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11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主辦,作物抗逆與高效生產全國重點實驗室和楊凌種業創新中心協辦的“全國小麥抗病遺傳育種會議”在陜西楊陵召開。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趙振東院士、河南省農業科學院許為剛院士,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校長吳普特、副校長房玉林,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作科所黨委書記劉錄祥,以及來自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陜西省農業農村廳、楊凌示范區等相關領導出席會議。會議由國家小麥育種聯合攻關秘書長、作科所研究員孫果忠主持。
會議期間,與會代表考察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小麥試驗基地,觀摩了小麥抗條銹病、赤霉病、白粉病等病害的種質資源、品種及抗性鑒定技術田間展示情況。
會上,許為鋼院士、劉錄祥研究員、王曉杰教授、馬忠華教授、曾慶東副教授分別圍繞小麥抗病遺傳改良進展情況作報告。會議還發布了國家小麥育種聯合攻關抗病小麥新品種和新種質目錄。目錄總結了近年來我國小麥抗病育種發展取得的成效,鑒定評選出抗條銹病品種(系)12個、抗葉銹病品種(系)10個、長江中下游抗赤霉病品種(系)14個、黃淮南片中抗赤霉病品種(系)18個、抗白粉病品種(系)30個、中抗紋枯病品種(系)8個。
會議指出,國家小麥育種聯合攻關在小麥新品種培育過程中做出了重要貢獻,今年國家審定的5個中抗小麥赤霉病品種均通過聯合攻關渠道推薦。
會議強調,舉辦全國小麥抗病遺傳育種會議具有重要意義。大會通過開展試驗田觀摩、學術交流、發布小麥抗病新品種等活動,有助于促進抗病遺傳育種科研人員開展深度合作和資源共享,對加快培育抗逆高產小麥品種、實現小麥綠色高效可持續的生產、全面推進種業振興做出了積極的推動,切實履行保障糧食安全這個“國之大者”的重大使命。
來自全國15個省市的國家小麥育種聯合攻關成員單位、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遺傳改良研究室、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小麥抗病基因資源挖掘、種質創制等研究領域的承擔單位代表共計200余名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
日期:2023-05-18
會議期間,與會代表考察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小麥試驗基地,觀摩了小麥抗條銹病、赤霉病、白粉病等病害的種質資源、品種及抗性鑒定技術田間展示情況。
會上,許為鋼院士、劉錄祥研究員、王曉杰教授、馬忠華教授、曾慶東副教授分別圍繞小麥抗病遺傳改良進展情況作報告。會議還發布了國家小麥育種聯合攻關抗病小麥新品種和新種質目錄。目錄總結了近年來我國小麥抗病育種發展取得的成效,鑒定評選出抗條銹病品種(系)12個、抗葉銹病品種(系)10個、長江中下游抗赤霉病品種(系)14個、黃淮南片中抗赤霉病品種(系)18個、抗白粉病品種(系)30個、中抗紋枯病品種(系)8個。
會議指出,國家小麥育種聯合攻關在小麥新品種培育過程中做出了重要貢獻,今年國家審定的5個中抗小麥赤霉病品種均通過聯合攻關渠道推薦。
會議強調,舉辦全國小麥抗病遺傳育種會議具有重要意義。大會通過開展試驗田觀摩、學術交流、發布小麥抗病新品種等活動,有助于促進抗病遺傳育種科研人員開展深度合作和資源共享,對加快培育抗逆高產小麥品種、實現小麥綠色高效可持續的生產、全面推進種業振興做出了積極的推動,切實履行保障糧食安全這個“國之大者”的重大使命。
來自全國15個省市的國家小麥育種聯合攻關成員單位、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遺傳改良研究室、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小麥抗病基因資源挖掘、種質創制等研究領域的承擔單位代表共計200余名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
日期:2023-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