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組委會與中國輕工企業投資發展協會主辦,CXO共創承辦,茶活力冠名贊助的“首屆中國品牌營銷論壇”于11月11日在成都舉辦, 500余位食品飲料相關行業決策者、從業者及媒體參加了本次論壇。
中國輕工企業投資發展協會理事長李國都出席了本次論壇,并參加了“大消費品牌市值倍增計劃”啟動儀式。
本次論壇從資本視角、行業視角、品牌視角、渠道視角、平臺視角及營銷視角等多緯度解析中國大消費的現狀、洞察其未來趨勢、為其未來提供典范式學習樣本及突破路徑,從而推動中國食品飲料行業快速、高質量及可持續發展。
資本視角:下沉市場與科技升級存在紅利
百聯摯高資本創始合伙人兼CEO高洪慶從資本視角提出關于中國大消費的4個核心觀點。觀點1:不確定時用彈性化解,存心時時可死,行事步步求生。觀點2:未來2-3年是中國人口代際更替最劇烈的時期,做消費投資,最關心的是人,最重要的是研究消費者。觀點3:中國從第二、第三消費時代迅速進入了第四消費時代和低欲望時代。觀點4: 應對下一個十年的挑戰,品牌應取勢、明道、優術。
峰瑞資本創始合伙人李豐從消費者、消費市場、消費升級3個視角分析了2022年的消費變化與趨勢:第一,消費者消費能力和意識增強,更確定自己要什么,他們對中間產品消費的過渡時間會更短,對兩極產品要求會更高;第二,下沉市場是我們國內市場當中非常長期且重要的一個新增市場;第三,新科技、新品類、新產品使中國有機會成為國際市場消費升級的代表,中國品牌將來有機會成為全世界消費升級的新品牌。
行業視角:打造價值感是品牌的出路
凱度集團大中華區CEO暨BrandZ全球主席王幸指出,中國大陸快消品類消費呈現出以下四點特征:第一,中國食品飲料的購買正在“回暖”;第二,“高端化放緩”;第三,中國的“大健康正在快速發展”;第四,“渠道重新組合”。在經濟挑戰面前,強品牌是資本市場最重要的保障,當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強品牌不僅僅會帶來經濟價值,也能夠帶來民生價值、社會價值、國家價值。因此價值感的打造是當下品牌建設的重點。此外,品牌應不斷“夯實根基,踐行價值”、 “打造硬核、不斷擴圈”、“品效協同,重視聲量”從而打造出品牌力。
品牌視角:商業向善,共建而勝
OATLY亞洲區總裁張春指出OATLY堅持品類為王。從難以賣動的“洋豆漿”到成為一種精神食糧、一種生活方式的植物蛋白飲品,OATLY品牌走的是生活方式等模式,不僅打造出了自己的品牌力,更構建出一整個新植物基的賽道。只有品類起來,品牌才會存在。賦能這個賽道,這個賽道就會能量滿滿。此外,張春認為,產品最終的落點是要真正解決情緒的需求、情感的需求、功能的需求及自我實現的需求。
永璞咖啡創始人鐵皮講到永璞歷經九年,構建出自己品牌的金字塔模型,最底層是賣產品,中間階段是做生活方式,最上層則是嘗試打造生態。賣產品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前提,一是要有非常清晰的產品定位,一是要有柔性且扎實的供應鏈。永璞認為,要給予每個品牌文化甚至價值觀,去打造不同的生態。永璞咖啡希望通過生態打造跟用戶進行很好的溝通,讓這個生態更有價值。
渠道視角:因勢利導,制勝全局
尼爾森IQ副總裁楊英談到后疫情時代,食品趨勢大于非食品;很多品類出現了向線上遷移的趨勢,品牌商更要抓住線上的機遇。從渠道看,中國的消費者更看重的是在全渠道購買,品牌商要全渠道布局,線上要乘勢而上;線下要夯實領土,借勢而起。從線下看,出現了兩個趨勢——業態近場化的持續增長和傳統渠道現代化的轉型。而在線上,不難發現O2O的增速將近88%,內容電商的增速已經高達300%。
上海羅森便利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何韻民講到羅森一直都在思考怎么去賦能,怎么擁抱創新。何韻民在此類實踐中總結了4個A:資產(Asset)、品牌魅力(Admire)、可獲得、可達到(Achieveable)、讓品牌成長(Accelerate)。通過人貨場的重構,羅森逆向培育了平臺的整合能力以反向去發揮其場景價值、渠道價值。此外,何韻民表示,零售人要有五個心:不忘初心;聚焦核心;線上線下要有全域的雄心;要有匠心精神,打造好自己的供應鏈;要有場景的耐心。
營銷視角:占領心智,閉環落地
小米互聯網業務部商業營銷品牌總經理陳高銘講到消費品牌應堅持「長期主義」,構建品牌自身發展護城河。陳高銘認為,如今,媒介、體驗、場景成為品牌力增長的三大核心要素。從產品創新的角度,最核心的是為消費者創造一種“原來還能這么玩”的超預期的驚喜感,品牌才能被牢記。陳高銘強調,“聚焦創新的企業會走得很快,重視渠道的企業會走得很穩,專注品牌的企業會走得越快越穩。”
中國大消費品牌的機會在哪里
該主題圓桌對話由君和資本合伙人李婷主持,參與對話的嘉賓有達晨創投主管合伙人傅仲宏、溫氏資本合伙人執行總經理陳露、Ventech China管理合伙人金晨、良品鋪子高級副總裁俞偉祖、好望水創始人兼CEO孫夢鴿、瑪氏Kinship中國區GM陳曦。
李婷認為面對市場的不確定性,優秀企業企業都是堅持長期主義的戰略布局。真正優秀的企業,不僅僅是在產品、渠道、品牌、供應鏈都超越對手,更重要的具有構建良性生態的能力,提升整個行業的整體水平。
傅仲宏認為,品牌首先要有強烈的價值觀;其次要研究人的基本需求和變化,從而穿過了周期。當下,品牌要在不確定性里面去尋找相對確定。資金的切入點要是未來可持續發展的、有價值觀引導的領域。
陳露認為面對不確定性,企業要把核心競爭力和內功打磨好。首先,要找到更好的借勢和借力的點,這對于整個公司經營的穩定性和風險分散都是有幫助的。其次,慢下來,去解決企業發展中亟需但尚未解決的問題。
金晨認為與其過于擔心經濟好還是不好,不如去通過努力達成一些增量。金晨建議,在不確定性的情況下,第一,要抗過這個周期;第二,聚焦核心業務,做減法不要做加法。第三,建立清晰的策略。
俞偉祖認為食品加工實際上也有卡脖子技術。俞偉祖相信,今后的二三十年,技術創新將會是食品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新紅利,成為企業發展壯大成行業領頭羊的最基礎的保障。
孫夢鴿認為第一,渠道不要過于單一;第二,持續挖掘變化下的小勢能、新渠道機會;第三,做好消費分級內容,為產品塑造價值感;第四,決策者一定要把錢花得有效,決策力是很大的挑戰。
陳曦認為中國的寵物細分品牌發展對掌舵人的綜合要求很高:既知道怎么做產品,又知道怎么跟消費者做連接……她建議未來在研究食品和飲品的時候,完全可以思考一下未來的它食品和它飲品(寵物食品與飲品)。
解構增長,再造品牌奇跡
該主題圓桌對話由益普索中國事業部董事總經理饒崢(老大衛)主持,參與對話的嘉賓有上海市糖業煙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陸駿飛、a1零食研究所CEO周煒平、JDE中國區CEO王昊、聯合利華前副總裁方軍、鐘薛高聯合創始人周兵、庫潤數據CEO潘昊。
饒崢(老大衛)認為第一是平衡:短期企業存活和長期發展投資之間的平衡等;第二是融合:融合各種新媒體新打法,融合線上線下各渠道等;第三是以消費者為中心,抓住消費者痛點,契合消費者使用場景,使用目標消費者語言。
陸駿飛表示,觀念是最重要的。企業需思考如何在傳承品牌基因的前提下用更好的產品和服務去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陸駿飛呼吁,要堅守初心、一以貫之,做好品牌一定要“根植于初衷,出眾于創新,執著于質量,傳播于故事”。
周煒平認為,當下不能割裂產品力跟品牌力。品牌這個詞品在前,牌在后。疫情是短暫的,所謂的低迷并不會阻攔整個宏觀的產業升級。不管周期有多長,思考長期主義總是好的,企業應靜下心來打好基礎。
方軍指出,目前消費市場所有的“危”都是“機”。對很多品牌而言,后三年是練內功的好機會。方軍建議,品牌要跟消費者共情,與其憂慮企業如何,不如思考消費者的焦慮點,偉大的品牌幫助消費者解決焦慮、給予消費者希望。
王昊認為,只有把對品牌的塑造能力,渠道的把控能力和供應鏈創新的能力整合起來,企業才可以更加有活力。此外,品牌年輕化一定要依托品牌已有的DNA合理演進,切記推倒重來。未來既有挑戰,也有機會,企業“應變”。
周兵認為,產品與品牌兩者不是相斥的,而是有機的綜合體,不是只做A不做B。在新消費時代,要了解、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從而打動消費者。企業的組織力和整合力非常重要,只有把基礎打好,才能走得更遠,才有更大的發展。
潘昊指出,進入用戶主權時代,品牌更需要以消費者為中心,洞察消費者需求,跟消費者建立更多的聯系。品牌應該保持自己特有的DNA、獨特性,構建品牌的護城河,最大程度激發消費者和品牌之間的情感共鳴。
茶活力是中國品牌營銷論壇的冠名贊助商。茶活力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營銷中心總經理陳宇航詳細地介紹了這款以藥食同源為基礎的功能型高端草本飲料。陳總表示,現草本飲料迎來了絕佳的發展機遇,相信擁有清晰的戰略規劃+優秀的產品驅動+卓越的品牌賦能+專業的營銷團隊,茶活力一定能夠成為下一個百億品牌。
日期:2022-11-25
中國輕工企業投資發展協會理事長李國都出席了本次論壇,并參加了“大消費品牌市值倍增計劃”啟動儀式。
本次論壇從資本視角、行業視角、品牌視角、渠道視角、平臺視角及營銷視角等多緯度解析中國大消費的現狀、洞察其未來趨勢、為其未來提供典范式學習樣本及突破路徑,從而推動中國食品飲料行業快速、高質量及可持續發展。
資本視角:下沉市場與科技升級存在紅利
百聯摯高資本創始合伙人兼CEO高洪慶從資本視角提出關于中國大消費的4個核心觀點。觀點1:不確定時用彈性化解,存心時時可死,行事步步求生。觀點2:未來2-3年是中國人口代際更替最劇烈的時期,做消費投資,最關心的是人,最重要的是研究消費者。觀點3:中國從第二、第三消費時代迅速進入了第四消費時代和低欲望時代。觀點4: 應對下一個十年的挑戰,品牌應取勢、明道、優術。
峰瑞資本創始合伙人李豐從消費者、消費市場、消費升級3個視角分析了2022年的消費變化與趨勢:第一,消費者消費能力和意識增強,更確定自己要什么,他們對中間產品消費的過渡時間會更短,對兩極產品要求會更高;第二,下沉市場是我們國內市場當中非常長期且重要的一個新增市場;第三,新科技、新品類、新產品使中國有機會成為國際市場消費升級的代表,中國品牌將來有機會成為全世界消費升級的新品牌。
行業視角:打造價值感是品牌的出路
凱度集團大中華區CEO暨BrandZ全球主席王幸指出,中國大陸快消品類消費呈現出以下四點特征:第一,中國食品飲料的購買正在“回暖”;第二,“高端化放緩”;第三,中國的“大健康正在快速發展”;第四,“渠道重新組合”。在經濟挑戰面前,強品牌是資本市場最重要的保障,當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強品牌不僅僅會帶來經濟價值,也能夠帶來民生價值、社會價值、國家價值。因此價值感的打造是當下品牌建設的重點。此外,品牌應不斷“夯實根基,踐行價值”、 “打造硬核、不斷擴圈”、“品效協同,重視聲量”從而打造出品牌力。
品牌視角:商業向善,共建而勝
OATLY亞洲區總裁張春指出OATLY堅持品類為王。從難以賣動的“洋豆漿”到成為一種精神食糧、一種生活方式的植物蛋白飲品,OATLY品牌走的是生活方式等模式,不僅打造出了自己的品牌力,更構建出一整個新植物基的賽道。只有品類起來,品牌才會存在。賦能這個賽道,這個賽道就會能量滿滿。此外,張春認為,產品最終的落點是要真正解決情緒的需求、情感的需求、功能的需求及自我實現的需求。
永璞咖啡創始人鐵皮講到永璞歷經九年,構建出自己品牌的金字塔模型,最底層是賣產品,中間階段是做生活方式,最上層則是嘗試打造生態。賣產品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前提,一是要有非常清晰的產品定位,一是要有柔性且扎實的供應鏈。永璞認為,要給予每個品牌文化甚至價值觀,去打造不同的生態。永璞咖啡希望通過生態打造跟用戶進行很好的溝通,讓這個生態更有價值。
渠道視角:因勢利導,制勝全局
尼爾森IQ副總裁楊英談到后疫情時代,食品趨勢大于非食品;很多品類出現了向線上遷移的趨勢,品牌商更要抓住線上的機遇。從渠道看,中國的消費者更看重的是在全渠道購買,品牌商要全渠道布局,線上要乘勢而上;線下要夯實領土,借勢而起。從線下看,出現了兩個趨勢——業態近場化的持續增長和傳統渠道現代化的轉型。而在線上,不難發現O2O的增速將近88%,內容電商的增速已經高達300%。
上海羅森便利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何韻民講到羅森一直都在思考怎么去賦能,怎么擁抱創新。何韻民在此類實踐中總結了4個A:資產(Asset)、品牌魅力(Admire)、可獲得、可達到(Achieveable)、讓品牌成長(Accelerate)。通過人貨場的重構,羅森逆向培育了平臺的整合能力以反向去發揮其場景價值、渠道價值。此外,何韻民表示,零售人要有五個心:不忘初心;聚焦核心;線上線下要有全域的雄心;要有匠心精神,打造好自己的供應鏈;要有場景的耐心。
營銷視角:占領心智,閉環落地
小米互聯網業務部商業營銷品牌總經理陳高銘講到消費品牌應堅持「長期主義」,構建品牌自身發展護城河。陳高銘認為,如今,媒介、體驗、場景成為品牌力增長的三大核心要素。從產品創新的角度,最核心的是為消費者創造一種“原來還能這么玩”的超預期的驚喜感,品牌才能被牢記。陳高銘強調,“聚焦創新的企業會走得很快,重視渠道的企業會走得很穩,專注品牌的企業會走得越快越穩。”
中國大消費品牌的機會在哪里
該主題圓桌對話由君和資本合伙人李婷主持,參與對話的嘉賓有達晨創投主管合伙人傅仲宏、溫氏資本合伙人執行總經理陳露、Ventech China管理合伙人金晨、良品鋪子高級副總裁俞偉祖、好望水創始人兼CEO孫夢鴿、瑪氏Kinship中國區GM陳曦。
李婷認為面對市場的不確定性,優秀企業企業都是堅持長期主義的戰略布局。真正優秀的企業,不僅僅是在產品、渠道、品牌、供應鏈都超越對手,更重要的具有構建良性生態的能力,提升整個行業的整體水平。
傅仲宏認為,品牌首先要有強烈的價值觀;其次要研究人的基本需求和變化,從而穿過了周期。當下,品牌要在不確定性里面去尋找相對確定。資金的切入點要是未來可持續發展的、有價值觀引導的領域。
陳露認為面對不確定性,企業要把核心競爭力和內功打磨好。首先,要找到更好的借勢和借力的點,這對于整個公司經營的穩定性和風險分散都是有幫助的。其次,慢下來,去解決企業發展中亟需但尚未解決的問題。
金晨認為與其過于擔心經濟好還是不好,不如去通過努力達成一些增量。金晨建議,在不確定性的情況下,第一,要抗過這個周期;第二,聚焦核心業務,做減法不要做加法。第三,建立清晰的策略。
俞偉祖認為食品加工實際上也有卡脖子技術。俞偉祖相信,今后的二三十年,技術創新將會是食品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新紅利,成為企業發展壯大成行業領頭羊的最基礎的保障。
孫夢鴿認為第一,渠道不要過于單一;第二,持續挖掘變化下的小勢能、新渠道機會;第三,做好消費分級內容,為產品塑造價值感;第四,決策者一定要把錢花得有效,決策力是很大的挑戰。
陳曦認為中國的寵物細分品牌發展對掌舵人的綜合要求很高:既知道怎么做產品,又知道怎么跟消費者做連接……她建議未來在研究食品和飲品的時候,完全可以思考一下未來的它食品和它飲品(寵物食品與飲品)。
解構增長,再造品牌奇跡
該主題圓桌對話由益普索中國事業部董事總經理饒崢(老大衛)主持,參與對話的嘉賓有上海市糖業煙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陸駿飛、a1零食研究所CEO周煒平、JDE中國區CEO王昊、聯合利華前副總裁方軍、鐘薛高聯合創始人周兵、庫潤數據CEO潘昊。
饒崢(老大衛)認為第一是平衡:短期企業存活和長期發展投資之間的平衡等;第二是融合:融合各種新媒體新打法,融合線上線下各渠道等;第三是以消費者為中心,抓住消費者痛點,契合消費者使用場景,使用目標消費者語言。
陸駿飛表示,觀念是最重要的。企業需思考如何在傳承品牌基因的前提下用更好的產品和服務去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陸駿飛呼吁,要堅守初心、一以貫之,做好品牌一定要“根植于初衷,出眾于創新,執著于質量,傳播于故事”。
周煒平認為,當下不能割裂產品力跟品牌力。品牌這個詞品在前,牌在后。疫情是短暫的,所謂的低迷并不會阻攔整個宏觀的產業升級。不管周期有多長,思考長期主義總是好的,企業應靜下心來打好基礎。
方軍指出,目前消費市場所有的“危”都是“機”。對很多品牌而言,后三年是練內功的好機會。方軍建議,品牌要跟消費者共情,與其憂慮企業如何,不如思考消費者的焦慮點,偉大的品牌幫助消費者解決焦慮、給予消費者希望。
王昊認為,只有把對品牌的塑造能力,渠道的把控能力和供應鏈創新的能力整合起來,企業才可以更加有活力。此外,品牌年輕化一定要依托品牌已有的DNA合理演進,切記推倒重來。未來既有挑戰,也有機會,企業“應變”。
周兵認為,產品與品牌兩者不是相斥的,而是有機的綜合體,不是只做A不做B。在新消費時代,要了解、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從而打動消費者。企業的組織力和整合力非常重要,只有把基礎打好,才能走得更遠,才有更大的發展。
潘昊指出,進入用戶主權時代,品牌更需要以消費者為中心,洞察消費者需求,跟消費者建立更多的聯系。品牌應該保持自己特有的DNA、獨特性,構建品牌的護城河,最大程度激發消費者和品牌之間的情感共鳴。
茶活力是中國品牌營銷論壇的冠名贊助商。茶活力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營銷中心總經理陳宇航詳細地介紹了這款以藥食同源為基礎的功能型高端草本飲料。陳總表示,現草本飲料迎來了絕佳的發展機遇,相信擁有清晰的戰略規劃+優秀的產品驅動+卓越的品牌賦能+專業的營銷團隊,茶活力一定能夠成為下一個百億品牌。
日期:202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