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福建廈門,陽光普照,氣候宜人,毫無一絲寒意;鷺島滿城三角梅盛開,紅遍全城,仿佛花的海洋,花的世界。
為貫徹落實中央有關農業強國、質量強國的戰略部署,加快推進跨區域畜禽產品產銷對接,充分發揮數智化助力肉類食品行業高質量發展的積極作用,中國肉類協會于2023年12月8日在福建廈門舉行了“中南區肉類產銷對接數字化平臺”啟動儀式。來自中南區六省以及全國部分地區的肉類企業代表、食品包裝機械裝備與材料企業代表、地方肉類協會與政府主管部門代表共計百余人齊聚廈門,共同商討肉類產銷對接數字化的相關工作與發展規劃,共謀肉類產業高質量發展。
“中南區肉類產銷對接數字化平臺”啟動儀式由中國肉類協會副會長高觀主持。
“中南區肉類產銷對接數字化平臺”啟動儀式上,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農業農村部屠宰技術中心)處長張杰在致辭中指出:“十三五”以來,生豬屠宰行業發生了很大變化,取得顯著成就。但由于非洲豬瘟疫情的發生,為統籌做好非洲豬瘟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和生豬等重要畜產品穩產保供,經國務院同意自2021年5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開展非洲豬瘟等重大動物疫病分區防控工作。要求各大區內立足產區、銷區的不同特點,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切實優化區域內養殖和屠宰產能布局,加強生豬產銷統籌規劃,搭好平臺提供企業交流對接,促進生豬及產品流通,實現區域內生豬生產和肉品市場供給穩定。
在這一背景下,建設肉類產銷對接平臺,實現生豬產品的需求端和供給端的線上線下資源對接與匹配,對于我國生豬屠宰行業的高質量發展來說,就顯得非常迫切。今年2月,在中南區生豬非洲豬瘟分區防控工作會議上,我們中心向中國肉類協會提出了探索建立豬肉產銷對接、促進大區內供求平衡機制的要求。中國肉類協會用了近10個月的時間,組織各相關方力量進行了反復的調研論證,制定了建立中南區肉類產銷對接數字化平臺的實施方案。
她在致辭中強調中南區肉類產銷對接數字化平臺建設:第一,有利于推動生豬產業轉型升級。過去生豬主產區的屠宰加工業主要是面向本地市場,小微企業比較多,不能適應大中城市的消費需求。第二,有利于建立新型肉品供銷體系。產區、銷區在地理區位、資源稟賦方面差異性較大,在要素市場、產業結構方面互補性較強。第三,有利于實現行業治理現代化。“穩生豬”是關系肉類供應和社會經濟全局穩定的一件大事。長期以來,“豬周期”的波動對于市場供求平衡一直有很大的影響。
總之,無論是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新型肉品供銷體系建設,還是實現行業治理現代化這樣一些重要的戰略目標,都需要多方進行長期共同的努力。
“中南區肉類產銷對接數字化平臺”啟動儀式上,湖北省農業事業發展中心黨組成員、副主任易俊東在會上致辭中指出湖北是全國畜牧業大省,生豬出欄量居全國第六,每年調出生豬達500萬頭以上;會上,他明確表示:一、堅定地支持和推動肉類產銷對接;二、堅決支持和推進肉品品質提升;三堅持提升和改進服務質量。
“中南區肉類產銷對接數字化平臺”啟動儀式上,湖南省肉類協會會長周小融代表地方肉類協會發言。湖南省肉類協會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工作:一是制定湖南臘肉等肉類深加工產品地方標準或團體標準。二是利用肉類企業資源優勢,大力推進預制菜生產。三是成立專業委員會和技術專家組、法律顧問組,為更好更全面地給會員單位提供更多方面的服務。四是開設協會直播間,通過協會專題直播讓企業更注重生產安全和食品安全;讓協會更好地了解企業的需求、更好地服務于企業;讓消費者更加了解食品安全,更加了解哪些是放心食品。五是走訪企業,收集并及時幫助企業解決在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問題。六是煉好內功,堅持一二三產業融合,引導縣市級屠宰企業同養殖企業強強合作,借鑒大型屠宰企業產業化發展和內部管理經驗,確定行之有效的經銷模式,著力發展品牌畜牧業、訂單畜牧業、電商畜牧業,提高生豬養殖和屠宰企業效益,同時做好市場調查,認真分析供給側需求,讓大型屠宰企業和加工企業開展產業化合作。七是強化服務,營造公平競爭的營商環境,積極配合公安、市場監管、農業農村等部門建立快速反應和聯合行動機制,嚴厲打擊違法行為,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湖南頤豐食品有限公司李耀峰董事長代表參會肉類企業發言。他介紹了公司基本情況,并表示積極支持平臺的建設。
湖南頤豐食品有限公司是A類定點屠宰企業,是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是中央、湖南省、益陽市三級儲備肉指定的生產儲存單位,是湖南省最早獲得全國生豬屠宰標準化示范廠的企業。已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HACCP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及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被湖南省農業農村廳授予農業產業化標桿龍頭企業。也是我國最早獲得新加坡,馬來西亞注冊許可的肉類出口企業,公司自主研發的冰鮮肉生產技術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公司銷售網絡健全,產品遠銷港澳及東南亞市場。2022年公司實現牲豬屠宰量88.99萬頭,營業收入21.89億元;產出冷鮮、冷凍肉7.23萬噸,單日屠宰量突破4000頭以上。目前頤豐公司已成為中南地區自采、自宰、自銷、自營規模最大的生豬屠宰加工、分割、精細加工、存儲、進出口基地,在同行業中名列前茅。
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惠州)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運營有限公司招商部部長杜俊濱作為銷區代表在會上發言。
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惠州)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是廣東省人民政府和中華全國供銷總社的戰略合作項目,由中國供銷集團與廣東省供銷合作聯社合力打造,目前已被列為國家重大項目、廣東省重點項目以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十四五”重大項目。基地位于惠州市博羅縣泰美鎮,總投資50億元,占地1500畝,計劃于2025年全面建成大灣區規模最大、品類最全、功能最優、聯農最廣的現代農業與食品產業集群,實現農產品年流通服務量500萬噸以上、產值300億元以上。基地內建設14萬平的肉制品加工中心和日處理2萬噸的污水處理中心,將形成大灣區肉制品產業集群,帶動肉類食品產業高質量升級發展。
作為銷區代表,本企業積極參與中南區肉類產銷對接數字化平臺建設;同時,誠摯歡迎來自全國各地的企業家蒞臨基地參觀考察,一起推動跨區域畜禽產品產銷對接,助力肉類食品行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工業互聯網與物聯網研究所武漢運營中心黃子沛主任,作為平臺建設技術支持方代表在會上發言。
中國信通院將繼續發揮新型數字基礎設施的優勢,聯合中國肉類協會等相關資源,持續深挖肉類行業中數字化轉型應用場景,優化產業生態,打造具有中南特色的標識應用和發展模式,支撐營造良好的產業發展生態,提升肉類行業產業鏈、供應鏈韌性以及數字經濟治理能力。一是持續增強基礎設施能力。強化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星火·鏈網等基礎設施支撐服務能力,推動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向肉類領域廣泛推廣,促進工業互聯網與肉類產業鏈的鏈網融合發展,加速數字化轉型,提升肉類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可控水平以及肉類流通保供能力和效率。二是深化肉類行業工業互聯網應用。引導供方、需方、銷方等多方企業共同探索更多元、更深入的創新應用,持續推進標識解析體系在肉類等消費品領域的貫通應用,實現肉類從養殖、屠宰、流通、銷售的全程追溯監測,形成可推廣復制的示范案例。三是不斷優化“工業互聯網+肉類”產業發展生態。聚焦中南六省肉類產業集群發展需求,圍繞標識體系等工業互聯網建設和應用,引入更多優質解決方案供應商、集成商,為企業提供診斷咨詢、數字化轉型等全流程服務。完善標準體系建設,開展“工業互聯網+肉類”融合型標準建立,營造開放合作產業生態,為新型工業化發展提供堅實數字底座。
他在會上表示,中國信通院以賦能新型工業化、打造新質生產力為目標,加快工業互聯網體系規模化發展,賦能肉類產業數字化轉型,進而解決供需信息不對稱、供應鏈不穩定、產品質量等問題,持續推動工業互聯網高質量發展。
北京鑫創數字科技張耀軍副總經理就中南區肉類產銷對接數字化平臺建設背景、平臺優勢及特色服務、平臺主旨及建設方向等方面作了詳細的說明。
中南區肉類產銷對接數字化平臺是一個綜合性的數字化平臺,平臺是在政府的指導下,由中國肉類協會及各省肉類協會組織應用推廣,各省產銷企業積極參與實施,并由鑫創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專業技術支撐運維。
平臺以各省肉類產銷需求對接、撮合交易為戰略基點,旨在通過互聯網信息技術應用,打通肉類交易供應鏈信息通路,減少中間流通環節,提升流通效率。并通過推進執行標準化、可視化的溯源操作,從而提升產品質量及信譽度。同時,將可信數據進行收集、存儲與傳遞,為優質產品提供數據信譽保障,增加產品在市場中的可信度,進而更好地進行產銷需求的對接。
平臺不僅將積極舉辦各類形式的產銷對接活動,如對接會、展覽會等,以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方式促進產銷對接,不斷擴大消費規模。并且,還將利用電商平臺及大數據的優勢,形成交易品種、數量、價格和地區分布等產銷信息大數據,把需求更加直接、快速、準確地反饋到生產端,緩解產銷對接過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對稱問題,進一步實現肉類產品的產銷精準對接。
中南區肉類產銷對接數字化平臺將采用多端共同建設的模式,以便能夠更好的共同推動平臺建設并充分發揮各方優勢,推動商業模式共創共享共贏,實現保供穩價、 產業升級的宏觀調控目標。
平臺將在以下四個方面持續發力。一是整合豬肉全產業鏈:2021年印發《關于加快農業全產業鏈培育發展的指導意見》,著力打造一批創新能力強、產業鏈條全、綠色底色足、安全可控制、聯農帶農緊的農業全產業鏈。二是加快打造龍頭企業:構建“破難題、補短板、強優勢”國家豬肉企業陣型。實施農業產業融合項目,培育一批生豬“土字號”、“鄉字號”產品品牌,提升全產業鏈穩定性和競爭力。三是助力提升豬肉品質:提升畜禽屠宰規范化、機械化、智能化水平,實現畜禽屠宰行業高質量發展。規范畜禽屠宰行業秩序,提升畜禽產品質量安全保障水平。四是加強數字經濟建設:營造良好的產業發展生態,聚集建制度、強監管、保安全,提升數字經濟治理能力。充分利用數據資源,為企業發展提供支撐。
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農業農村部屠宰技術中心)處長張杰、湖北省農業事業發展中心黨組成員副主任易俊東、中國肉類協會副會長高觀、湖南省肉類協會會長周小融、福建省肉類協會常務副會長李建民、河南省肉類協會執行會長劉承信、江西省肉類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文、廣西壯族自治區食品公司副總經理黃雙、廣東省廣弘食品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胡銳和北京鑫創數字科技公司董事長郭獻光,共同啟動了“中南區肉類產銷對接數字化平臺”。
日期:2023-12-11
為貫徹落實中央有關農業強國、質量強國的戰略部署,加快推進跨區域畜禽產品產銷對接,充分發揮數智化助力肉類食品行業高質量發展的積極作用,中國肉類協會于2023年12月8日在福建廈門舉行了“中南區肉類產銷對接數字化平臺”啟動儀式。來自中南區六省以及全國部分地區的肉類企業代表、食品包裝機械裝備與材料企業代表、地方肉類協會與政府主管部門代表共計百余人齊聚廈門,共同商討肉類產銷對接數字化的相關工作與發展規劃,共謀肉類產業高質量發展。
“中南區肉類產銷對接數字化平臺”啟動儀式由中國肉類協會副會長高觀主持。
“中南區肉類產銷對接數字化平臺”啟動儀式上,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農業農村部屠宰技術中心)處長張杰在致辭中指出:“十三五”以來,生豬屠宰行業發生了很大變化,取得顯著成就。但由于非洲豬瘟疫情的發生,為統籌做好非洲豬瘟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和生豬等重要畜產品穩產保供,經國務院同意自2021年5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開展非洲豬瘟等重大動物疫病分區防控工作。要求各大區內立足產區、銷區的不同特點,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切實優化區域內養殖和屠宰產能布局,加強生豬產銷統籌規劃,搭好平臺提供企業交流對接,促進生豬及產品流通,實現區域內生豬生產和肉品市場供給穩定。
在這一背景下,建設肉類產銷對接平臺,實現生豬產品的需求端和供給端的線上線下資源對接與匹配,對于我國生豬屠宰行業的高質量發展來說,就顯得非常迫切。今年2月,在中南區生豬非洲豬瘟分區防控工作會議上,我們中心向中國肉類協會提出了探索建立豬肉產銷對接、促進大區內供求平衡機制的要求。中國肉類協會用了近10個月的時間,組織各相關方力量進行了反復的調研論證,制定了建立中南區肉類產銷對接數字化平臺的實施方案。
她在致辭中強調中南區肉類產銷對接數字化平臺建設:第一,有利于推動生豬產業轉型升級。過去生豬主產區的屠宰加工業主要是面向本地市場,小微企業比較多,不能適應大中城市的消費需求。第二,有利于建立新型肉品供銷體系。產區、銷區在地理區位、資源稟賦方面差異性較大,在要素市場、產業結構方面互補性較強。第三,有利于實現行業治理現代化。“穩生豬”是關系肉類供應和社會經濟全局穩定的一件大事。長期以來,“豬周期”的波動對于市場供求平衡一直有很大的影響。
總之,無論是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新型肉品供銷體系建設,還是實現行業治理現代化這樣一些重要的戰略目標,都需要多方進行長期共同的努力。
“中南區肉類產銷對接數字化平臺”啟動儀式上,湖北省農業事業發展中心黨組成員、副主任易俊東在會上致辭中指出湖北是全國畜牧業大省,生豬出欄量居全國第六,每年調出生豬達500萬頭以上;會上,他明確表示:一、堅定地支持和推動肉類產銷對接;二、堅決支持和推進肉品品質提升;三堅持提升和改進服務質量。
“中南區肉類產銷對接數字化平臺”啟動儀式上,湖南省肉類協會會長周小融代表地方肉類協會發言。湖南省肉類協會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工作:一是制定湖南臘肉等肉類深加工產品地方標準或團體標準。二是利用肉類企業資源優勢,大力推進預制菜生產。三是成立專業委員會和技術專家組、法律顧問組,為更好更全面地給會員單位提供更多方面的服務。四是開設協會直播間,通過協會專題直播讓企業更注重生產安全和食品安全;讓協會更好地了解企業的需求、更好地服務于企業;讓消費者更加了解食品安全,更加了解哪些是放心食品。五是走訪企業,收集并及時幫助企業解決在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問題。六是煉好內功,堅持一二三產業融合,引導縣市級屠宰企業同養殖企業強強合作,借鑒大型屠宰企業產業化發展和內部管理經驗,確定行之有效的經銷模式,著力發展品牌畜牧業、訂單畜牧業、電商畜牧業,提高生豬養殖和屠宰企業效益,同時做好市場調查,認真分析供給側需求,讓大型屠宰企業和加工企業開展產業化合作。七是強化服務,營造公平競爭的營商環境,積極配合公安、市場監管、農業農村等部門建立快速反應和聯合行動機制,嚴厲打擊違法行為,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湖南頤豐食品有限公司李耀峰董事長代表參會肉類企業發言。他介紹了公司基本情況,并表示積極支持平臺的建設。
湖南頤豐食品有限公司是A類定點屠宰企業,是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是中央、湖南省、益陽市三級儲備肉指定的生產儲存單位,是湖南省最早獲得全國生豬屠宰標準化示范廠的企業。已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HACCP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及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被湖南省農業農村廳授予農業產業化標桿龍頭企業。也是我國最早獲得新加坡,馬來西亞注冊許可的肉類出口企業,公司自主研發的冰鮮肉生產技術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公司銷售網絡健全,產品遠銷港澳及東南亞市場。2022年公司實現牲豬屠宰量88.99萬頭,營業收入21.89億元;產出冷鮮、冷凍肉7.23萬噸,單日屠宰量突破4000頭以上。目前頤豐公司已成為中南地區自采、自宰、自銷、自營規模最大的生豬屠宰加工、分割、精細加工、存儲、進出口基地,在同行業中名列前茅。
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惠州)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運營有限公司招商部部長杜俊濱作為銷區代表在會上發言。
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惠州)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是廣東省人民政府和中華全國供銷總社的戰略合作項目,由中國供銷集團與廣東省供銷合作聯社合力打造,目前已被列為國家重大項目、廣東省重點項目以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十四五”重大項目。基地位于惠州市博羅縣泰美鎮,總投資50億元,占地1500畝,計劃于2025年全面建成大灣區規模最大、品類最全、功能最優、聯農最廣的現代農業與食品產業集群,實現農產品年流通服務量500萬噸以上、產值300億元以上。基地內建設14萬平的肉制品加工中心和日處理2萬噸的污水處理中心,將形成大灣區肉制品產業集群,帶動肉類食品產業高質量升級發展。
作為銷區代表,本企業積極參與中南區肉類產銷對接數字化平臺建設;同時,誠摯歡迎來自全國各地的企業家蒞臨基地參觀考察,一起推動跨區域畜禽產品產銷對接,助力肉類食品行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工業互聯網與物聯網研究所武漢運營中心黃子沛主任,作為平臺建設技術支持方代表在會上發言。
中國信通院將繼續發揮新型數字基礎設施的優勢,聯合中國肉類協會等相關資源,持續深挖肉類行業中數字化轉型應用場景,優化產業生態,打造具有中南特色的標識應用和發展模式,支撐營造良好的產業發展生態,提升肉類行業產業鏈、供應鏈韌性以及數字經濟治理能力。一是持續增強基礎設施能力。強化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星火·鏈網等基礎設施支撐服務能力,推動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向肉類領域廣泛推廣,促進工業互聯網與肉類產業鏈的鏈網融合發展,加速數字化轉型,提升肉類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可控水平以及肉類流通保供能力和效率。二是深化肉類行業工業互聯網應用。引導供方、需方、銷方等多方企業共同探索更多元、更深入的創新應用,持續推進標識解析體系在肉類等消費品領域的貫通應用,實現肉類從養殖、屠宰、流通、銷售的全程追溯監測,形成可推廣復制的示范案例。三是不斷優化“工業互聯網+肉類”產業發展生態。聚焦中南六省肉類產業集群發展需求,圍繞標識體系等工業互聯網建設和應用,引入更多優質解決方案供應商、集成商,為企業提供診斷咨詢、數字化轉型等全流程服務。完善標準體系建設,開展“工業互聯網+肉類”融合型標準建立,營造開放合作產業生態,為新型工業化發展提供堅實數字底座。
他在會上表示,中國信通院以賦能新型工業化、打造新質生產力為目標,加快工業互聯網體系規模化發展,賦能肉類產業數字化轉型,進而解決供需信息不對稱、供應鏈不穩定、產品質量等問題,持續推動工業互聯網高質量發展。
北京鑫創數字科技張耀軍副總經理就中南區肉類產銷對接數字化平臺建設背景、平臺優勢及特色服務、平臺主旨及建設方向等方面作了詳細的說明。
中南區肉類產銷對接數字化平臺是一個綜合性的數字化平臺,平臺是在政府的指導下,由中國肉類協會及各省肉類協會組織應用推廣,各省產銷企業積極參與實施,并由鑫創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專業技術支撐運維。
平臺以各省肉類產銷需求對接、撮合交易為戰略基點,旨在通過互聯網信息技術應用,打通肉類交易供應鏈信息通路,減少中間流通環節,提升流通效率。并通過推進執行標準化、可視化的溯源操作,從而提升產品質量及信譽度。同時,將可信數據進行收集、存儲與傳遞,為優質產品提供數據信譽保障,增加產品在市場中的可信度,進而更好地進行產銷需求的對接。
平臺不僅將積極舉辦各類形式的產銷對接活動,如對接會、展覽會等,以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方式促進產銷對接,不斷擴大消費規模。并且,還將利用電商平臺及大數據的優勢,形成交易品種、數量、價格和地區分布等產銷信息大數據,把需求更加直接、快速、準確地反饋到生產端,緩解產銷對接過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對稱問題,進一步實現肉類產品的產銷精準對接。
中南區肉類產銷對接數字化平臺將采用多端共同建設的模式,以便能夠更好的共同推動平臺建設并充分發揮各方優勢,推動商業模式共創共享共贏,實現保供穩價、 產業升級的宏觀調控目標。
平臺將在以下四個方面持續發力。一是整合豬肉全產業鏈:2021年印發《關于加快農業全產業鏈培育發展的指導意見》,著力打造一批創新能力強、產業鏈條全、綠色底色足、安全可控制、聯農帶農緊的農業全產業鏈。二是加快打造龍頭企業:構建“破難題、補短板、強優勢”國家豬肉企業陣型。實施農業產業融合項目,培育一批生豬“土字號”、“鄉字號”產品品牌,提升全產業鏈穩定性和競爭力。三是助力提升豬肉品質:提升畜禽屠宰規范化、機械化、智能化水平,實現畜禽屠宰行業高質量發展。規范畜禽屠宰行業秩序,提升畜禽產品質量安全保障水平。四是加強數字經濟建設:營造良好的產業發展生態,聚集建制度、強監管、保安全,提升數字經濟治理能力。充分利用數據資源,為企業發展提供支撐。
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農業農村部屠宰技術中心)處長張杰、湖北省農業事業發展中心黨組成員副主任易俊東、中國肉類協會副會長高觀、湖南省肉類協會會長周小融、福建省肉類協會常務副會長李建民、河南省肉類協會執行會長劉承信、江西省肉類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文、廣西壯族自治區食品公司副總經理黃雙、廣東省廣弘食品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胡銳和北京鑫創數字科技公司董事長郭獻光,共同啟動了“中南區肉類產銷對接數字化平臺”。
日期:2023-12-11