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員會關于印發《2022年上海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要點》的通知

   2022-06-30 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員會1042
核心提示:為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視頻會議精神,扎實做好我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員會制定了《2022年上海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要點》。……(世界食品網-www.cctv1204.com)
各區農業農村委,各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視頻會議精神,扎實做好我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我委制定了《2022年上海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要點》,現予印發。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落實。
 
  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員會
 
  2022年6月16日
 
  2022年上海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要點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四個最嚴”“產出來”“管出來”等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按照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視頻會議部署和工作要求,各級農業農村行政主管部門要切實擔負起促發展、保安全的重要責任,堅持“守底線”“拉高線”同步推,堅持“保安全”“提品質”一起抓,確保食用農產品“治違禁、控藥殘、促提升”三年行動取得更明顯成效,不斷鞏固農產品質量安全穩中向好態勢,為深入推進我市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和農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全年重點工作安排如下:
 
  一、堅持標準引領
 
  (一)推進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生產。探索構建農業高質量發展標準體系,開展種質種苗測試評價、綠色生產技術、農產品分等分級和品質評價等領域標準研制工作。開展農業標準化示范創建,持續推進蔬菜綠色防控集成示范、綠葉菜核心基地建設、糧食綠色高質高效創建、美麗生態牧場和水產綠色健康養殖示范建設等項目,積極開展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試點。加大農業標準宣貫力度,編制主栽果樹全產業鏈生產技術叢書,強化標準實施跟蹤評價,提升農業標準化生產水平。
 
  (二)加強綠色優質農產品認證管理。堅持“穩發展優供給,強品牌增效益”原則,明確糧油及果品“應綠盡綠”目標,強化蔬菜、果品基地無平行生產管理要求,調優認證產品結構,到2022年底實現全市綠色食品認證率達30%的目標。嚴格落實審查規范,強化現場檢查制度,加大續展抽查力度,全市年度產品續展率不低于70%。強化證后監管,嚴格落實企業年檢、產品抽檢、標志市場監察等制度,加大獲證產品抽檢力度,指導企業主動用標、規范用標,對不合格企業和產品“零容忍”,發現一起查處一起。
 
  (三)開展農產品綠色生產基地建設。落實《農產品綠色生產基地建設管理規范》,堅持“分步推進,全域建設”原則,鼓勵以鎮、村為創建主體,繼續開展農產品綠色生產基地建設。強化基地產地環境監測評估,統籌開展水、土壤、養殖尾水、池塘底泥和臭氣控制等監測工作。強化基地長效管理,加大指導培訓力度,結合日常巡查、定期檢查和隨機抽查等形式開展監管,對往年已驗收的綠色生產基地抽查比例不低于30%(按創建主體比例計),不符合要求的予以退出。到2022年底,實現全市農產品綠色生產基地覆蓋率達25%的目標。
 
  (四)實施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開展特色品質指標監測。圍繞發掘特色資源、發展特色產業、發揚農耕文化,對地理標志農產品實施保護與提升。繼續推進“崇明白山羊”“彭鎮青扁豆”“金山蟠桃”“莊行蜜梨”“崇明金瓜”“嘉定梅山豬”地理標志保護工程建設,推動地理標志農產品生產標準化、產品特色化、身份標識化、全程數字化發展,做好典型總結、示范帶動。
 
  二、強化監測預警
 
  (五)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網絡。進一步健全市、區、鎮聯動,風險監測、監督抽查并重,定量檢測、快速檢測齊抓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網絡,結合生產實際,科學實施監測;強化監測工作全過程信息化管理,按樣品批次及時在“滬農安”系統上傳監測數據,加強監測結果會商分析和情況通報,切實增強風險預警能力。
 
  (六)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評估。按照“雙隨機、一公開”要求,堅持隨機抽樣,堅持重點品種持續監測、重點監管對象、重要時節增加抽檢頻次,增加“三前”、小農戶抽檢比例,提升第三方精準抽檢工作水平。進一步加大農產品定量檢測力度,確保全市完成地產農產品定量檢測1.5批次/千人任務。應用“滬農安”系統開展監測數據分析,對農藥殘留、獸藥殘留、重金屬、違禁物質等已知風險評價危害程度和產生原因,研究制定管控措施;同時,加強對位置風險的危害識別,組織開展對農藥多殘留、致病微生物、漁業水體微塑料污染等開展風險評估研究。
 
  (七)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開展應急培訓和演練,提高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加強涉及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輿情監測和輿情應對工作,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建立常態化科普宣傳機制,普及農產品質量安全政策和生產消費知識。
 
  (八)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管理。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考核管理。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能力驗證和監督檢查,聯合市場監管部門實施“雙隨機”監督抽查,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加強對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的指導和服務,推進區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開展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CMA)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考核(CATL)“雙認證”。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培訓和技能競賽,整體提升上海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能力。
 
  三、強化執法監管
 
  (九)深入開展食用農產品專項整治。持續開展食用農產品“治違禁、控藥殘、促提升”專項行動,實施集中系統治理,加大執法查處力度,開展2022年韭菜、豆芽、梭子蟹、淡水魚等食用農產品綜合整治攻堅行動,強化暗訪暗查、檢打聯動,重點整治蔬菜、禽蛋、水產品使用禁用、停用藥物,農藥獸藥隱性添加,持續關注生豬私屠濫宰、注水注藥等問題。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辦案,嚴打違法違規行為,完善我市農產品質量安全領域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辦法,做到有案必移。強化案件信息公開,向社會公開不合格農產品信息,公布一批典型案例。
 
  (十)扎實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治理。圍繞穩產保供,扎實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舉辦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宣傳周活動,加強植物新品種權保護。針對網絡銷售假劣農資問題,會同市場監管、通信管理等部門組織對涉及農藥獸藥經營和宣傳情況開展自查整改,打擊互聯網違法銷售假劣農資行為,集中銷毀一批假劣農資。強化農資打假行刑銜接案件查處力度,加強行刑銜接案件處理,杜絕零辦案、零移送。
 
  (十一)強化農產品監督抽查。推進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屬地管理責任,加強“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持續開展農產品監督抽查、專項抽查、飛行檢查,提升監督抽查中問題農產品發現率,重點查處農獸藥殘留檢測不合格農產品,對問題農產品行政執法跟進到位、處罰到位、整改到位。由執法人員應用“滬農安”系統核對主體信息和農事檔案信息,完整記錄生產情況、投入品使用、地塊、樣品等監督抽查數據,及時錄入不合格農產品案件查處信息。
 
  四、完善監管制度
 
  (十二)推進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壓實農產品生產主體責任,推動落實自控自檢要求。開展合格證制度指導培訓,加快承諾達標合格證推廣應用,落實規模化主體100%開證工作要求,提高上市農產品開證率,將承諾達標合格證與參加展示展銷,參評各類品牌、獎項和項目支持等相掛鉤,推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應開盡開。聯合市場監管部門繼續優化產地準出與市場準入銜接工作,督促流通環節完善索證工作,積極與電商平臺、學校食堂、大型商超、集團采購相對接,推動產地直銷農產品帶證銷售,開展帶證農產品監督抽查,確保承諾達標合格證真實開具、有效使用。
 
  (十三)實施農產品全程追溯促進行動。健全農產品可追溯機制,完善追溯工作標準,統一追溯信息,落實追溯“四掛鉤”要求。推進農產品生產管理信息系統應用,配合市場監管部門做好與上海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臺的數據共享,對接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臺。加強宣傳和引導工作,樹立一批追溯示范標桿企業進行典型宣傳。強化“追溯+合格證”信息化聯動開具模式,形成約束生產主體、服務監管部門和消費者的信息追溯閉環。
 
  (十四)加強農產品生產主體信用檔案管理。完善農產品生產主體信用檔案數據庫,加強“滬農安”系統應用,實施分級分類、動態管理,優化農產品生產主體信用檔案評價,提升農產品生產主體誠信意識,實施誠信信息共享機制和失信行為聯合懲戒機制。拓寬“信用+監管”“信用+金融”等服務場景應用,提高農產品生產主體立信、守信、用信的積極性。
 
  五、提升監管能力
 
  (十五)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責任落實。貫徹《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和《地方黨政領導干部食品安全責任制規定》要求,堅持黨政同責,落實生產經營主體責任、屬地管理責任和部門監管責任,推進落實《“十四五”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提升規劃》相關任務,把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抓實抓細。嚴格落實食品安全工作評議、質量工作、雙打工作、“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等考核,注重結果考核和過程考核。
 
  (十六)深化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鞏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市創建成果,推動我市“雙安雙創”加快進程,全面提升基層農產品監管水平。對已命名的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加強動態核查和跟蹤評價,落實長效管理,總結推廣典型經驗;對納入第三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名單的松江區、青浦區進行重點指導,對標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標準做好驗收準備;對未納入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計劃的區加強指導,對照標準狠抓監管能力建設。強化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掛牌及標識宣傳展示,開展“食品安全宣傳周”主題日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知識進校園等系列宣傳活動,加強優質農產品展銷推介,提升“雙安雙創”影響力。
 
  (十七)推進信息化和網格化管理。借鑒“明廚亮灶”經驗,探索農產品生產記錄自動識別、便捷化采集,實現生產過程管控可視化。按照陽光農安工作模式,強化“互聯網+監管”,完成“滬農安”系統升級改造,豐富監管數據庫,深化大數據應用,加快提升監管信息化水平。推進網格化管理,強化基層監管、第三方監測、農產品執法和行業管理的“四方聯動”,按照監管工作痕跡化、采集信息標準化、檢查地塊數字化要求,推動規范監管、精準監管、聯合監管,對精準監管率、問題發現率、用標率、第三方精準抽檢率、綠色健康指數等“五率”進行評價分析。
 
  (十八)持續強化作風建設。堅持抓黨建、帶隊建、促業務,組織開展學習交流活動,推進隊伍作風轉變,打造“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抗壓、特別能戰斗、特別有作為”的監管干部隊伍。牢固樹立“發現問題是業績,解決問題是政績”的理念,敢于較真碰硬,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不回避矛盾問題,不怕紅臉出汗,以優良作風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持續向好,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十二大勝利召開。
 
  附件:各區工作目標分解表
 
  附件
 
  各區工作目標分解表


工作目標
農產品
定量檢測
(批次)
綠色食品產品
續展率
(%)
農產品監督抽查
問題發現率
(%)
市級
區級
各環節
農獸藥殘留
閔行區
554
300
≥86
≥2.5
≥1
嘉定區
723
1008
≥83
≥2.5
≥1
寶山區
425
300
≥86
≥2.5
≥1
浦東新區
1148
2161
≥76
≥2.5
≥1
奉賢區
997
1491
≥74
≥2.5
≥1
松江區
676
1361
≥73
≥2.5
≥1
金山區
1030
1799
≥75
≥2.5
≥1
青浦區
1001
1195
≥70
≥2.5
≥1
崇明區
1207
2665
≥72
≥2.5
≥1



日期:2022-06-30
 
地區: 上海
行業: 糧油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