤其是針對社會等級的腸腦軸機制是否存在及以何種形式存在仍不清楚。《Gut Microbiota Shapes Social Dominance Through Modulating HDAC2 in the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論文深入探究了腸道菌群對社會等級行為的關鍵作用及影響途徑,發現以高豐度的毛螺菌、Muri菌等為“核心菌群”的特定菌群結構能夠驅使SD大鼠在競爭行為學實驗中占據優勢。本論文隨后識別出一條以腸道代謝物丁酸和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2為關鍵靶點的腸腦軸途徑,并發現HDAC2的腦區特異性、細胞特異性的表達以及對內側前額葉皮層興奮性突觸傳遞的調控作用是影響等級結果的關鍵因素之一。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安徽省重點研發計劃等項目的支持。本校碩士生汪天、徐錦春和徐毅副教授為共同第一作者,徐毅副教授和汪惠麗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博士生畢楠璽在膜片鉗實驗中提供了重要幫助。
近年來,汪惠麗教授團隊在食品營養成分對神經功能的調節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進展,相關論文發表在Nature系列期刊《Cell Death & Disease》《Translational Psychiatry》以及《The Faseb Journal》等雜志上,為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營養與安全專業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了相應的支撐。
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celrep.2022.110478
日期:2022-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