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季節是貝類毒素中毒高發期,現發布預防貝類毒素中毒警示信息,提醒公眾注意餐飲安全。
一、貝類毒素中毒說明
貝類濾食有毒藻類后,毒素會蓄積在體內,尤其在夏秋季節赤潮發生時,相應海域貝類體內毒素增加迅速,造成貝類毒化嚴重。貝類毒素中毒主要有麻痹性貝類中毒、腹瀉性貝類中毒、神經毒性貝類中毒、失憶性貝類中毒,其中以麻痹性貝類毒素對人危害最大。麻痹性貝類毒素存在于扇貝、貽貝、蛤等雙殼貝類中,其中毒潛伏期較短,以神經系統癥狀為主,初期癥狀主要有口部麻痹、刺痛,腸胃不適如嘔吐、肚瀉,嚴重者會出現吞咽及發聲困難,甚至因呼吸麻痹死亡。目前還沒有針對麻痹性貝類毒素中毒的特效解毒劑。
二、對消費者的提示
個人加工或在外就餐食用新鮮貝類時,要去除腸腺等內臟。最好不食用蒸煮貝類的湯汁。盡量避免一次食用大量貝類。食用貝類后如出現疑似中毒癥狀,要盡快就醫。發生群體性食物中毒的,應向當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報告。
三、對食品生產、經營者的提示
注意海洋與漁業局等相關部門發布的海域赤潮信息,不要捕撈、銷售、加工制作有毒赤潮海域的貝類。加工貝類時,要去除腸腺等內臟;餐飲業加工貝類時,最好棄掉蒸煮貝類的湯汁。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發生食用貝類中毒的應及時向當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報告。
山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2014年4月30日
日期:2014-05-04
一、貝類毒素中毒說明
貝類濾食有毒藻類后,毒素會蓄積在體內,尤其在夏秋季節赤潮發生時,相應海域貝類體內毒素增加迅速,造成貝類毒化嚴重。貝類毒素中毒主要有麻痹性貝類中毒、腹瀉性貝類中毒、神經毒性貝類中毒、失憶性貝類中毒,其中以麻痹性貝類毒素對人危害最大。麻痹性貝類毒素存在于扇貝、貽貝、蛤等雙殼貝類中,其中毒潛伏期較短,以神經系統癥狀為主,初期癥狀主要有口部麻痹、刺痛,腸胃不適如嘔吐、肚瀉,嚴重者會出現吞咽及發聲困難,甚至因呼吸麻痹死亡。目前還沒有針對麻痹性貝類毒素中毒的特效解毒劑。
二、對消費者的提示
個人加工或在外就餐食用新鮮貝類時,要去除腸腺等內臟。最好不食用蒸煮貝類的湯汁。盡量避免一次食用大量貝類。食用貝類后如出現疑似中毒癥狀,要盡快就醫。發生群體性食物中毒的,應向當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報告。
三、對食品生產、經營者的提示
注意海洋與漁業局等相關部門發布的海域赤潮信息,不要捕撈、銷售、加工制作有毒赤潮海域的貝類。加工貝類時,要去除腸腺等內臟;餐飲業加工貝類時,最好棄掉蒸煮貝類的湯汁。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發生食用貝類中毒的應及時向當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報告。
山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2014年4月30日
日期:2014-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