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中央社"消息,日本政府26日通過一項決定,5年后將廢除實施超過40年的稻米產量調節政策。
在"跨太平洋伙伴協議"(TPP)框架下,日本政府認為,有必要透過農地集約加強同業競爭力。26日安倍在"農林水產業及地方活力創造總部"會議表示,廢除實施40多年的生產調節政策,希望農民自主決定農作物的種植品種,以廢除及改革不利農業發展的措施。
日本政府在法規修訂方面稱,凡配合政府政策,調節稻米產量的農戶,原本每10畝田每年獲政府1萬5000日圓的定額補助金,從明年度(2014年4月起)起減半,2018年度時隨稻米產量調節政策逐步廢除,徹底廢除補助金。
此外,米價低于標準價格時,根據現行政策規定,價格差額部份由政府在次年度發給稻農調整填補金,2014年度這項規定將廢除。
而如何防止農民過度種植主食米以致米價暴跌,日本政府計劃,凡廢除生產主食米,改種小麥、大豆、飼料用米等的農戶,增發轉作補助金。
若農家種植飼料用米,每10畝田1年可獲8萬日圓,但視收獲量訂定補貼機制,最多可獲10萬5000日圓。為爭取農家的配合,當局擬設新的補助金制,每10畝田1年可獲5400日圓。農民維護農村景觀,也可得補助金,1年最多2400日圓。
日本政府估算,調整補助金政策后,全國農民的平均所得可增加13%。
本文由食品伙伴網編譯,供網友參考,食品伙伴網提供歐盟、美國、英國、俄羅斯、日本、韓國、東南亞、西班牙等國家或地區的進出口合規咨詢服務,歡迎垂詢:0535-2129301,Email:vip@foodmate.net、news@foodmate.net.
日期:2013-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